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嚣--都市草根官员的人生百态》
第2节

作者: 西江幽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带我实习的医师姓黄,是个中专毕业的中年医师,我发现黄医师理论谈得不多,经验却很丰富,很多病症判断很准,因此,一年下来,基本上很顺利地渡过,有时黄医师客气地请我多指正,询问我自己的诊治对不对?我哪里提得出什么意见!我知道自己的一点课本上的知识,根本赶不上黄医师扎实的临床实践经验。
  一年实习期满后,我正式当上了门诊医生。刚开始,我在业务上勉强能够过关,对付一些感冒发烧肚疼脑热的病人还不成问题,但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就有些束手无策。最让我担心和紧张的是值夜班的时刻,到了晚上,来看急诊的往往都是些需要抢救的病人,一时半刻判断不准病因,都可能贻误时机耽搁病人的及时治疗,如果出现误诊,则可能要加重病情甚至于害人性命。我终于明白在医院里没有几把刷子是不好混的。

  本应写锦绣文章的手写起了处方笺,我似乎不太得心应手。这才知道医院是个真刀真枪拼实力的地方。救死扶伤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对自己的业务能力有自知之明,书到用时方恨少,心里有些惶恐不安,生怕业务上拿不下来,辜负了院领导的期望还在其次,最担心的是误人子弟,生怕自己无形中成了一个医院杀手。我在工作上战战兢兢,压力很大。我的基础知识基本上还是以中医为主,西医的临床知识和业务技能毕竟有限,凭我的三脚猫功夫对一些慢性病还可以应付,而对于西医病症则感到很吃力。

  我在一个夜班诊治中,给病人开错过一剂药方,把一味毒性很大的安眠类药物加重了剂量让病人服用,导致病人在家里昏睡了二天,差点出了人命.那是一个患神经官能症的病人,一天到晚睡不着觉,情绪烦躁不安,家里人全被他搅得不得安生,不得已送到我手上来,病人家属述其已到过精神病院求诊,以前每次吃了二片药物就能安定下来,今天晚上吃了二片安定还不能入睡,直到后半夜一直烦躁不安,我根据他的症状判断其患有轻度精神病发作,按照原来医院里开的药物来服用,安全系数总会高一些,便继续使用了治疗药物安定,我估计病人安静不下来一定是服用的药物剂量少了,效力不够的原因,决定加大了二分之一的剂量,又增添一剂中草药安神康作为辅助药物,病人服完后一睡不起,直到二天后才醒转过来,病人家属也是个马大哈,居然有耐心等到病人醒过来才跑来向我报告,该病人苏醒过来以后,居然症状全消,神智恢复正常了,起初我听到病人昏睡二天不醒,吓了一大跳,后又听说病好如初,一惊一乍之下,自己的心情亦如患得患失的病人家属,神经质般地忧喜交织错综复杂。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病人家属蒙在豉里,居然特地制作了一面上书妙手回春的锦旗表彰我。但我心里却是五味杂陈,我把家属送来的以前服用的药物瓶子拿来一看,发现竟与自己开的药物规格根本不同,原来我根据病人家属的口述,开了病人以前服用过的药物,却忽视了药物的不同规格。病人以前用的药是五十毫克一片的,而自己医院里进的药却是一百毫克一片,剂量整整翻了一倍,要命的是自己又在这样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分之二。这说明我对药物剂量和性能业务生疏知之甚少。

  医院的同事们却把我的这一诊治当作一个经典病例津津乐道,人们起初听说我下药下得病人二天二夜昏睡不醒,有些疑虑和怀疑我的医术,一听到那病人转危为安并且完好如初,又对我刮目相看,认为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治病敢用险招,用药与众不同,出手大胆狠辣,效果奇险到位,一般人决不敢象他那样下猛药。我说是吧,没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院领导听说了我的临床经典案例,确信医院里来了一个妙手回春的良医,满心欢喜地把我当成了稀世珍宝,就象对待当今的国宝大熊猫,对我寄予很高的期望。遂把我作为重要人才,当作全知全能的全科医生来使用。更希望我能开拓业务,为单位多搞些创收,省得职工们一天到晚为到手的那些少得可怜的福利待遇嗷嗷叫,那个时候医院远没有后来的医院黑,白衣天使还没有被染成黑衣天使。创收的指标不象现在这样高得离谱,要逼得职工们坑蒙拐骗。医疗水平却不敢降低,社会上还没有流行忽悠病人这个词儿。院领导整个儿把振兴医院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多次找我谈话,要我牵头推出一二个特色医疗项目,打造出一个特色医院品牌来。

  我这边却是瞎子吃馄饨心里有数。这一次遭遇险情,虽然侥幸没有出事,却把我吓得不轻,与其说是冒险成功,不如说是歪打正着了,瞎猫逮住了死老鼠。这起事故让我体验到医疗上的事来不得半点儿戏,病人的生与死就象一道门槛横在我面前,病人在阴阳两界线上徘徊完全靠医生来导引。治病医人决不是件轻松好玩的活儿,开处方起码不象写文章那样可以反复修改,开错了的药方就好比是法院下的判决书,病人一经服用,轻则增加痛苦,重则要闹出人命。

  听到领导对我重用有加,我心里真有些有苦难言,这次撞大运好不容易过了关,却让同事产生了错觉,以为我真是什么身怀绝技的良医,我不敢把自己是个半吊子货的这层真相捅破,虚荣心让我强装一付姿态放不下架子。不过,当医生绝不是象瞎子算命,领导越是要重用我,我的心里越感到焦虑不安。不敢象别人那样企望在医院里出人头地,成为业务骨干或领导倚重的人物。我宁肯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反而会让我心里更踏实些。现在院领导要我做学科带头人创品牌,这可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我根本不敢承诺接受下来,心想自己现在手头上的业务还不能完全消化,还有本事再上新项目?仿佛让一个没有体力的人去挑一付厚重的担子,最终会因体力不支而颓然倒下,不光出丑丢面子,更可怕的还是可能出意想不到的问题。于是,我对院长吱唔着说目前时机尚不成熟,不能跟风仓促上马。我终于发现,医生这碗饭不好吃,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到我身上,真是贴切得很,我就是个医生里面的滥竽. 滥竽无非是败坏了一个好乐队,尚不至于损人,而庸医则很可能害命,庸医比滥竽更可怕更可恶。

  我经历了这次医疗事故,吓得连夜班也不敢上。我向院领导提出不想值夜班。又不好意思更没有勇气自曝自己业务拿不下来,我死要这个面子。所以只得将错就错地打高学历这张牌,我找到院领导说自己是个本科生,不应当象中专生那样去值什么夜班。我应该象坐行政班一样固定下来去坐门诊。领导耐心做我的思想工作,说目前院里本身人手就少,你又是个高才生,业务素质高,能者多劳嘛,本来院里就打算多发挥你的作用。等以后有新人进来了再调整吧!我张张嘴重又闭上,内心思想斗争激烈,自尊和虚荣终于使我没能吐出真言,只得硬着头皮强自撑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