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是重口味:历史可以这样写·历史可以这样读》
第15节

作者: 公子齐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2-16 12:51:41
  昭襄王削去了白起的所有爵位,贬为普通兵卒,并将其迁往遥远而又荒凉的阴密(今甘肃灵台境)。
  从此,秦国的公文里再也不会出现武安君白起的字样。
  白起没有立刻动身走人,因为身体有病,他在咸阳又呆了三个月。
  这三个月,在邯郸前线的秦军屡屡受到楚、魏、赵三国联军的围攻,连连受挫。紧急军情一次次传到昭襄王的耳朵里,他又不自觉地想起了白起,只有白起能不断地给秦国带来胜利。可一想到白起拒绝出战时的眼神,昭襄王只剩愤怒。
  他派人催促白起赶紧上路,不得在咸阳停留。
  白起只得拖着病体,离开咸阳。自己曾是秦国上下万人敬仰的武安君,世事变迁,如今秦都咸阳连待都不让他待了。
  他愤懑又无奈地走出咸阳西门,回头看了看咸阳城。
  他在这里得到了一切,又在这里失去了一切。白起的心态哪怕再好,此时此刻他也会感到不公平,感到愤怒。
  睚眦之怨必报的范雎来了个落井下石,他跟秦王说:“臣听说武安君离开时,内心充斥着对秦国的不满,有怨言。”
  白起连活下去的机会也没有了。

  白起不为秦所用,便为秦之祸害,深谙此理的昭襄王没有犹豫,立即派出使者带着宝剑,让他自裁。
  使者在咸阳西十里的杜邮追上了白起,转达了秦王的意思。
  脸色苍白的白起接过宝剑,他的双手在颤抖,不,是心在颤抖。
  “我白起何罪之有而落的今天这个下场?”
  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传》中写到此处,用了“良久”一词。就是说白起想了很长时间,终于明白了。
  “我是应该死,长平之战,我用欺诈手段坑杀赵卒数十万,该死,该死。”

  他双眼紧盯手中的宝剑,面色如水。他的双手沾满了百万人的鲜血,也许自己送自己上路,是最好的结束方式。
  白起缓缓举起那把宝剑,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剑的冰冷。
  白起往脖子上一抹,鲜血喷涌,气绝剑落。
  秦昭襄王王五十年十一月,公元前257年,战神就此谢幕。

  白起死的消息传来,秦人哀叹,为他立祠祭祀。东方六国则是拍手称庆,杀人魔王终于死了。
  日期:2012-12-17 12:34:09
  朝中对手走了,可范雎并没有赢来更大的辉煌。
  邯郸前线的秦军得知带领他们百战百胜的战神白起死了,斗志下降,楚、魏、赵三国联军连战连捷,向秦军发起了潮水般的反击,郑安平部两万人被围。他见突围无望,缴械投降。
  郑安平率众投敌,举荐他的范雎本应罪收三族。范雎自知罪责重大,赶紧主动前去请罪,而昭襄王不仅没有责怪他,甚至下令,有敢议论郑安平事的人,与其同罪!而且对范雎的封赏比以前更多了。
  前方战事愈发吃紧,联军步步紧逼,此时的秦军撂下河东大片土地不管,一直退到了河西,秦河东太守王稽被联军包围在了汾城(今山西临汾)。
  范雎的麻烦事又来了,因为王稽出任河东太守,正是范雎推荐的。
  王稽独守空城,见退敌无望,开始联络联军洽谈投降事宜。

  王稽最终的下场是因通敌叛国,被诛杀。
  郑安平的事,秦王可以护自己,王稽之事,秦王再也没有理由袒护自己了。范雎整日提心吊胆,最终在燕人蔡泽的游说下,归还相印,从此称病不出。
  名将之后,名相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管白起与范雎关系如何,他俩却为秦国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范雎的“远交近攻”揭开了秦国兼并诸侯一统天下的序幕,白起更是将六国的有生力量基本消灭光了,为秦一统天下扫清了障碍,使秦大一统提前了五十至一百年。正如秦相蔡泽所说:“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馀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强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

  我们没有资格评判白起范雎他们,更不应该用现在的历史价值观评量他们,生在那个时代自然要做那个时代该做之事,人可以改变历史,但无法超越历史,无论他多么伟大,多么英明,正如你无法将你自己抱起来。
  做为中国历史上战绩最辉煌的将军,白起百战百胜荣耀的的背后,堆着一百万具森森白骨。
  一将功成万骨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