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三国谋士》
第60节

作者: 听松看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1-09 21:57:35
  曹操搜罗人才的方式一般是假天子诏命征辟,比如华歆、王朗,都是从江东征来的。扣留人家使者的事情,仅此一例。曹操这一手,孙策没想到,张纮也没想到。当曹操对他表示这种意思的时候,张纮没有反对,他愉快地接受了。他心里很清楚,不接受只能适得其反,只有接受,他才有希望重返江东。如果被曹操看出自己对孙策忠心耿耿的话,那就永远回不了江东了。
  曹操扣留了张纮,自知理亏,便表奏孙策为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封吴侯,算是给孙策一个交代。不仅如此,他还主动与孙家结亲,把曹仁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娶了孙策堂哥孙贲的女儿。另外,他还命扬州刺史严象举孙权茂才。可以说竭尽拉拢之能事。
  这一切充分证明,曹操对孙策非常忌惮。“猘兒难与争锋也”,这是曹操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他一直关注着孙策的崛起,他震惊于孙策的杰出表现,他早就意识到,这个年轻人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劲敌。扣留张纮,他就是想断了孙策的左膀右臂。竭力拉拢,那也只是他的权宜之计。因为他此时正要与袁绍决战,实在无暇南顾。
  张纮就这样留在了许都,少府孔融和他关系特别好。建安五年,孙策被刺客所伤,不治身亡。曹操听说,便想乘机伐吴。张纮劝谏说:“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雠弃好,不如因而厚之。”照理说,当时曹操正与袁绍对峙于官渡,根本无暇南顾,哪有“因丧伐吴”的道理?最多只能派南部守将骚扰罢了,而这种骚扰注定是徒劳的,于是曹操听从了张纮的劝谏,厚遇孙权,表其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世人都知道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却不知道还有个张纮“身在曹营心在吴”。曹操为试探张纮,故意提出让他出任九江太守。九江与东吴接壤,张纮如果做了九江太守,不仅能回到东吴,还能贡献一个九江。哪有这样的便宜事?张纮识破了曹操的诡计,托病固辞。后来,曹操终于打消了对张纮的怀疑,决定把他当作一个重要棋子安排到孙权身边去。他给了张纮一个会稽东部都尉的官职,让他回江东辅佐孙权归附自己。

  张纮终于回到了江东,孙权会怎样对待他呢?他能像孙策那样信任他吗?事实上孙权没有猜疑张纮,他依照曹操的任命,让张纮去做了会稽东部都尉。有人提醒他说,张纮的官职是曹操给的,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孙权丝毫不以为意。为什么孙权那么信任张纮呢?在笔者想来,孙权的母亲起了很大作用。孙策与张纮是什么交情,孙权不清楚,他的母亲不可能不清楚。当年孙策与张纮结为至交,把母亲与孙权三兄弟都托付给他,那是什么情分?后来孙策创业,母亲经常写些书信给孙坚的旧友,请他们帮忙,这些书信都由张纮代笔。孙策所有的异事密计以及章表书记,与四方诸侯的书信,也都是张纮和张昭草创撰作的。这一切充分证明,张纮早已融入了孙氏家族,怀疑他简直是对他的亵渎。曹操肯放他回来,肯定是有阴谋,但张纮他只是迫于无奈虚与委蛇罢了,怎么可能真为曹操做事呢?

  孙权有一样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对那些值得信任的人付之以百分之一百的信任。不仅对张纮,对张昭、周瑜、鲁肃、诸葛瑾、吕蒙、陆逊都是如此。
  日期:2013-11-10 22:11:21
  本人没使用什么计谋,不知道咋回事!
  一直在首页?不可能吧。现在就沉到不知道第几页了!
  继续更新:
  张纮回到东吴,对孙策的英年早逝非常伤感,再回顾当年他父亲孙坚的去世,更加感伤。他认为这父子二人都是人中之龙,应该把他们的功业都记载下来,来向后世昭示他们的公义。于是张纮搜集整理,把当年孙坚破走董卓之事,孙策平定江东之举,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彰显两父子忠烈为国,扶持汉室的功勋。书成之后,张纮把它献给了孙权。孙权读着父兄事迹,不能不悲从中来,然后对张纮说:“君真识孤家门阀阅也。”意思是说,您对我们家族的功勋与贡献了解得太清楚了!有此一点,孙权怎么可能再怀疑张纮呢?

  据考证,会稽东部都尉是秩比两千石的高官。会稽郡因地处吴越旧地,实行“郡尉分治”的政策,郡守治吴,都尉治山阴。这就是说,张纮做的是地方一把手。广陵太守赵昱,曾举张纮为孝廉,虽说张纮没接受,但他深感赵昱的恩情,也非常敬佩赵昱的才学人品。不幸的是,赵昱后来竟被奸贼笮融所杀,家人无一幸存,张纮为此悲愤不已。等他到了会稽东部,专门派主簿到琅琊祭奠赵昱,并寻找他亲戚的孩子做他的后人。为此,他专门写信给琅琊郡郡守臧宣,臧宣从赵氏宗族中选了一个五岁的男孩为赵昱的子嗣。孙权听说这件事,对张纮很是嘉许。后来,孙权出兵江夏,讨伐黄祖,因东部没多少事儿,便命张纮留守,总理后方事务。

  消息很快传到许都,曹操认为时机到了,便让孔融给张纮写来一封信:“闻大军西征,足下留镇。不有居者,谁守社稷?深固折冲,亦大勋也。无乃李广之气,仓发益怒,乐一当单于,以尽馀愤乎?南北并定,世将无事,孙叔投戈,绛、灌俎豆,亦在今日。但用离析,无缘会面,为愁叹耳。道直途清,相见岂复难哉?”孔融不愧是数一数二的大才子,他这封信写得文采飞扬,含蓄隐晦,明为叙朋友之情,实则劝张纮举事。“南北并定,世将无事,孙叔投戈,绛、灌俎豆”一句才是全文核心,意思是说如果张纮举事,颠覆孙权,那么天下即可平定,叔孙通可以制定君臣之仪,周勃、灌婴再不用去征战沙场。不知张纮是怎样回复孔融的,可以想象那也是一篇妙文,孔融看了倒无所谓,只是曹操,恐怕会大失所望了。孙权出征回来,嘉奖张纮镇守后方,足食足兵之功,张纮却厚自抑损,坚持不敢居功,最后孙权只得依从他。

  对于孙权的一些错误做法,张纮也会劝谏。他劝谏的方式与张昭不同,张昭喜欢犯言直谏,张纮则喜欢旁敲侧击。他总是在陪同孙权的时候,随意谈论,微言密指,或规劝,或讽喻,或提醒,或引导,在和风细雨中,让孙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不知不觉中,让孙权改正自己的缺点。孙权日常称呼张昭为“张公”,称张纮为“东部”,足见对他两人的敬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