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局——白起的巅峰时刻》
第14节作者:
翰林祭酒 魏王沉默良久,道:“不如也。”
“魏无忌之与范雎,孰贤?”
“不如也”。
“魏将之与武安君白起,孰能?”
这第三个“不如也”出口时,魏王扭捏不安,仿佛刚跑完五千米似的。
日期:2013-11-13 14:23:53
【正文 27 】
卫谟道:“外臣早年周游列国,有名的君王亦见过几个,却从未见过如大王这般光明磊落而又谦礼下士者。易曰: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大王睿智如此,上国之远景不可限量也。”
魏王富得流油的脸侠登时畅快地抖动起来,一只眉毛像鸿鹄一样飞上额头去,嘴里却说:“惭愧惭愧。”
卫谟道,“那么,依大王的主意,秦、魏之间是战好和好呢?”
“废话,自是和比战好,和气生财嘛……”。
卫谟略通唇语,瞧出魏王似有就此展开长篇大论之嫌疑,立即抢过话头道:“秦王早有此意,他委托我问侯大王,并表达了重续秦晋之好的意思,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见魏王动了心,卫谟进一步诱惑道:“中原向来是人文渊薮,敝国一直梦想在中原拥有一块落脚点,以方便与诸国交通往来,敝国是抱着求教的心态前来的,别无其他企图。而韩国的上党地区,恰是这样一块理想的地方,因此,秦王急切渴盼与大王联手,一同劝说韩王大肚为怀,腾出上党地区。此事若成,秦王愿割垣雍给魏国。”
垣雍是韩国的土地,眼下尚在韩国的控制之下,卫谟却明目长胆地拿它做人情,这就是秦国的强人心态,只要是它认定的,迟早都得拿到手。
魏王扭头问用方言问取代信陵君为相的范痤,垣雍在什么地方?范痤亦用卫谟听不懂的方言答道:“垣雍(河南原阳县西)位于魏长城的南面,历为韩、魏交界之陆路交通要道;而此地又有济水北通黄河,南会于荥泽,是为水上交通要道。最为可虑的一点是,不管是韩国还是谁控制这个地方,一旦掘开荥泽,水灌大梁,则大梁必亡矣。”
魏王刚睡醒似地睁大惊奇的眼睛,然后用当时通用的雅言对卫谟道:“我们很乐意与秦国联手展开行动。”
卫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自是回去复命不提。眼下且来看唐雎这一路的情况。从咸阳出发,唐雎兵分二路。一路装扮成做买卖的商人,运黄金的车辆是经过改良的轒輼车,外包以铁皮,坚固无比。范雎特意挑选了十位武艺高强的秦锐士,抄小路,择近路,贴身护卫黄金紧行一步。唐雎则与几位帮闲的侍从宾客一道,一路游山玩水,不紧不慢地朝武安迤逦而去。
荡荡渭水东向注入黄河,而后随着黄河奔腾东去。自从秦国牢牢控制河西之地以来,这条水道就成为秦国向前线运送兵员、物资的天然生命线,对秦国而言,其价值不可估量。当年,秦、魏为了争夺这个军事要地,双方不惜一切代价在此集结重兵集团,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交锋,秦国最终靠过人的勇气与不懈地努力,彻底将魏人赶出河西地区。并且再接再励,渡河攻入魏境,迫使魏国不得不将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
日期:2013-11-14 07:47:41
【正文 28 】
作为资深策士,唐雎显然熟悉这段历史。搭船顺着渭水进入黄河,然后溯流北上,途经这段南北走向的著名流域时,唐雎情不自禁地跟侍从宾客们唠叨起来晨曦光中,他背着手,站在船头,但见两岸孤峰峭壁,猿啸深林;浪涛不由分说地拍打着船头,仿佛万千竹节在破碎。江上轻舟飞渡,动作夸张得就如鹰击长空,瞬间就消失峡谷深处。
“当年名将吴起陪同魏武侯顺流而下,走的就是这条水路。险要山川令魏武侯兴奋不已,因此盛赞黄河天险固若金汤,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唐雎道。
河面上舟辑川梭,南去的多半放空船,北上的则满载物质,侍从宾客吾同道:“这些物资多半是运抵上党前线的吧?”
唐雎笑道:“王龁的动作挺麻利的嘛。他的指挥部就设在前面某处,我们不防前去讨杯水喝。”
船于汾阴附近转入洛水,再沿涑水,到达新田(山西侯马西面),王龁的指挥部就设在那里。他奉命在这里秘密集训部队,存储物资,不断派人刺探前敌情形,草拟并完善整个军事行动计划。
王龁很爽快地就唐雎关心的问题,一一作了说明,最后道:“据可靠情报,驻防武安的可是赫赫有名的马服君赵奢,此人秉性刚直,嫉恶如仇,宗主国观点又极强,极不好对付,先生可得小心。”
唐雎道:“我们更关心的是,上将军该不会乘我们人在武安的时候,给赵人一家伙吧?若果如此,依赵奢的脾气,我们不死也得脱一层皮。”
王龁笑道:“这个您放心,没有命令,我们不敢轻举妄动。”
告辞王龁,唐雎笑对侍从宾客们道:“军人就是直,不懂得拐弯抹角,本是玩笑话,经他一说,我们反倒多心了。”侍从宾客吾同道:“照王上将军的意思,只要有命令,他是不会管我们死活的。”彼此呵呵一笑,也就不当一回事。
远远地行过一段路程,越过少水(今沁河),就进入了韩国地界。战地边境线的况味逐渐浓了起来,村落零散,生业萧瑟,有时走了好几里路都难得碰见人烟。时令又是秋季,草木萧疏,不免令人惆怅。唐雎想起《诗经》中的《采薇》一诗,脱口吟道: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不管怎么说,战争总是累及民生。”
“也是也不是,且听《诗经》中的这首《江汉》。”吾同随即吟道: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四方既平,王国庶定。
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吟毕,他补充道:“和平光靠嘴是喊不出来的,有时选择战争是为了更好的规避战争,这话好象很绕,然而却是事实。”
他们就这样一路行来,看看就要到达武安城。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一位年轻后生,瞧他的装束,似是军人,但又不大像,头戴赵人喜戴的巧士冠——也称为赵惠文冠,冠上饰羽,从冠上垂下的“曼胡之缨”(结冠的粗带子),飘逸灵动;身着“短后之衣”(是一种后裾较短,便于活动和骑马的短衣),腰系宽首剑,胯下一匹枣红大马,看上去颇精神抖擞。再瞧他剑眉星目,广颡丰颐,人倜傥,身上亦有一股侠气。
一个公子哥。这是唐雎的判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