《70后之南方驿站--成也东莞,败也东莞,一代人打工创业史诗》
第19节

作者: 佐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24 15:05:26
  第八章 南下打工(1)
  韩墨和表弟于1996年10月底的某天早晨抵达广州,下了火车后又马不停蹄,随即在火车站对面流花车站坐车到中山市,然后又转车到三乡镇,再搭摩托车约二十分钟后,才在一栋农村祠堂式的工厂找到两个弟弟,此时快到中午了。几个月没见,以往生龙活虎的两个弟弟,面黄肌瘦,衣衫脏乱,韩墨鼻子酸酸的,差点流出眼泪来。她带着弟弟在附近一家大排档吃了一顿快餐,姐弟们诉说着各自几个月来的经历,她强忍着还是流泪了。弟弟打工的那家强盗式的工厂上班时间长达十六个小时,黄菜叶子还没几滴油,平常不但不发工资还不能出厂,更没有节假日,她饭都吃不下了。她这才知道现实之残酷,生存之艰难,她不但不能为两个弟弟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更不知道明天等待她的是什么。她只能安慰两个弟弟,说她去东莞市厚街镇面试一家叫爱迪达斯的工厂,工资待遇都很不错,安定下来后,你们也去东莞找工作吧。临别时,她分了一半钱给弟弟,自己身上只有200元出头了。她出门时,父亲给了她600元,还包括火车票。父亲的意思就是,这些钱进爱迪达斯厂的费用足够了,如果不能进,也能回来,但没有找工作的余钱和时间了。

  吃完饭后,两个弟弟回厂,韩墨和表弟原路返回中山市,从中山市上了一辆开往东莞市的大巴,待他们从东莞市坐车到厚街时,天都黑了。
  经过两天奔波,好不容易找到表弟的同学,表弟的同学却遗憾地告诉他们,他们来晚了,爱迪达斯厂储备干部已招满了,你们要是昨天到就好了。表弟心情低沉到极点,韩墨也感觉前路茫茫,直叹自己运气不好。表弟同学说,东莞有大把的工厂,还怕找不到工作?今晚在我们厂混一晚,明天你们在我们厂附近租一间房子,慢慢找,找工作要有八年抗战的准备;只要有了落脚之地,东莞这地方,就像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是冒险家的乐园,总有成功的时候。当晚,表弟同学借了一男一女两个厂牌,把他们混进厂去,算是胡乱打发了一晚。

  第二天上午,韩墨和表弟又用厂牌混出厂外,在附近工业区走走看看,想了解一下找工作的情况,顺便也想租间房子以做长期的打算。他们发现,当地工厂虽多,但找工作的人更多,而且都是他们差不多大的同龄人,有些还比他们小几岁,基本都是70后。他们发现,无论哪家工厂招工,只要厂门口贴了招工广告,都围着一大堆人,有时只招三五个人,也有几十个人围着,如果招的人数多工种也多,厂门口完全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中午的时候,表弟的同学请他们吃饭,表弟打了退堂鼓,说不找工作了,下午就坐车到广州上火车回家去。韩墨其实也心凉了,真有一种和表弟一起回家去的冲动,嫁给那个对她一见钟情的在银行上班的小伙子算了。也许她骨子里面有不服输的倔劲,也许有其他同学在珠三角各地打工她还抱着侥幸的心理,或者说冥冥之中上帝已注定了她的事业和缘份在珠三角某地,反正她就是不想回家。还没开始怎么就结束呢?她想,车到山前必有路,实在不行再说嘛。

  日期:2015-04-27 09:01:07
  第八章 南下打工(2)
  韩墨有三个大学男同学在大朗镇打工,她决定去大朗找他们。与表弟分开时,表弟还把多余的二百元钱借给了她,她才稍稍心安,最少找不到同学她还有回家的路费。
  送走表弟后,韩墨找到一个电话亭,给在大朗镇某工厂做人事的同学闫书进打电话,接电话的小姐说闫书进早就辞工了,她的心一下子就沉到肚脐眼下了。接着她又急急地说找聒叔柄,对方说聒叔柄三天前就出厂了。聒叔柄也是她的大学同学,闫书进曾在信中说他们在同一家厂打工,他的职务是仓管。当时,她的心“咕咚”一下掉到脚底下了,感觉脚底都是冰凉的,她又问:“你知道聒叔柄去哪了吗?”“不知道!”接着就是一阵盲音,对方把电话挂了。她怔怔地手拿话筒,顿觉天旋地转,又忐忑不安地给另一家厂一个叫做彦小明的同学打电话,这个同学在那家厂做会计。电话打通了,她的心又从脚底下提到噪子眼里,如果这个同学也找不到,她真是要绝望了,不知道该去哪里了,因为在广东她再也没有其他亲朋和同学的联系方式了。谢天谢地,电话那头有了彦小明声音,那种犹如掉到水里的绝望的人捞到一根救命稻草的喜悦,顿时涌遍全身,她一辈子都记得。彦小明叫她坐车到东莞汽车总站,然后坐车到大朗镇在巷头电影院下车,就可以找到他打工的工厂了。

  韩墨激动万分,提起大包毫不犹豫地奔向大朗。她知道,找到了彦小明,就可找到闫书进和聒叔柄,甚至还可以找到其他同学了。她知道班上有一半同学都到珠三角来发展了,但她没有联系方式,在东莞联系上了一个同学,就等于是联系上了所有的同学。尽管坐着大巴车从东莞到大朗的路上,她紧盯路边,但由于不熟悉地名,大巴车开得飞快,她也听不懂售票员的广东话,最后还是坐过了站,在大朗天桥下了车。

  摩托车把韩墨拉到巷头电影院,她站在电影院门口东看西看,忽然有人叫她,只见路口一个英俊阳刚的男青年正笑咪咪地向她走过来,她不由“呀”了一声,原来此人正是她毕业后两年没见的大学同学闫书进。闫书进慢慢走到她身边,在她头上拍了两下,问:“你怎么也跑来了?”韩墨惊喜地说:“是彦小明叫你来接我的?”“什么彦小明!我从外面回来,走到路口,看见你东张西望的,好像是你,又不相信,你向我这边看的时候,这才确定是你了。”“这样啊!正是太巧了。你知道吗?我在厚街打电话给你,说你早辞工了,又问聒叔柄,又说三天前走了,后来打电话给彦小明,他接到了,我就过来了。”“既来之,则安之,走吧,先去喝碗糖水。”在去糖水店的路上,两个老同学别提多高兴了,一路聊着,把二人毕业后各人的大致情况说了一下。韩墨这时心头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她同时也知道闫书进在一家完美公司开发业务,租了一间房子,正在拓展业绩。

  在巷头小街上的糖水店里,闫书进点了两碗西米。不知是没喝过西米糖水,还是人在异乡恰遇故人的开心,韩墨对那碗冰凉可口的西米糖水记忆犹深,多年后还向人提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