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论史——曾左胡洪杨》
第7节

作者: 阿a浪la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除了大运之外,对八字有重要影响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流年,一个大运有十个流年,相对于大运来说,流年的吉凶便次要了,大运好,流年不吉,也就是运程会发生一些挫折而已,而不至于改变方向。大运好,流年又好,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旁上了。但流年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神煞,就是太岁。太岁为年中天子。不管是大运或者八字,冲克太岁就大不吉利。这个可以刘长佑的八字为例。

  乾造:
  戊寅
  甲子
  癸丑
  丁巳

  刘长佑的禄劫格局,最喜财官运,也就是火土运,笔者统计了一下,刘长佑最忌丁火,丁巳年与太平军作战,受重伤,差点挂掉。丁卯年因防守直隶不力被降级,丁亥年去世。这就跟格局的喜用神相矛盾了。究其原因,那就是刘长佑的八字中有偏财丁火,每到丁年就犯太岁。刘长佑的八字中,丁火为偏财,命书中对于用神,官,煞,印,食等最喜出干,而财格以深藏为妙,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八字,大运,流年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滴天髓》中有很形象的比喻:人生好比一场旅行,八字为车马舟楫,车马舟楫便利,可行万里,可涉大川。大运就是所到之地,如果一片坦途,自然是胜任而愉快,事半而功倍。流年就是你在旅途中所遇到之人,遇到善人,你可能少走很多弯路,遇到恶人,估计就跟你要买路钱了。
  所以命理里面,八字最重,其次是大运,再次是流年。八字带忌的,如果大运凶险,再有流年来凑,命书所谓“岁运并临”,那就九死一生了。
  关于大运的看法有好几种:一种是以地支为重,比如丙寅,丁卯,戊辰。如果喜用神是木,那就是三十年代好运。第二种看法是,一个大运管十年事,天干和地支各管五年;第三种看法:一运管十年,前五年天干占七分,地支占三分,后五年地支占七分,天干占三分。第四种看法是《神峰通考》里的“盖头说”,专重天干。也有一定道理,但不免有些偏执。

  道理上来说,笔者最认可第三种方法,但要实际操作来讲,第二种方法最为简洁。毕竟多考虑一种因素,工作量要加大一倍还多。
  太岁分为当生太岁和游年太岁。当生太岁就是一则八字的年柱,比如曾国藩的当生太岁是辛未。当生太岁又名真太岁,转趾煞。六十年一遇,所以民间很看重六十大寿,有以喜挡灾的意思。推而广之,太岁入八字都算犯煞,八字与太岁合者,为晦气煞,主一年悔吝。
  日柱与游年太岁天干相克,地支相冲者为犯太岁,太岁克我祸轻,我克太岁灾重。日柱与太岁天克地冲者为征太岁,八字无救应的话,凶灾难逃。
  关于大运和流年也有好几种关系:战,冲,和,好。战是天干相克,冲是地支相冲,和是干支五合六合,好则是太岁与大运为同一五行。但也有一点原则,运克岁凶多,岁克运凶少。在此不详述了。
  日期:2014-06-13 21:00:26
  道光二年壬午
  这一年曾国藩十二岁,跟着父亲曾麟书在家塾读书,家塾的名字叫“利见斋”。笔者估计是“利见大人”的意思。“利见大人”有一层含义:希望得到大人物的赏识。话说曾麟书考秀才已经落榜十来次了。再笨的人也难免有怀才不遇的感觉。

  说到智商这一块,曾国藩比他父亲要好一点,五岁就跟着他父亲读书,学的也比较快。但也有传说曾国藩是比较不开窍的。
  据说儿童曾国藩一天夜读,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叫梁上君的。曾国藩呆头呆脑,自然不会发觉,梁上君倒也是个雅人,不愿扫了小主人的兴致,就飞到梁上潜伏起来。按此君的打算,一个小孩肯定支撑不了多久,等主人家睡了再下手,毕竟行有行规,一拳将人打晕,与强盗有什么区别?谁知一直等到半夜,曾国藩还在翻来覆去的读书。这位梁上君子腿都麻了,再也按捺不住,现身在曾国藩面前:就你这素质还读书,我都听会了。说罢,将曾国藩读的课文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

  笔者认为,曾国藩的笨是相对而言的,看跟谁比了。跟左季高,胡润芝相比,不免守拙。话说这两人都是什么人啊。要是跟彭玉麟,江忠源相比,还是当仁不让的。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全家你最聪明,上了小学就不一定。初中时年纪第一,到了高中能争到前十名就不错了。在高中都是前三名,到了大学,尤其是那种名牌,不挂科都是好的。曾国藩一个农家子弟,跑到翰林院里。他能有多笨啊?
  上面故事的真实性姑置勿论,但有一点错不了:曾国藩读书十分刻苦。他老师曾麟书曾经说过一句话:因为我笨,所以我教笨学生比较有办法。什么办法啊?老牛拉破车哈。因为多年没考上秀才,曾麟书也没少挨了他父亲曾玉屏的骂,经常在稠人广众之下,大声喝斥,不留情面,曾麟书唯唯诺诺,缅颜而退。会不会把劲道化解到曾国藩身上,这就很难说了。不过在这种父亲兼老师的监督之下,曾国藩很难讨了好去。

  这从曾国藩的大运也可以看的出来,七岁到十七岁,曾国藩行戊戌大运。曾国藩的八字里就有四个土泄身太过,又行十年土运。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哈。
  曾国藩从七岁开始,一直在利见斋读了八年,除了他之外,还有十来个小学生。从这也可以看出,曾氏半耕半读的家法有些转变,曾麟书以教书为主了。
  八年之后,曾国藩并不是熬出头了,而是他父亲将学堂的名字改为“锡麟斋”。从学堂的名字可以看出,曾麟书对自己基本不抱希望了,转而寄托到下一代人的身上。
  在此补充一下清朝的学校情况。清朝最基层的学校大致分为两种:官办的和非官办的。
  官办的学校有:县学,府学,州学,国子监等,在这些学校上学的学生,一般都有秀才以上的资格。
  官学的场地有政府提供,学校有正副学官,正学官:府学称为教授,州学称为学正,县学称为教谕。副学官一律称为训导。正副学官都是领工资的。学子们考中秀才以后,各县回各县,各州回各州,分别进入县学,州学,府学学习。学官们就负责管理和教育这些秀才。
  非官办的学校大致有四种:私塾,社学,义学和学院等。私塾是私人或宗族所办的学校,收一点学费,当时称“束脩”。教书的人也以此糊口。社学,义学和学院是社会办学,学生不收学费,教师的工资有些是政府酌给,或从社会上募捐。
  私塾又分为好几种:家塾,村塾,坐馆。家塾就是在自己家里开馆授徒,村塾一般利用祠堂或者庙宇作为学校,坐馆是有钱人家专门雇的家庭教师。
  在非官办学校读书的一般称为童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后称为生员,那就进入官办学校了。
  曾家的“利见斋”属于家塾。
  日期:2014-06-14 22:00:57
  道光三年 癸未
  左宗棠十二岁,据年谱记载:始留意书法。
  在科举时代,能不能榜上有名,书法实在是很重要的因素。凭你的文章做的花团锦秀一般,字儿写的稀松平常,这种卷子,主考官连看都不带看的。可能收场以后还要教训你一顿。龚自珍就是一个例子。唐朝人将诗写尽了,唐朝以后,以诗闻名的人不多,龚自珍算一个。估计会有人说,不是还有唐伯虎吗?说实话,唐伯虎妙在风流不在诗。就这么一个龚定庵,因为字写得不好,一辈子也没有点翰林,后来他儿子替他报仇,带着八国联军烧了圆明园。所以,只要是仕途出身的,书法都有相当的造诣,左宗棠也是如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