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真相全解---你所没读懂的刘邦》
第42节

作者: color_wolf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两相比较,刘邦哪有彭越这么老辣沉稳?刘邦从起兵以来一路是磕磕碰碰,到彭越起兵之前,刘邦都遇到两次危机了,一次是被周市暗算,一次是定陶夜袭。这两次危机中如果刘邦的运气稍微差那么一点点,刘邦就上封神榜了。所以笔者之前(参第三章)才会说真真正正所谓的“思维清醒、目标明确”的人是梁王彭越这只老狐狸,而不是刘邦。
  此时诸侯联军接连胜利,秦军颓势已现。原先不可能实现的“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怀王之约”似乎露出了一线曙光。攻打昌邑失利后,按捺不住的刘邦转而西去,终于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西征。彭越则留在昌邑一带继续收编溃军,壮大队伍。
  有些书认为刘邦入关比项羽顺利是因为项羽和秦军主力死磕,项羽辛勤耕耘,而刘邦却下山摘桃,将刘邦入关看成是一件顺手牵羊的事情,就像喝开水一样容易。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绝非如此。刘邦西征时,秦军主力虽然已经遭到重大打击,但沿路的秦军依然在做顽强的抵抗,关隘、险要依然在发挥作用,通往关内的道路其实并不平坦,刘邦的西征是条充满艰辛、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日期:2012-12-26 22:13:32
  【注8】彭越字仲,昌邑人也。常渔钜野泽中,为盗。陈胜起,或谓越曰:“豪桀相立畔秦,仲可効之。”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汉书?韩彭英卢吴传》);《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基本相同。
  【注9】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史记?魏豹彭越列传》);《汉书?韩彭英卢吴传》基本相同。

  日期:2012-12-26 22:17:21
  5.1.4相逢郦生
  刘邦西征的第一站就是之前他和项羽联手围攻却未能拿下的重镇陈留。
  在前往陈留的半路的高阳乡(今属河南杞县),刘邦遇到一个奇人,给了他不小的帮助,这个奇人就是郦食其(yì jī)。郦食其也做郦生,《史记》描述他似乎把他当儒生来看待,但笔者看来看去,觉得郦食其的拿手本事就是“忽悠”,他的学术绝对不是儒家,而是纵横家,苏秦张仪一路的。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里监门。但是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都称他为“狂生”。【注10】可以想象得出,像郦食其这种人舌尖嘴利,骂死人不偿命,谁敢惹他啊?
  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但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计较、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刚愎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的小人,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注11】笔者在职场滚爬多年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跟对领导很重要,都说“女怕嫁错郎”,其实男的也怕跟错领导。郦食其不是狂,而是因为太过睿智。

  刘邦手下的一位骑士恰恰是郦食其邻居的儿子,刘邦时常向打听当地的贤士俊杰(从这来看,刘邦对人才战略还是很重视的),郦食其就想搭上这条线去投靠刘邦。刘邦部队驻扎在陈留县东南的高阳的时候,这名骑士回家了一趟,郦食其就去找他,对他说道:“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你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说自己不是狂生。’”骑士告诉他说:“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郦食其说:“你只管照我教你的这样说。”骑士回去之后,就按郦食其嘱咐的话告诉了刘邦。【注12】

  有人以刘邦“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作为刘邦不尊重知识分子的例子,认为不尊重知识也能成功。那真是贻笑大方。刘邦“溲溺儒冠”是有那么点不文明,但如果说刘邦不尊重知识就大错特错了。刘邦其实是个非常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他渴求知识、渴求人才,否则他也不会想到要“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
  刘邦是个很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真正需要的是能引导胜利的政治理论,而不是附庸风雅的呻吟哲学。就当时的社会情形来说,法家一家独大,儒家、道家、纵横家等等属于民间学术,学术之间还在碰撞,还在交流,谁也不占优势。难道世界上只有儒生算知识分子,其他学术流派都不是知识分子?只能说刘邦不尊重儒生,不能说刘邦不尊重知识分子。而且儒家理论本身迂阔难用,刘邦这种法学中专毕业的最接受的还是法家理论,他觉得儒家理论就是胡说八道,因而刘邦自然不会给儒者好脸色。

  刘邦虽然为人粗鄙,但是他对知识的尊重是深深的埋在骨子里头,只要意见正确,他都能采纳。这一点在秦汉时期的风云人物中,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这是他胜利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其实真正尊重人才的表现不是恩赐给知识分子高官厚禄供奉起来,然后束之高阁。对知识对人才最大的尊重是采纳他的意见、采用他的知识!至于骂人、粗鲁都是小节,能文明当然最好,但不文明也影响不了大局。我们学刘邦不是要去学他耍泼、骂人,而是要去学他尊重知识。

  日期:2012-12-26 22:19:03
  【注10】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11】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12】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