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未等上皇位的皇太子们》
第28节

作者: 独孤东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2-12 20:41:43
  二十一、隋太子杨勇/元德太子杨昭
  隋唐时期是太子们最黑暗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太子大多都无法登上大宝,尤其是一位皇帝时的第一位太子,往往下场十分的令人悲痛,而且这一时期的太子数量之多,废太子数量之大也为历朝历代之冠。
  杨勇是这一时期第一位被废的太子,也是第一位下场悲惨的皇帝。他是隋朝第一位太子。他的父亲是后来的隋文帝杨坚,母亲是大名鼎鼎的独孤皇后。杨勇出生在西魏时期,由于爷爷杨忠是跟随宇文泰的十二大将军之一,隶属于八柱国的独孤信,为席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杨坚和杨勇父子都受到了加官的奖励,杨勇被封为侯。杨坚对这个长子十分的信任,周宣帝死后,杨坚辅政,杨勇被立为隋王世子,并加封为大将军,左司卫,长宁郡公,成为北周的二号人物。不久为了巩固之前刚刚攻下的北齐旧地,杨坚加封儿子为洛阳总管、东京小冢宰,管理北齐旧地。后来,杨坚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为了早日代周,不能轻信外人,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的几个儿子,杨勇又被召回长安,年纪轻轻的就被封为上柱国,大司马和内史,成为军内的高级将领,管理所有的禁卫军,保卫父亲和新兴的杨家政权。

  日期:2012-12-13 12:51:06
  杨坚代周称帝后,作为嫡长子的杨勇理所当然的被立为皇太子。杨勇为人宽厚,喜欢放任自己的个性,不会矫情掩饰,搞那些虚假的东西。由于杨坚即位时已过不惑之年,他不可能像以前的君主那样有那么多时间培养继承人。因此,在开皇初年,他就命杨勇参决军国大事,以培养杨勇作为君主的能力。杨坚曾经想把关东的流民都迁到北边,加强边防。杨勇上奏劝谏,从有利于国家大局的角度说的有理有条,杨坚读后,很是高兴,放弃了迁民的想法。后来杨勇多次提出不同意见,也多被采纳,眼看着杨勇就要被培养成一位合格的君主之时,突如其来地夺嫡阴谋和他那张扬的个性最终葬送了了他。

  杨勇虽然聪明有能力,但是他过于放纵自己的喜好。由于他从小出生于军功世家,靠的是自己的爷爷在战场浴血厮杀和父亲在朝堂勾心斗角步步升迁,基本上没吃过苦,所以他不懂得什么节俭,对父亲的节俭很是反感。他曾经将自己的一件铠甲装饰的十分漂亮,杨坚看到后很不高兴,觉得他花那么多钱装饰一件铠甲,十分奢侈。当年,周武帝节俭半生,好不容易同意了北方,结果儿子周宣帝奢侈无度,将大好天下败送。现在杨勇如此奢侈,不是重蹈周宣帝负责吗?当即下诏严厉斥责杨勇:“我闻天道无亲,唯德是与,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汝当储后,若不上称天心,下合人意,何以承宗庙之重,居兆民之上?吾昔日衣服,各留一物,时复看之,以自警戒。今以刀子赐汝,宜识我心。”从此杨坚对杨勇有了不好的看法。

  日期:2012-12-14 12:49:33
  杨勇在接到这封批评的诏书后,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一笑置之,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其后的冬至事件更将父子矛盾推上了风口浪尖。当时按照规定,在冬至这天,群臣要进宫朝贺皇帝。但这一年的冬至,这帮大臣不知是走错了路还是脑子进水了,集体去了东宫,像太子朝贺,杨勇则理所当然的大张鼓乐接受,提前享受了皇帝的感受,把老父亲晾在一边。杨坚那个气啊,心想老子还没死了,就接受群臣朝贺,等不及了。他当即问道:“最近听说冬至节这天,大臣们都去朝贺东宫是什么礼仪。”太常少卿辛亶则回答说:“只是祝贺,不是朝见。”想极力将此事化小。但是杨坚不这么认为,他说:“如果祝贺的话,几个人逐一的去就行了。为什么有关部门征召,一同前往,而且太子身穿礼服大张鼓乐接待?东宫的举动有违礼法。”可以看出这件事对杨坚的皇帝心理冲击很大。他于是下达了一封严厉的诏书:“礼有等差,君臣不杂,爰自近代,圣教渐亏,俯仰逐情,因循成俗。皇太子虽居上嗣,义兼臣子,而诸方岳牧,正冬朝贺,任土作贡,别上东宫,事非典则,宜悉停断。”从这件事开始,杨坚不再信任这个长子,父子之间的隔阂开始加大加深,这就为次子杨广谋夺太子之位提供了可趁之机。

  杨坚一生都惧怕其妻独孤皇后,是有名的惧内皇帝。因此,他的五个儿子全是独孤皇后所生,杨坚曾经自豪的像群臣说道:“以前的帝王由于宠爱嫔妃,这是产生废立的原因。我没有其他嫔妃,五个儿子都是一母所生,是真正的兄弟,如果像以前的帝王那样,有众多的嫔妃,同父异母的儿子们互相争夺皇位,就要亡国了。”可是他的五个同母儿子为了争皇位,全都死于非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