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惊天的秘密,让人瞠目结舌:人类进化论》
第33节作者:
泛泛盛莛 这么想着,儒勒雷恩开始提笔回信。
你好,我的朋友德:
没想到这么快便收到了你的来信,我很开心。关于你的问题,我想,对于我这样才疏学浅的人来说,用“看待”这个词实在言重了。不过既然你提到了,我便冒昧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年轻时的达尔文在我所阅读过几本关于他的书籍中不难看出,是一位才思敏捷、有独立思想的人,他敢于先人一步去思考,并且用实际行动去证实自己的看法。因此,他所著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到的关于植物及动物的进化演变一说,确实令人折服。尤其关于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说法,确实在当时那个时代引起了轩然大波。他所罗列出的证明每一个都极具科学依据和专业的分析,虽然也有些许瑕疵,但是在十九世纪科学医学尚不发达的时代,能有他这样一位伟人将一个千古之谜破解,确实让人佩服之至。总之,达尔文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位无可替代的伟人,而他必然会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
而我这种人恐其一生都望尘莫及,只有膜拜礼服、望洋兴叹的资格。
不知道你和我讨论这个话题是想要深入讨论什么,如有任何赐教,还望直言,彼此交流。
热切盼望你的回信。
你的挚友 雷恩
1951年4月26日
两周时间过去,儒勒雷恩再次收到了德的回信。
雷恩你好:
你的回信我已认真阅读。关于你对他的赞许,我感到很惊讶。没错,我所希望和你讨论的话题便是人类是否由猴子进化而来的,关于这种愚蠢之极的说法,你不觉得简直就像一个三岁孩子的胡言乱语吗?
如果达尔文本人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无神论者,那么在他的晚年为什么会加入了天主教,去信奉上帝?为什么在他的临终前叮嘱家人,死后将自己葬在西敏寺的北廊里。你不觉得这是达尔文本人晚年在寻求某种救赎和忏悔的表现吗?
既然你折服于达尔文的观点,那么其他我也无需多言。
年轻人,也许正是像你这样的无用之辈,洪水才会冲破堤坝。
在我的家乡一直流传这样一个词——破堤。
也许每个人都有对它的不同理解,但是在我的家乡,“破堤”一词代表的就是对某些事物的绝望,而绝望之时的“破堤”便是化解绝望之情的最好方式。我这么说恐怕你不会理解,但是终有一日你会明白。
话不投机,通信至此作罢,谢绝回信。
德
1951年5月1日
这是一封儒勒雷恩万万没想到的回信,他陷入了沉思。这个叫德的人,他究竟想要怎样?一种无法言语的情绪在儒勒雷恩的心里来回翻滚。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的一种人——主动提出通信,却又如同铁石一般绝情的断绝来往。并且在信中写下一段无法读懂的内容,什么是“破堤”?说这些又是因为什么?
一夜未眠,儒勒雷恩翻来覆去的想要明白这个奇怪的人——德,更想要弄清楚在信中所说的“破堤”究竟是在指什么,还是只是德的胡言乱语?又或者那天在西庸古堡遇到的,不过只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
第二天,儒勒雷恩毫不犹豫乘车来到了西庸古堡,四下打听之后,结果却令儒勒雷恩百思不得其解,接待他的工作人员说这里根本没有一个叫德的人。
月夜皎洁,西庸古堡外的草坪上,一个人影迈着缓慢的步子走来走去。他似是有什么烦心事,又或者只是闲来无事。他缓慢的度着步子,偶尔停下来抬头向着夜空眺望。他在看什么?没有人知道,就像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一样。
“第十三个愚蠢的人。”
德小声自言自语道。说完,他转过身面对着皎洁的圆月继续说。“但是我需要帮手,需要帮助我完成大事的人。父亲,您放心,我不会辜负您的,只要有《破堤》在,我一定会完成家族的使命。”
“喂!还不回去休息。”远处走来一个人影。
“就回去。”
那个走到德身边,点上一支烟继续道。“今天又有一个人找你,被我打发掉了,怎么样?是不是有好处呀?”
“少不了你的。”说着德从口袋摸出一张纸币塞在了对方的手里。
“喂,我特好奇,你这是在干什么?让馆长知道了小心丢工作。”
“没什么,不过是一些不愿意再见到的人。”德冷冷的说完抬头又看了一眼夜空,独自向着古堡方向走去。“困了,回去休息吧。”
夜晚的微风吹在身上让人不由觉得寒意袭身。一轮没有温度的圆月悬在半空,和无数颗闪烁的星相伴直至黎明的来临。在漫天的繁星中,三颗格外明亮的星相互依偎着一闪一闪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不认识它们的人或许很难在千万颗星星中找到它们,认识它们的人不但一眼便能找到它们,而且还知道它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三星腰带,猎户星座最明亮的三颗星。
日期:2014-06-30 20:19:00
第四十九章 街心公园
虽然不是深交,但是对方在信中所说的话也深深伤害了儒勒雷恩,这让他难过了很多天。
为什么?即便断定了那个叫德的年轻人确实古怪,儒勒雷恩仍旧无法理解对方为什么会古怪到这种地步?儒勒雷恩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说,他是个性格孤僻古怪的天才?而我这种凡夫俗子根本就不配和他对话。还是,他根本就是在戏弄我?
这个问题纠缠了儒勒雷恩很多天,即让他难过,也让他感到疑惑。那几天走在路上,他都会低头思考这个问题。也许这件事真的伤害到了他的自尊心。
“年轻人,怎么一脸的愁容?”街心广场的长椅上,儒勒雷恩身旁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中年妇人。
儒勒雷恩先是一惊,扭头再看是一位面相和善的妇人。微笑着摇了摇头,他说。“没什么,不过是……是一些小事。”
“既然知道是小事,又何必一脸愁容呢?”
友好的递上笑容,儒勒雷恩说。“谢谢您,我没事。”
“还在上学吗?”妇人似是没有走开的意思,继续对儒勒雷恩说。
儒勒雷恩摇了摇头。“已经工作了,不过是些糊口的工作。”
“那也不错啊,父母没有在身边吗?”
“没有,我是从蒙彼利埃来这里工作的,本想去巴黎,但是……”
妇人看儒勒雷恩说着说着低下了头,伸出手在他后背上轻轻拍了拍,仿佛慈母一般轻柔的语调继续说。“人生没有但是,如果想去巴黎就去,如果觉得现在还不能完成你的理想,就把它放在心里,然后默默朝着理想去努力,总有一天你会实现它的。”
妇人的话好像一剂良药,从来没有人这么对自己说过。而不知何时出现在自己身旁的这位温婉和蔼的妇人,仿佛上帝派来向他指明道路的天使,突然之间点醒了儒勒雷恩。一瞬间他觉得自己身上充满了力量。抬起头,他看着妇人半晌才说出一句话来。“您……您说的太对了,夫人。”
“这几天常看到你坐在这里,想你也许需要什么帮助,不过现在我觉得不需要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