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免——一个老总二十年的感悟》
第39节作者:
奔石周 工业品市场的二道贩子可不是一般的二道贩子,这是钻石级二道贩子,因为可以漫天要价,利润出奇的高。一个成本几千块的设备调进来,大路货不开价三五万,稀有货不开价十万以上,说明你是新手,外行,别人要笑话的。这样的生意一年只要做几单,少则进帐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商铺的利润来源主要在这块,所以工业品市场的生意是看不见的,门面上冷冷清清不要紧,只要酒桌上热热乎乎,牌桌上大大方方,娱乐场所高高兴兴,逢年过节送礼勤勤快快就行。柳斌认识其中一些人,因为有些人是做建材生意转的行。
柳斌边走边歪着头朝商铺里看,希望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转到第二排,终于有了收获。柳斌记忆力不错,以前记商品价格出名的准,后来他专门记人,基本上可以做到一面之交,多年不忘,忘了还能回想起来——据说有些警察也练这门本事。
柳斌记得这个老板姓毛,原来是个小商贩,长期从他的分公司进货,现在发了。他大步走进去,拖长声音打招呼,“呃……毛老板!”
“哟,柳经理!怎么,来照顾我的生意?”毛老板坐着没动,笑着打趣道。
象柳斌这样的国企经理,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洗出了一种悲哀,那就是当年低三下四从他们手上进货的小贩,现在很多都成了腰缠万贯的老板,而他们却一年不一年。经济实力易了位,双边关系自然也跟着发生了逆转,以前是小贩对经理客客气气,现在则是经理以认识小贩变成的老板为荣。柳斌现在每每说起某个有钱人就经常说,“哦,他呀,他以前是做什么什么的,那时节经常求我给点好货,多优惠两个点什么的!”
“哎,买东买西的小生意,你们不在乎啰!”柳斌客气地跟毛老板寒暄着。他了解工业品市场的内幕,知道商户对门店零售并不上心。这些人之所以需要一个商铺,只是因为需要一个固定地址作为公司的注册地址,而他们之所以需要注册公司,只是因为给厂矿供货需要提供发票结算货款。他们之所以聚集在工业品市场,也是因为这样可以让往来的厂矿看起来更专业一些。
“现在在哪里发财啦?”听口气,毛老板对柳经理的情况不甚了然,或者是故意装糊涂。柳斌曾说过一个笑话,说山阳街上起码有一万人知道他叫柳经理,但是九千九百人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经理,做什么生意的经理,多大的经理。看来毛老板就是那光荣的大多数之一。
“还不是老地方,跟你比不得哪!”山阳话中的“现地方”就是“老地方”的意思,柳斌这里指的是原来的工作单位。
“老地方”是对付半生不熟的人的绝招,既回答了问题,又避免了简历不风光时详细介绍的尴尬。如果跟你打招呼的人连你的“老地方”是哪里都不知道,那说明他对你关注不够,该他惭愧才对。事实上,一个人但凡说是老地方,对方即使不清楚也不大好意追问,因为那样会暴露他连你是何方神圣都不知道的底细。
“生意好不啦?”毛老板果然不好多问,打起了哈哈。他哪里知道,柳斌离开经营一线至少有五年了!
“还不是现样子!”说起生意,柳斌有些心虚,怕毛老板追问——生意人对别人的生意那是天生有兴趣的,因为其中有信息——于是言归正传,“毛老板,你知道有谁想开超市吗?我们公司有一个两千多平方的黄金码头出租!”
山阳是滨水城市,当地人习惯称地段为码头,“黄金码头”就是“黄金地段”的意思,并不意味着场地在水边。
“哦……你是七里牌八号那个建材贸易公司的!”毛老板正要问码头在哪里——因为说到场地出租,地点必须对上号才能形成印象——突然间记忆恢复了,恍然大悟,旋即又有些不好意思,使劲点头,恭维道,“哦,那个地方啊,那确实是个好码头……哎,你们自己怎么不做了?”
柳斌本来想调侃一句,“毛老板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但现在有正事在身,不想将话题扯散,改口说,“我们用不了那么多地方,分一点给你发财啦!”
毛老板现在背靠大厂好赚钱,哪里有什么心思开超市?明确表示没兴趣。柳斌也不急于离开,两人就这样天南地北地闲聊了二十多分钟。
生意人之间的客套,那真叫假得滴水!两颗心明明南辕北辙,嘴上却说得热之闹之,不明底里的人还以为这两人多么知己呢!
日期:2014-07-30 14:35:31
从毛老板店里出来,柳斌继续寻找着熟人,然而偌大的工业品市场,三百多家商户,愣是再没找到一个。物是人非,柳斌感慨万千。正站在通道上为难,远远看见迎面来了一个人,有点象顾老板,大喜,打起精神守株待兔。
顾老板是福建人,是山阳做建筑陶瓷的大户。他的生意在陶瓷市场,不在这里,估计工业品市场有老乡,所以过来了。柳斌跟顾老板打过交道,不过是从顾老板手上拿货。
“呃,顾老板!”柳斌极亲热地喊着,走上前去跟顾老板握手。柳斌有一门本事,为人极虚伪,极势利,但是偏偏跟所有人都可以自来熟,见过一面就是朋友——也许正因为假,所以适众才广,诚恳的人不善伪装,反而小众得多。
“柳经理,今年赚了几百万?”顾老板一边说一边上下打量着,似乎没看出柳斌有发达的迹象。山阳人跟福建人不同,福建人有钱也不重穿着,山阳人发了财则唯恐天下不知,一定会张扬到让别人从外貌上一眼就能识别。
“唉呀,跟你没法比呀!”柳斌拖长声调打起了哈哈。不过,他知道顾老板是个大忙人,马上转入正题,“顾老板,有没有扩大经营的打算?我们公司有个好场地,便宜点给你!”
“有多便宜?”顾老板笑着问,又象开玩笑又象当真,让柳斌摸不着北。
在山阳做陶瓷生意的福建人,都是一些穷山沟里出来的农民,文化水平很低,小学毕业是主流,初中就是高学历,但若说到为人处世,那可个个都是精猴子,不然想发达也不容易。
“只要你要,价钱好说!”柳斌知道福建人有个圈子,所以不指望顾老板自己要,只希望通过他将信息放出去。
“我有个老乡想来山阳发展,我帮你问问!”
“那太好了!”柳斌喜出望外,接着套起了近乎,“哎呀,我们山阳的钱,有一半被你们福建人赚走了,你们真厉害!”
“我们做的都是你们山阳人不做的生意,赚点辛苦钱。不象你们,不是又轻松又赚大钱的生意不做!”顾老板操着一口福建普通话,脸上似笑非笑。
“哈哈哈,你们这些福建老板,赚山阳人民的钱,还讽刺山阳人民!”柳斌爽朗地大笑着,给人以无比的亲切感,象跟顾老板有五百年交情似的。
顾老板笑着,应着,脚下已开始迈步离开了,“我过几天去你那里问信!”柳斌在后面嘱咐道。
顾老板一走,柳斌也往回走。刚到公司楼下,看到黄剑从一楼商场出来,后面跟着七八个商户,他马上明白是终止合约的事将商户激怒了。
柳斌站住了,考虑要不要现在回公司——八楼有麻烦,还是回避一下好——他得出结论,转身就走。刚走两步又站住了,歪着头想了几秒钟,改变了主意,转身一溜小跑朝办公室赶……
柳斌这是唱的那一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