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爸,应该是我们孝敬你老人家的,怎么反让你老人家破费呢?”兄妹俩怎么也不好意思收。
“刚才不是说好的吗,一家人不见外。这是长辈给小辈的见面礼,你们要是拒绝收,就是没把我当成你们的干爸看待。”
一句话说的兄妹俩再也不好拒绝,只好收下了。
日期:2013-10-16 12:52:33
“还不快回屋把你们身上的光筒子老棉袄脱掉,先穿上纯棉衬衫,再把这羊毛衫套上。傻孩子,这屋里有空调,温度至少都在摄氏二十度以上,你们还穿着老棉袄,难道不觉得热吗?你们平时在家里只穿件羊毛衫就可以了,即便是出门,再套件羊毛外套也足以御寒了。”林教授居然婆婆妈妈起来。
兄妹俩就觉得林教授的这种口气太像自己的老爸了。一股亲切感直涌心头,仿佛面前坐的就是自己的老父亲。于是便不再推辞,乖乖地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脱下光筒子老棉袄,换上了纯棉衬衫和羊毛衫,觉得真是太柔软太舒适了。
从此,这里便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
由于林教授一心扑在他的工厂里,平时总是早出晚归,中午也不回来吃饭。小英英也只是中午回来吃个饭,一天都在学校里,因此这座偌大的庭园仿佛成了他们兄妹俩的世界。
他们的任务除了打扫打扫室内外卫生,也不过是自己给自己做做饭而已,因为午饭只有英英一个人回来吃。说起打扫庭园,袁杰抡起大扫帚,只消一两个钟头便干完了,因此,他们感到十分悠闲。
闲暇时间一多,兄妹俩除了看书学习以外,袁杰便一门心思的想着晓莉,总想往晓莉那里跑。
这天晚上,林教授回来后,和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一块用晚餐,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袁杰过来。袁梅和林教授因此很着急。直到晚上九点多钟,袁杰才回来了。
林教授一问之下,才知道是会女朋友去了。老教授第一次撂下脸生气了,不客气地对袁杰说:
“你知道我为什么硬要留下你们吗?老实对你说,我并不是想要你们给我干什么活,你扫院子这点活,门卫小高平时稍带着就干了,我留下你们的真正用意是,想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免得你们在外边忙着打工,失去了学习的时间,我只希望你们能把闲暇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争取明年再次考上大学。可你居然把大好的学习时间给放弃了,整天价出去疯跑疯癫,居然挂上了女朋友……”林教授越说越气,话都说不下去了。
日期:2013-10-17 10:29:58
打从来了以后,袁杰还是第一次看见林教授生气,于是忙陪着笑脸道:
“干爸,我错了,从今后我一定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争取明年一定考上大学。”
果真,从这天起,袁杰便足不出户,只和妹妹在家里专心专意的学习起来。他们对林教授的严格要求打从心眼里服气,觉得林教授虽然只是个干爸,但对自己在学习上的关心程度已经超过自己的亲爸,觉得林教授真是天底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人。
不仅如此,他们还觉得林教授是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因此,兄妹俩闲暇下来,在一块学习时,不免悄悄议论起来:
“哎!你说干爸一个退休教授,居然还能买得起花园别墅,高级小轿车,还雇个专人的门卫,那他得拿多少工资呀?”妹妹袁梅放下手里的书本向袁杰问道。
“你没听小英英说过么,干爸退休后又办了个厂子。不看他整天不着家,一心都扑到厂子里了。”哥哥袁杰答道。
“他到底办了个啥厂子?”
“管那么多闲事干啥?咱们只管把咱们的学习搞好,把晚饭给干爸准备好就行了。”
一天傍晚,林教授回来的比较早,大约六点多钟就回来了,林教授回来时,饺子刚刚下好,盛放在桌子上,是林教授最爱吃的虾仁饺子,一碗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还冒着热气。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地围坐在餐桌旁边吃着,边说笑着。林教授夹着一个饺子高兴地赞赏道:
“呵,袁梅包的这饺子皮薄馅大,真像个金元宝。”
袁杰接过话岔,脱口而出,冒冒失失地说了一句:
“我看干爸家里,倒像是藏着许多金元宝似的。要不,一个工薪层的教授怎么像个大款似的。”
说过以后,袁杰立刻就有点后悔,干爸会不会怀疑自己是来摸他家底,刺探他的钱财的。
没想到林教授竟没有一点怪罪他,提防他的意思,而是毫不掩饰地说:
“袁杰,你说得很对,我家里是有许多金元宝,可以说是家财万贯,不瞒你说,我已拥有了过亿元的资金。”说着把那只饺子送到口中。
兄妹俩就不明白,林教授怎么能拥有那么多的资金?难道退休后又开了个金矿?正要问个究竟,林教授却先自开口,把他的情况详详细细地向兄妹俩介绍了一番。
日期:2013-10-17 12:18:42
原来早在六年前,林教授就提前离开医学院弃医从商了,当时就叫做下海。
林教授说,他当时下海只是出于无奈,可以说是被逼上梁山的。因为他非常热爱医学科教,在生物实验方面搞了个科研课题,这个课题一旦搞成功,就可以解除许多疑难病痛,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但搞这项科研,需要一笔实验经费,可院领导就是不批,说他搞这项研究是如来佛摆谱——大手大脚。老书记还说,当年我们闹革命那阵子,一个子儿都没有,硬是小米加步枪,不也打出来个个红彤彤的新中国吗?目前国家有困难,经费短缺,自己解决经费吧。
林教授一生看,这才辞职离开医学院,投靠了一个香港的大款,那大款慧眼识英雄,看准了林教授的科研很有市场,便主动出钱资助他,投资了上千万元大兴土木,又招兵买马雇用了数百名工人。建造了个新特药制药厂。港商为该厂的董事长,林教授为总经理。
这位十六岁就在商海中闯荡的丁董事长,懂得干什么就得先吆喝什么,于是,又投入了上百万元资金,借助媒体,在电视上连续打广告,弄得家喻户晓。果然,制药厂头一年就迎得了开门红。加之产品疗效显著,一下子就占领了市场,产品连年畅销,赢利后两人按股份均分,林教授没有钱投的是技术股。于是几年之间,林教授就积累了过亿元的资金。讲到这里,林教授风趣的说: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红,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原本只是想搞点有益的发明交给国家,造福于民的。没想到我自己倒成了个过亿元的大款,而且摇身一变,成了总经理。”
兄妹俩听罢,不禁暗暗为干爸发愁。心里说:你那过亿元的钱可怎么个花法呀?林教授好像看透了兄妹俩的心思,接着又说:
“这些钱,光我个老头子当然是八辈子都用不了的,我打算把这些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比如说希望工程啦,灾区捐献啦,像你们这些上不起学的山里穷孩子,何止你们两个,全国各个穷困山区几乎都有我资助的学生,另外,我还在好些个贫困山区建造了希望小学希望中学。孩子,我要是没有这些钱,能办这么多善事吗?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用这些钱,设立一个科学奖励基金,以激发公民爱科学的热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