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1-18 18:30:23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形形色色的人我也接触无数,可我还是头一次知道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这不是一个心理极度异常的人就是一个神经系统坚硬的人。
看来在方毅刚的成长过程中积攒了无数无法宣泄的苦痛,积攒了无数无法倾诉的郁闷,他能走到今天真地很不容易。
以前我总感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于当今年轻人的心理问题解析意义不大,因为他们的生活路径都是相似的,都是在爱河中成长的,没想到还有方毅刚这种成长经历的人。难怪他不知道怎么同女孩沟通,怎么同领导相处。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是缺少从父母处“习得”这一经历的,他在住校期间与人相处多是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事的。所以,在他的潜意识层面,就形成了按照学校灌输的教育路径规范自己的言行,在为人处事上有很强的预设性。
“你爸爸就是这种性格吗?”我还是忍不住问了起来。
“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记事他就这样。只是听我姑姑说我爸年轻的时候是爱说爱唱的人,是因为我妈妈的离家出走我爸才变成这样了。”
“你同你姑姑关系很好吗?”
“也不是很好。我姑姑在另一个城市生活,很少到我们家来。我感觉我爸很不喜欢她,也不让我多同她往来。可我总想问问她我妈妈的事,我想她是应当知道的。我觉得我也是成年人了,有权力知道妈妈的事情了。而且如果有可能,我也想见见她……”
方毅刚又开始抱着头看窗外。我知道对于他来说想见他妈妈是一个痛苦的决定,同时,也是对爸爸权威的一种挑战。
“夏老师,你觉得我应当见我妈妈吗?”
“我觉得这是你的权力,只要你想见,别人的看法都不重要。”
“可我爸知道了一定会生气的,我虽然同他没什么话说,可我也不想惹他生气,毕竟他把我带大也是挺不容易的。
“压在我心头的还有一件事,就是我同我爸的关系。以前我挺愿意这样的,不沟通可以省去许多麻烦。现在我不这么看了,他毕竟是我爸呀,而且年龄越来越大了,总不能让他老是一个人生活吧,可我真地不知道怎么同他交流。我们之间好像他除了骂我、管我就没有别的交流方式了。”
日期:2013-11-18 18:31:55
“其实,建立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并不难,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双方都不为难、都不委屈自己。”
“我委屈点没关系,只要我爸能接受就行。”
看来改善父子关系远比改善同主管的关系更为重要。但对于这样一位父亲,我确实感觉有点力不从心。
我们共同商讨了几种改善关系的方案。首先是时常打电话;其次是给父亲买礼物;再次是接父亲到北京看看。
方毅刚感觉第一种方案难度大些。因为平时都是他爸爸给他打电话,内容只有一个:钱邮过去了,你看看。他从未主动给爸爸打过电话,他不知道同他说些什么。对于第二个方案方毅刚也有顾虑,怕“冰箱”事件重演。第三个方案他也感觉有问题,爸爸能不能来姑且不论,问题是他们在一起让方毅刚感觉别扭,也没话说。
我同方毅刚分析了这三种情况:
“你看第一和第三都是以说为媒介的,第二是以动为媒介的,但要实现第二个方案也是需要说为先导的。那么‘说’对于你来说是改善关系的最大问题。你可不可以每月给你爸爸打个电话,不管你爸听还是不听,你都坚持把要说的话说完……”
“可我不知道说什么呀?如果有说的早不就打电话了吗?”
“你可以像我们老师上课那样,把想说的内容在头脑中过一遍,不管对方听还是不听,你都当任务完成就行了。至于说的内容,那就简单多了,比如你上班都二个多月了,你就把你们公司的情况告诉他……”
“他要是说别浪费电话费了,以后别再打了怎么办呀?”
“这还不好办呀,你就说电话费由公司出,不打白不打。”
“这……也行。夏老师,你真有办法。我先按你说的试试,如果不行,你再帮我想办法。”
方毅刚看了看手机。
“夏老师,都一点了,我说怎么感觉这么饿呢,我请你吃饭吧。我今天真是太高兴了,我感觉多少年都没这么高兴过了。哈哈,这种感觉真好,我要是天天都有这样的心情就好了。”
“只要你努力了,我相信你爸爸一定会感觉到的。说不定他早就期待着这一天呢,你就大胆地往前走吧。”我真诚地鼓励着。
“对,大胆往前走,一直往前走,曙光就在前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