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想:今天说什么也要让杰瑞说出个所以然来,这小子让我心里的疑问都挤成团了。再不解开几个,我真能让这些想不明白的事情给憋出病来。
当然,现在是没法问了,美食当前,自然要大快朵颐一番。
日期:2013-11-01 02:04:00
虎鱼的肉质很结实,有些泛黄的颜色,不知是咖喱的原因还是本就是这颜色。鱼肉基本没有什么小刺,鱼皮的胶质裹着紧实的鱼肉,吃起来口感极佳。
我用叉子挑起一条已经烫直了的黄瓜虫,看起来有些像在国内吃过的豆虫。我对昆虫类的食物说不上喜好,也不讨厌,小时候经常跟小伙伴到野外捉豆虫,蚂蚱,知了什么的烤来吃。
我用叉子挑着黄瓜虫放进嘴里,一口咬下去,一股浓稠的鲜美汤汁涌入口中,居然还真有点鸡肉的味道。不过,那是鸡腹部那种肥肉的味道,黄瓜虫的皮很筋道,整条黄瓜虫嚼起来还是挺香的,如果烤来吃一定不错。
巴易在一旁有些自豪地问我:“怎样?好吃吧?是不是像鸡肉一样?”
“鬼的鸡肉啊,鸡油的味道。不过倒还真挺好吃。”我又挑起一条一边吃一边回答。
我对面的杰瑞笑道:“这个烤着吃也很好吃,狐狸,你这个丛林甘蓝怎么做的?太好吃了。”
我把做法告诉杰瑞后,探过身子去小声问:“兄弟,你到底跟特里商量了什么?他跟早上发现红砂的时候比起来,完全是两个人了。”
杰瑞喝了一口酒,瞥了一眼在桌子另一头喝酒的特里微笑道:“晚上告诉你,今晚我跟扎克出去下网,去不去?”
“去,当然去,到时叫我。”我很肯定的回答他,这种刺激又好玩的事情我是绝不会拒绝的。
午餐过后,队员们都去后边帐篷休息了。我向来没有午睡的习惯,在吊床上躺了一会儿,觉得无聊,就拿了一套鱼线砍了一棵小树做鱼竿,和了一小块面做鱼饵,来到营地的小码头钓鱼。
做鱼竿的这种小树是上午找黄瓜虫的时候扎克只给我看的,就在林子边上,有十几棵。拇指粗细,笔直的树干上有一层薄薄的淡青色树皮。砍掉树冠上的几根细叉,剥掉树皮,在树梢位置用刀刻一道浅槽,绑上鱼线,一根韧性很好,分量又轻的鱼竿就做好了。
这种鱼竿再经过阴干和烟熏处理后,韧性和强度都会有很大提高,使用寿命也会增加,比外面我们常用的竹子鱼竿好太多了。只是在这里没必要搞那么繁琐的工序,到处都是这种树,随用随取。
我坐到停在码头的船后舷上,捏一块小面团挂到鱼钩上,撒出去,静静等鱼儿来咬钩。雨基本不下了,细细的雨丝被风带起一阵阵的水雾,吹到脸上有些凉。
我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从口袋里掏出包在塑料袋里的烟,点上一支,一手提着鱼竿架在腿上等鱼上钩。
不到半支烟的功夫,鱼来了。
我第一次见识了林子里鱼的凶猛,以前在外边钓鱼,鱼都是先尝试着点两下鱼饵,然后再假拖一下。如果这时你提竿,那么通常鱼就会跑掉,因为这第一拖它并没有咬死鱼饵,而是含在嘴里试探着往后拖。等这一下没有危险后,它才会完全把鱼饵吞进嘴里拉走,这时提竿就稳拿稳了。
然而,林子里这帮鱼类完全不按规矩出牌。我正准备抽口烟呢,鱼竿的梢子呼的就沉到了水里,吓我一跳。我手忙脚乱的提起鱼竿,一条半斤左右的鱼,张牙舞爪的被我提了起来。
由于用力过猛,它在半空急速画了个圈,落到了船另一面的水里。发出“啪”的一声,在这个寂静的中午异常响亮。我估计这鱼也摔得七荤八素了,一动不动平躺着被我拖了上来。
这会儿我激动的心情才平静下来,仔细看躺在船舱里的鱼,银白色的鱼鳞,纺锤形的身体中央位置有条红线。从没见过这种鱼,我拿起它,才发现,鱼钩整个被它吞进了肚子,要取出来,只有开膛了。
这鱼可真够贪吃的,我心里想着,用刀把鱼肚子剖开,取出鱼钩,顺便在水里把鱼洗了一下后扔进船舱,继续钓鱼。
渐渐地,我适应了这里的鱼凶猛的咬钩方式,越钓越顺手,大大小小钓了七八条后,鱼饵已经用完了。
正在我准备收拾鱼竿回去的时候。上游由远及近传来一阵马达声,我一边收拾一边好奇的看着河面,想看看是什么人从这里走,自从来到这边我还没见过其他人呢。
很快,一艘银灰色的快艇飞驰而来,这是一艘真正的快艇,有驾驶舱,有挡风玻璃,船舱有座位。一个黑衣人站在驾驶舱中。船舱里还坐着两个人,一个女人还一个男人。
在快艇经过我们的小码头的时候,速度减慢了一些。船舱里坐着人往我这边看了一眼,那男的微笑着抬起手打了个招呼。
我条件反射的也抬起手回应,就那么一顿的功夫,快艇开过去了,靠!那是我们在马蒂亚路上遇到的墨镜王先生。
这家伙果然在这附近,前几天心里压下去的疑问又升腾起来,这王先生到底来这里做什么?为什么每次他出现都给人神秘兮兮得感觉?
我边想边提着鱼竿和鱼往营地走,路上正好遇到巴易和扎克往码头走,老远巴易就喊:“狐狸,刚才是什么人过去了?”
“是你想不到的人,那家伙果然在这附近。”我站住,随口答道。
“那个墨镜王先生?”巴易很快就会意了我说的是谁,口气也有些惊讶。“他还真跑到这边来了?”
扎克并不认识那个王先生,问道:“你们说的那个王先生是谁?”
“你还记得咱们拖平台那天看到的直升机吗?”我把鱼竿杵到地上给他解释。
“记得,那天你们好像说什么伐木的。”
“嗯,就是那家伙,是一个中国人,总爱戴一副墨镜,姓王。跟他一起的还有一个中国女孩儿。他们说是埃斯库博一家木材公司的人,到上游考察木材资源的,刚才过去的就是他。看样子他们的营地也在这附近。”说完,我简单的给扎克说了我们认识那个墨镜王先生的经过。
扎克一脸疑惑的说:“到这里考察木材资源?库鲁邦上游极少有人来伐木的,运输不方便,资源也不如下游多。很久前,倒是有人在这边伐过木头,不过,都是个人小规模的采伐。我们第一晚住的那个营地就是以前伐木人住的。
但是,运输实在太麻烦,因为这边一到旱季到处都是瀑布,木头根本就运不出去。小规模的采伐还可以,如果是那种做木材生意的公司来采伐,就太不合算了。
这个营地基本就是丛林客在库鲁邦的界限了,从这里再往后已经没有其它营地。因为再往上已经不适合采金或者伐木,那里是一些原始部落的领地,他们轻易不会允许外人进入。”
日期:2013-11-01 22:35:00
“那他们来要做什么?”我问扎克,问完才发觉挺傻,呵呵,他都不认识他们怎么会知道他们来做什么。
果然,扎克嘿嘿笑道:“我也不知道,我都没见过他们。”
巴易抱起手臂目光越过我,看着河面方向缓缓道:“这个王先生真的有些古怪,扎克,有机会咱们出去找找,看看他们到底在林子里做什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