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东汉史》
第13节

作者: 阳光明媚BO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战斗一天比一天血腥残酷,城墙内外堆积的尸体也越来越多。
  王凤终于挺不过去了,刘秀一去之后再无音讯,他几乎已经确信那个看起来文质彬彬,但颇有心计的皇族子弟早就远走高飞,只留下他和他的部下在这里当炮灰。眼看着部队伤亡过半,粮食将尽,士气越来越低落,再看着城外黑压压的根本无法战胜的王莽大军,王凤终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不顾王常的反对,偷偷派人向王邑乞降。
  但是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王邑直截了当的拒绝了王风的“乞降”。
  如果不是后来王邑拼死保护王莽,最后战败被杀,很难想象他是不是汉军的“卧底”。
  这时候严尤又站出来了,苦口婆心地劝王邑说:俗话说“围城必阙”,攻一个城必须得给守城的人留条活路,不然城里的人拼死抵抗,对于我们来说,就算攻下来了,损失也很大。我们应该接受王凤投降,迅速占领昆阳,这样围宛城的反军就成了无根之木,不打自溃。
  王邑本来看严尤不顺眼,所以严尤的提议再一次被王邑否决了。
  困守昆阳的王凤得到消息之后目瞪口呆,连投降都不行,那还是只能打吧。
  人,最好要给他退路,要不然他就会拼命。
  这是刘秀的第二个奇迹。
  在最后一线生机破灭之后,城里的汉军将士开始了最为激烈的反抗。
  在严尤的眼里,他看到的是一个个莽军士兵被汉军的箭雨撂倒,一架架云梯被汉军踢下城墙,随着一声声的惨叫,他看到的是王邑那扭曲的笑脸,听到的是士兵们痛苦的哀嚎。

  可以负责任的说,莽军一个月的进攻至少损失了两万人马,而汉军方面也是伤亡惨重,恐怕城内的百姓也已经加入汉军,要不然,莽军早就打进城里了。
  当然,王邑不管伤亡,他只要昆阳。
  在宛城苦苦支撑的岑彭也快挺不过去了。在试探性地攻城受挫之后,刘縯改变了策略,他切断了宛城的水道,把整座城市重重包围起来,让守军得不到粮食和供水。
  岑彭知道,刘縯看来要耗在这里了,即使几百里外昆阳岌岌可危,刘縯仍没有罢手的意思,他要把宛城守军全部饿死在城里。
  攻城变成了围城,宛城里的守军,没粮食吃,没水喝,就杀牲口,杀战马,喝血,到最后连战马也杀完了。只有吃人。(《后汉书?岑彭传》)  
  然而,人的忍耐有时候会超出自己的想象,两座孤城的守军在重重围困下,居然又坚持了一个月。

  王凤所希望的援军——刘秀的部队会来吗?谁也不知道。
  日期:2014-05-01 20:42:28
  侥幸从昆阳突围的刘秀一行马不停蹄,对于刘秀来说,时间紧迫,他也没有走太远,在郾城和定陵一带集合援军。
  不过有的将领提出意见,应该留出部队守城。
  刘秀哪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这帮人就是想着自己的财物,不愿丢失罢了。
  刘秀严肃的说道:“如果率军支援,和昆阳里应外合,肯定能打败王莽的军队。但如果昆阳丢了,接下来王莽的大军开到将军这里,你的地盘还能保得住么?命都没了,还要金银财物来有什么用呢?(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

  在利益面前,那些将领忘却了可能产生的后果(战败),被刘秀“忽悠”到了昆阳。
  刘秀的援军——大约七千人——赶到了昆阳城外,这里的场面把所有人的惊呆了。王莽大军旌旗遮天,刀枪蔽日,密密麻麻的营盘一眼望不到边。而昆阳城,倒像一个可怜的女人,被无情地鞭打。
  看见王莽的大军,有的人心想:这不是鸡蛋砸石头吗?这可是要蛋疼乃至蛋碎的啊?
  于是有人放弃了那些难以取得的珠宝,准备溜之大吉。
  刘秀知道,自己这一仗已经赌上了姓名,不成功便成仁,必须激励手下这些人的斗志,才能打败这支看似无可战胜的大军。
  在众人的注视下,刘秀率领一千兵马在莽军外四五里布阵。
  对于这支小部队,王邑、王寻根本没放在眼里,只派了几千人前来迎敌。这是刘秀的第三个奇迹。

  刘秀看着前来的敌军,他知道,要是不振奋斗志,就这几千人也能干掉自己的人马。
  于是他二话没说,一马当先挥舞着长枪冲入敌阵(西汉时期没有马镫,所以刘秀只可能用长枪或者长矛),敌军前锋被他的气势惊呆了,还没回过神来,已经被斩杀数人。
  很快就有黑压压的莽军士兵杀了上来,刘秀的枪也折了,于是他立刻拔出宝剑,继续杀敌。
  看着刘秀亡命杀敌的身影,他的手下也是十分惊讶:“刘将军平生胆怯,但是今天遇到王莽大军却十分勇敢,很是奇怪。”
  于是有人说道:“刘将军冲到前面去了,领导都上了,我们也应该帮助刘将军。”
  言语转化为行动,刘秀的手下便冲进敌军之中,
  渐渐的,莽军不支,退走,刘秀趁势掩杀,乘胜进击,连连得胜,向前推进。

  可以说,这一仗大大的鼓舞了援军的士气,城里的士兵和城外的士兵终于发现,他们有赢得希望,而这个信念激励他们勇往向前,走向胜利。
  而刘秀并没有被这场来得有些侥幸的胜利冲昏头脑。他心里很明白,像这样的胜利再多,也伤不了王莽42万大军的分毫,而且或许王邑再也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了。
  他登上高坡,看着无精打采、士气衰落的莽军士兵,他想到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可谓飞来之笔。
  傍晚,一个汉军探马从宛城方向疾驰而来。王邑的巡逻骑兵立刻围了上去。这个汉军士兵很灵活地纵马绕了几个小圈,摆脱了围堵,进了城中。

  尘土飞扬之间,一个竹筒掉了下来。王邑的士兵赶紧上去拾起来一看,里面是竟然一封汉军的文书。这几个巡逻士兵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将这封文书送到了王邑的中军大营。
  王邑一听说缴获了汉军的军情文书,便急忙把那竹简摊开。
  映入眼帘的四个字,“宛下兵到”。
  这个时候传来这样的消息不亚于晴天霹雳。宛城陷落,意味着刘縯随时挥兵北指,救援昆阳,而自己手里的这支大军将在昆阳陷入困境。
  王邑立刻命令封锁消息,但是王邑的这个命令下得太晚了。
  汉军攻下宛城,刘縯即将北上的消息早已像瘟疫一样迅速传遍了全军大营,一时间军心浮动,谣言四起。
  而城里的汉军士气大振,与莽军形成鲜明对比。
  王邑等人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三天前,岑彭放弃了抵抗,献出宛城。但远在几百里外的刘秀根本不知道宛城的战事。这只是刘秀的心理战术,故意将假情报遗落在王邑军的阵地上,打击王邑军队的士气。所以这真的是飞来之笔。

  日期:2014-05-02 13:01:46
  未经确实的假消息迷惑了王邑,但是王邑还有办法取胜,那就是迅速攻下昆阳,然后掉过头来对付刘縯率领的汉军主力。
  但是刘秀已经不给他们机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