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手--70后凄美的救赎与自我救赎的故事》
第30节

作者: 大别阿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30 15:26:27
  柳林河和黄茵河,两条小河汊子,都发源于西南部熊家寨,绕着钱洼村一北一南,最后在东北方向交汇,流入青龙河。柳林河的河水,一滴一滴从山间的岩缝里渗出,在干涸的河床下潜行,在大块大块的鹅卵石下蹑手蹑脚,九拐十八弯后,汇流到十几里路外的塔桥集,终于有了一点河的模样,在小石桥下跌落出哗哗的水声。
  居住在两条河汊子两岸,来自四个大队小学的五年级学生们就要毕业,到同一所学校去上初中。入学考试将在河汊子之外的杉村岗中学举行。
  考试前一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去杉树岗中学提前看考场。在考场的门口,班主任马老师把我和马珂民同学拉到一边,对我说钱阆你要帮一帮马珂民,好歹你们同学一场。他说话的时候一反常态,对我竟然也是笑眯眯的。我才发现原来我的座位在马珂民的前排。是巧合,还是故意安排,我不得而知。马珂民是班主任的侄子,也是政治老师的侄子。这样推测,我五年级的学习成绩应该是比较好吧。经过二、三、四年级的沉沦,我的成绩终于有了一点起色。

  可我不愿意帮马珂民,不愿意让他看我的答案。不是怕他的分数比我高把我比下去。他根本就是我的仇人。我骨子里愿意帮别人的,特别是考试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高考那一年,后排的一个哥们吹捧了我两句,我就同意考试的时候展开卷子给他看。后来,有一位监考老师一声不吭地把我的卷子折叠起来,我才不敢“帮”那名考生。
  我跟马珂民是因为什么结的仇,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前一个冬天,上课前,我在教室里跟马珂民起争执,打起来了。他抄板凳要砸我,我不怵他,转身从冬柴堆里抽出一根胳膊粗细的栎树棍一棍子抡下去,打到他的脸上,顿时鲜血直流。好险,差一点点就打到他的眼睛。我有点后怕。马珂民扔下手里的板凳,坐到座位上,嚎啕大哭。上课铃响了,政治老师走进教室。看见她侄子在哭,顿时火冒三丈。她命令我走到讲台前,当前全班同学的面,用细竹条抽我的手。边抽边喊:“叫你手贱,叫你手贱!”每年冬天,我的手都会冻得红肿。政治老师再用细竹条抽打,钻心的疼痛之后,我的两只手又破了好几道口子,鲜血淋漓。仅存的一点懊悔全部变成愤怒。让我在考场上“帮”马珂民?门都没有,窗户都没有!

  日期:2015-04-30 19:25:36
  考完试,我跟村里其他的孩子一样,立即投身到水深火热的农业生产中。放牛、砍柴、薅地或者其它的小事情,日复一日。
  夏天,让人又爱又恨。恨它,因为酷热,因为蝉鸣,因为暴雨,因为电闪雷鸣,因为蚊虫叮咬。爱它,因为假期,因为午睡,因为游泳,因为自由自在,因为轻衣薄衫。
  又是一个阴雨天,下着小雨。钱方银爷爷从塔桥赶集回来,专程跑到我家门口。“狗娃子,杉树岗学校在街上放榜,你考上了,快去瞧瞧吧!”说完,他一瘸一拐地走了,他的腿先天残疾。
  我刚刚放完牛回家,快要吃午饭了。我觉得还是先到塔桥看看放的什么榜才安心。爹妈也都催我去看。于是,我把裤腿高高地挽起,光着脚丫子,不打伞,不穿雨衣,冒着毛毛细雨,向三里外的塔桥跑去。

  天地之间一片雾雨濛濛,一路泥泞。塔桥离杉树岗中学一里之遥,是远近闻名的小集市。我跑到塔桥集,发现那天正好逢集,街上的人很多。国营商店的北墙上用红纸张贴着入学考试所有考生的姓名和成绩。400多人参加考试,录取108人。榜上最惹眼的是三名同学两门课总成绩考了0分,其中一个就是我的同学,我的死党张正西。当然,最让我高兴的是,第一名是我的同班同学邹琳,她的总分是128分。她一直是那么优秀。我的总分考了86分,平均每门成绩是43分,竟然是第八名!所以,考试的时候,你的对手是谁非常重要。我暗自庆幸。

  我急切地在榜上搜寻熟悉的名字,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全身湿透,光着脚丫子站在乌黑的烂泥里。通过考试,而且成绩不错,那种感觉真好。
  日期:2015-05-01 09:09:35
  几天后,一位叔叔从塔桥赶集,捎回两封信,是我和钱琨的录取通知书!我很高兴,站在门合,当众手拆开信封,给大家看我的录取通知书。大人们一看学费,吓了一跳:14块!1984年,14元是个不小的数目。据说县水泥厂上班的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只有30多元。村里的人都感叹:读不起书喽!
  爹娘说,多少钱都得读。14块钱,不就是50斤米么。姐和村里几个学生早一年读的初中,一年的学费也只有七块。过了一年,学费直接加倍。农民们都有田地耕种,麦稻的收获都归自己,学费虽然涨了,还是有能力负担的。我们家每年能收到3000-5000斤水稻,500多斤小麦,折算成钱,也相当于是1000元左右的收入。当然,要挣到这1000元,费老鼻子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