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一攻汴京(1)
金军南犯,中山知府詹度连续三次飞章告变,宋朝大惊失色,两国不是好好的吗?怎么这么快就变脸呢?就立即派使者到邯郸跟宗望洽谈,有话好说,别动枪动棒的。宗望把宋朝的使者囚禁起来,自己派使者吴孝民前往汴京,给宋朝下一道通牒。童贯折开通牒一看,吓得面如土色,这哪里是通牒,它是金国的一张战斗檄文,内容大肆痛斥宋徽宗,其中充斥着许多不敬之辞。这样的檄文怎么能送给宋徽宗,宋徽宗看后一定气炸。童贯十分为难,大臣们都很为难,大家无计可施。有人就建议干脆原封不动地将檄文呈献徽宗,借此刺激刺激皇帝,让皇帝从狂妄中觉醒。无奈之下,童贯照办,把檄文直接送呈徽宗,宋徽宗看完潸然泪下,痛心疾首地连称:“休!休!”
怎么办?大家面面相觑,宋徽宗却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禅让。既然金国这么痛恨宋徽宗,他就禅位不当皇帝,避开金军的锋芒,缓冲一下紧张的形势,太子登基后,再跟金国慢慢谈判,给宋朝创设一个自新的机会,重新收拾国家的残局。他若继续称帝,就得直面金国的攻击,必将导致针锋相对,使两国陷入尴尬的局面。宋徽宗此举可谓英明,但他不敢暴露自己的虚弱,却向人解释说:“敌势猖獗,非传位太子,不足以招徠天下豪杰。”
他还借口充当英雄主义。
十二月庚申,皇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钦宗,年号曰靖康,宋徽宗尊号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不久,浚州失守,金军横渡黄河,宋徽宗听后十分慌张,赶紧逃出汴京,直奔镇江避难。金人恨他入骨髓,他干脆一逃了之,那些主张图燕的元老们都不敢留在北京,童贯、王黼、蔡京等都跟随宋徽宗南逃。
宋徽宗逃跑后,留在汴京中的大臣都惶恐不安,建议宋钦宗也跟着逃离汴京,往南方的襄、邓逃避。宋徽宗禅让给钦宗,是要钦宗担当起抗金的重任,钦宗哪能跟着徽宗的屁股逃跑?李纲此时站出来,上朝批驳那些逃跑主义,太宰白时中认为都城难以坚守,李纲反驳说:“天下城池,难道有比都城坚固的吗?”是啊,都城都守不了,天下还有比它更坚固的地方可藏身吗?李纲寥寥数语驳得满朝大臣哑口无言。李纲提出建议,说:“今天之计,应整顿兵马,扬言出战以稳定民心,军民团结坚守,等待勤王之师。”
勤王师是指西北的熙河经略使姚古、秦凤经略使种师道,宋廷已诏令他们率领本路兵马会合郑、洛诸路军进京勤王,形势十万火急,勤王师却迟迟不见踪影,宋朝再次命李虚中前往向姚古、种师道宣谕,命令火速奔赴汴京。
但是,宰相们为了身家生命的安全,还是坚持逃离汴京以避开敌锋,特别是钦宗身边的人,认为汴京非久留之地,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都纵容钦宗离京避敌。毕竟强敌当前,谁都会害怕,钦宗也心动,决定奔往陕西,投靠姚古、种师道的军队,暂且避开金军的锐锋,以后再图恢复。李纲俯伏不起,坚决挽留钦宗,钦宗无奈,勉强留在汴京抗金,肩负起皇帝的责任,他对李纲说:“今天,我因你而留下,率兵抗敌之事就全力委托你。”第二天黎明,李纲入朝却发现钦宗已整顿好队伍,准备好行装要离京出行,李纲一看厉声大叫,马上拦阻他们,对钦宗说:“敌骑已经逼近,知道您离京未远,一定派劲旅急追,我们如何抵抗得了?”宋钦宗恍然大悟,现在形势如此紧逼,要逃也逃不了,就打消离京避难的念头,全心全意投入到抵抗金军的斗争中。
靖康元年正月癸酉,宋钦宗登基十四天,宗望率军抵达汴京西北,屯兵驻扎牟驼冈,然后把汴京城包围起来,号令金军攻打汴京,宗弼带领三千骑兵率先攻城,李纲带领宋军顽强抵御。
汴京的防御工事基本废驰,金军南犯时,宋军才仓猝修建城防和战备,从正月初五至初八,用三、四天的时间粗略地修整修整。京都的防御工事如此不堪,难怪白时中强调汴京不可防守,难怪宋钦宗要逃离汴京南下避难。若没有李纲力挽狂澜,汴京早已逃得剩下一座空城。
宗望并不急于攻打汴京,而是派吴孝民来议和,宋也派李棁前往谈判,议和是两国的共同趋势,没有悬念,宋徽宗所以逃离汴京,目的就是要给两国议和腾出空间。双方经过谈判,订下如下条约:
1.宋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给金国。
2.宋把羁留在宋地的燕、云逃人全部遣归原地。
3. 两国关系为伯侄,金称伯大金皇帝、宋称侄大宋皇帝。
4. 宋增加岁币五百万两金,五千万两银,万匹牛马,百万匹表缎。
5. 以宋的亲王、宰相为人质。
这是城下之盟,强迫宋朝割地赔款,宋朝为保住汴京和皇室的安全,只得忍辱接受。岁币的增加数额相当惊人,宋廷为凑足赔款,就向民间借贷、搜括,结果只搜获二十万两金、四百万两银。皇帝没法,最后从宫中拿出珠玉珍宝来凑足数额。辛巳,大臣沈晦向金帅宗望献上誓书以及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的地图,三天后,金军撤离汴京北回。
宗望对宋王朝丧失诚信一直耿耿于怀,为防止宋以后再出黑手背叛盟约,就在条约上要求宋朝各派一位亲王和宰相为人质。许多亲王都跟随宋徽宗离京,汴京中只有肃王赵枢和康王赵构两位,赵构这时挺身而出,请命愿当人质,为国纾难,说“敌必欲亲王出质,臣为宗社大计,岂应辞避!”
宋朝就以赵构为人质,宰相就选张邦昌,赵构和张邦昌跟随金军北上。
<
日期:2011-6-12 20:04:00
金军一攻汴京(2)
李纲对条约非常不满,认为岁币的数字太大,亲王不应该当人质,让他十分愤慨是的割让河北三镇,他慷慨陈词地说:“太原、河间、中山,国家屏蔽,号为三镇,其实十馀郡地塘泺险阻皆在焉,割之何以立国!”李纲的性格刚烈,直把矛头针对那些掌权的宰相,说:“金人所须,宰执欲一切许之,不过欲脱一时之祸,它日付之何人?”他向朝廷献策,找些借口再拖延几天,等待勤王师到达京师,再跟他们议和,有勤王师为军事后盾,谈判就自然理直气壮,可以据理力争,而金军孤军深入,不免要心虚胆怯,不敢贪得无厌,必定有所收敛。
宋朝的宰相已被金军的兵威吓双膝瘫软,哪敢拖延时间,认为自己的身家性命重要,就匆匆忙忙签订条约,接受丧权辱国的条款,条约既然签订,李纲的反对无效,反而与那些主张议和的当权派形成针锋相对。
金军满载而归地撤离汴京后,宋朝的勤王师才珊珊来迟,范琼的京东军、马忠的京西军,种师道的河东军,姚平仲的陕西军纷纷聚集在汴京城外。勤王军早已到达京都,但都害怕跟金军正面交锋,听说金军没有离开汴京,大家相互观望,迟疑不前,远远地作壁上观。种师道比较有胆略,率领河东军直趋汴水南岸,逼近金营,扬威耀武一番,金军在北岸准备北回,就没有理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