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职位,你能胜任吗?(新职场铁律100条案例解析)》
第15节作者:
皱眉大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职场人都有写作的天赋或兴趣,但是打造个人的品牌应该成为每一位对单位工作尚存憧憬的职场人士的必修课,无论你想塑造的品牌是什么,也无论你的品牌与手头的业务有无直接的关联,只要你有一项能力是出众的,那么与其他的同事相比较,在这个领域内你就是可以服众的,你就会在同事面前树立品牌标杆,而这个出众的能力就是让其他人不敢小觑你的个人品牌,这就是你在单位的无形资产。
在我们的视野里,个人品牌的涉及领域特别广泛,这给了职场人以相当大的选择余地。这些领域包括:运动类,其中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以及游泳、垂钓和野外拓展能力等都属于在公司里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在这些项目里的任何一个领域获得出众能力,都可以成为个人品牌。假如你有唱歌、演讲甚至跳舞的天赋,那么恭喜你,你在单位里注定成为文艺人才,而单位组织的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或现在正火的红歌传唱以及诸如年会等各项活动,这些平台都是为你而搭建,是你表现个人品牌价值的大舞台,也是获得领导关注、青睐以及扩大群众基础的最佳平台。
走差异化品牌经营之路,这是胜任职位进而获得意外惊喜的一条捷径,走好了就是个人能力方面的闪光点,是自己却别于他人平庸的分水岭。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差异化品牌经营也不能不假思索地滥用,比如说在公司研发等科技领域,领导最看重的还是扎扎实实的工作能力和研发成果,毕竟这是研发企业的命脉所在。假如你作为一名研发人员,在业务能力上没有过人表现,反而约同事频繁去KTV一展歌喉,或者是在门户网站和论坛社区大谈民主化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那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你的好日子不多了。你会被单位领导或部门主管认为是不务正业,是不关心单位现状和领导苦衷的没心没肺派的典型代表,假如你被打上了“业务混混”的标签,那么这个标签就成为你在这家单位挥之不去的新品牌,而这个品牌明显是氶待剥离的有毒负资产,是大家避之不及的职位涣散剂。
日期:2011-10-10 19:31:08
自序
从一九九九年第一次接触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专家萧鸣政教授的HR专著以来,转眼已过十二年。在这既短暂又漫长的十二年里,遵循大学专业造就的学术轨迹,我逐步接触、接受并领悟到了一些职场方面的专业理论及其精髓,这些学术理论的积累与探索不但能够系统梳理前辈们的知识精华,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在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成为解析纷繁复杂职场乱象的重要依托。不过与静态理论的标杆价值相比较,动态实践尤其是一个个鲜活的职场案例更能体现不同层面的群体在职场上的博弈价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倘若想在职场有所发展或建树,就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树立把HR理论成果向现实转化的观念,必须把那些对职业发展有益的专业知识和理念转变为简洁易懂的职场铁律并加以遵循,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狼性事实,这种观念的转化本身就是职业化的内涵式要求。我在八年前进入某中央直属派驻机构工作,亲身接触到了大量体制内的职场案例,同时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得以接触到体制外尤其是诸多企业界的生动案例,其中不乏一些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职场典故。我觉得有必要借助一个互动平台,从职场铁律案例解析的全新角度,把我所掌握的职场理论与接触到的职场规则进行一番梳理与整合,奉献给那些为了生存与发展而奔波于职场的普通朋友。其实说实话,我觉得在这个多元化和快速发展的新职场时代,很难说有一成不变的所谓铁律,不过是存在一些相对靠谱的规则与规律罢了,我愿就这些或明或暗的规则与规律,与各位志趣相投的朋友进行持续而深入的靠谱交流。(本人联系方式——邮箱:lazyman@sina.com;QQ:65620504)
部分参考书目: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公共组织中的应用 萧鸣政 北京大学出版社
花旗巨无霸——谁在操纵我们的财富 黄献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赚钱是一种信仰 陈润 山西经济出版社
巴菲特阴谋——股神为什么这么神 余治国 云南出版集团
公共经济学 黄恒学 北大出版社
马云创业思维 刘世英 彭征明 经济日报出版社
浙商是怎样炼成的 杨宏建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大预测 网易财经中心 山西经济出版社
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 人民邮电出版社
管理经济学 吴德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 喻国明 华夏出版社
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 罗伯特 吉尔平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政治经济学——比较的观点 巴里 克拉克 经济科学出版社
李嘉诚:敢想敢干的超人胆识 黄永军 线装书局
潜规则 吴思 复旦大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分析 张国庆 复旦大学出版社
现代政治分析原理 燕继荣 高教出版社
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 王骚 天津大学出版社
创新管理——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 玖 迪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
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 彭和平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鲁克 机械工业出版社
追求卓越 罗伯斯沃特曼 中信出版社
基业长青 吉姆 柯林斯 中信出版社
比较政治经济学 朱天飚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权力政治学 李景鹏 北京大学出版社
ERP企业管理案例 王小云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异端的权利 斯蒂芬 茨威格 希望出版社
日期:2013-05-24 07:38:10
新职场铁律016:福兮祸所依——反观职场“吃亏是福”论
曾几何时,“吃亏是福”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而且这种理念不单单停留在口头上,反倒更多地体现在日常行为中,职场尤甚。
仅从“吃亏是福”的普遍意义上考量,这种处世哲学的存在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因素和心理学土壤。从功利角度看,很多人认为吃点小亏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通过避让隐忍可以化解一些矛盾,甚至能够“以小搏大”,实现“吃小亏”而“占大便宜”的目的。这种例子在职场上特别多,比如说公司职员请主管吃饭花掉两百元,他期待的是在日常工作中主管对其的额外照顾所产生的正能量,也许是迟到早退请假不扣钱,也许是加班费统计时的人为调高等显性利益,当然也不排除主管在领导面前替他美言几句抑或帮他压下做错的业务问题等隐性利益,这种或隐或显的好处也许远比吃饭花掉的那两百元来得实在和厚重。
其实明眼人不难看出,职场“吃亏是福”论有着明显的经济学“投入产出”理论的影子,只不过把经济博弈的招数用到了职场,是在传统文化“量入为出”指导下的简单反用,究其实质不外乎是一种利益交易,只不过这种利益不单单局限在经济利益的范畴,而是涵盖了有形无形的各种利益而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