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7-12 08:03:00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孔子《中庸》)
这个话就是说,作为修道人,这个道一刻也不能离开自己,如果离开了,那就不是道了。
并非是只有进山修行、绝粮辟谷、苦行苦修、空心打坐就是修道,做功夫只是修道的助缘。目的是通过功夫物质手段消除业力,帮助转变你这个业识之心。修道的根本在于修心,修这个心性,在于转识成智。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你打坐一辈子也是没用的,而且遇到违缘,心就会变,就比如小说中的蟾光,就是因为功夫虽然修得好,但心性不行。所以师父叫他下山红尘练己去了。
六祖大师在法宝坛经中说:【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生活里的修道,就是修心,“如此实相遍一切处随缘历境安心不动。名随缘方便止。”(智者大师《摩柯止观》)
我在前面的小说里已经写过:…… “舒老师一直教给她的就是:生活里的每件事其实都是修炼,都是大道当前。你怎样认识和对待这件事,关系着你的修炼层次和水平。
而在每一个具体事件中认出那个“道”,应该是有很大难度的。因为我们通常都会站在人的思维(这个思维关乎个人知识经验所以就很有局限),利己(自私)的思维以及业力惯性的思维上,所以也就不见道。”
日期:2015-07-12 11:25:00
(112)
舒老师办公室里有个20出头的骨干大学生小王对舒老师的态度有些不理解。
因为她发现老师对青邈和别人不一样。
平时老师对很多人都是屏蔽不见的,即便是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见到他,他的态度也是严肃的时候居多。而为什么对这个青邈却一直不设屏障,她每次来都差不多可以长驱直入,而且老师对她的态度十分柔和……这是小王有时有事进到他那间办公室所看到的。
有一天她憋不住终于把这个疑问给问了出来:老师,我看你平时对学员都很严肃,有时对某些人还凶巴巴的,为啥对这个青邈这么好呢?她平时连课都不上。
看着小王一张稚气未脱的脸,舒老师笑了,接着便收敛了笑容对她说:对强者要抑,对弱者要扶。对于傲气逞刚强的那种人,你要不断的去挫伤他,使他了解到事物更多的层面,免得他不知天高地厚过刚则折。而对于弱者就要扶持。青邈就是属于那种需要扶的人,当你能够看到一个人一生轨迹的时候,你的心底就只剩下了慈悲。因为她的问题太多。但我又不能让她知道问题太多,那样她会失去信心。所以你看到的就是我对她的柔和,当别人眼前一片寒冷黑暗之时,你要做他心底里那束温暖的光芒……。
小王明白了老师的用心良苦,深深感动。她对老师说,做一个大慈悲者真的很不容易,要体查到别人的内心……老师,我也想做这样的人!
舒老师说:建议你去读一部书,就是雨果的“悲惨世界”,你去看看米里哀主教他的慈悲是怎样的。
小王找到了《悲惨世界》,她被米里哀主教神一样的慈悲心震撼了:冉阿让因为偷了一块面包,做了差不多20年的苦役犯。当他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心灵整个被漫长的苦役和人生的黑暗所扭曲了。所以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敌视,他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什么阳光和好人。当他来到米里哀主教面前的时候,小说里这样描写到:
“门开了。门一下子便大大地开了,好象有人使出了大劲和决心在推它似的。有个人进来了。这人我们已经认识,便是我们刚才见过,到处求宿的那个过路人。他走进来,向前跨上一步,停下,让门在他背后敞着。他的肩上有个布袋,手里有根木棍,眼睛里有种粗鲁、放肆、困惫和强悍的神情。壁炉里的火正照着他,他那样子真是凶恶可怕,简直就是恶魔的化身。”
米里哀主教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人。
但米里哀主教丝毫没有嫌弃他是个苦役犯,态度上对他就像普通人一样,不让他感觉到自己与他人有什么不同,他称他为先生,这让冉阿让受宠若惊,因为已经19年没有人称他做先生了。又像招待客人一样,对他周到而亲切。摆上了银烛台,为他换上了洁净的白床单……小说借米里哀主教妹妹巴狄斯丁姑娘的口在描述这一切:
“如果是别人碰上了这样一个可怜人,他也许会认为,在给以物质食粮的同时,还应当给以精神食粮,不妨在谴责当中附带教训开导一番,或是说些怜惜的话勉励他以后好好做人。我哥(米里哀主教)却连他的籍贯和历史都没有问。因为在他的历史里,有他的过失,我哥仿佛要避免一切可以使他回忆起那些事的话。他谈到蓬塔利埃的山民,只说他们接近青天,工作舒适。他还说他们快乐,因为他们没有罪过,正说到这儿,他突然停了下来,唯恐他无心说出的那两个字含有可以触犯那人的意思。我仔细想过以后,自信领会了我哥的心思。他心里想,那个叫作冉阿让的人,脑子里苦恼太多了,最好是装出完全没有事的样子,使他感到轻松自在,使他认为他是和旁人一样的一个人。那样,即使只是片刻,也是好的。那岂不是对慈善的最深切的了解吗?”
当看到冉阿让因为恶性未改偷了主教的银器而被警察抓回来,面对米里哀主教对质的时候,米里哀却和警察说这是“他送给他的”而不是偷的,并且把自己的银烛台也送给了他。冉阿让被这巨大的悲悯震撼到了心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