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7-31 23:01:00
越女纱(四)
巳时刚过,一辆由两匹高头骏马拉着的华丽马车缓缓驶进通济坊,惹得不少街坊驻足观看。大家纷纷议论,不知是谁家来了贵客,后来却发现马车停进了水月堂旁边的小巷里,不一会儿,又缓缓驶出,离开了通济坊。
“这么气派的马车,定是哪个大户人家请巫姑娘去看诊。”王掌柜家的媳妇笃定地说道,周围的人也纷纷点头,唯有文四娘笑了笑,没有多言,只回自家店里做生意去了。
那辆马车离开通济坊后,驶上了朱雀大街,随后一直向北,一直到了宫城附近的吴王府,其所在大街早已被各式马车堵得是水泄不通。幸而早已有一位王府小厮在街口等候,带着马车驶到了王府门口旁。
就见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带着一众下人在门口接待各位贵客,看到马车上的徽记,立刻亲自走下台阶,来到马车旁。马车夫摆好矮凳,拉开车前帷幕,就见一女子缓缓探出身来。
管事连忙恭敬地说道:“恭迎巫姑娘,奉王爷之命,特在此等候,请姑娘随我入府。”
“有劳了。”巫箬点点头,下了马车。
“哟,这是谁家的千金,竟有如此殊荣,让王府的大管家亲自迎接?”旁边正在等候进府的贵客们纷纷议论起来。
其中一个眼尖的,看清了马车上的徽记,惊声道:“那马车不是李太史家的吗?这女子该不会和李太史有什么关系吧?”
这一声,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讨论得更热闹了。
“不会吧,李太史不是袁道长的高徒吗?”
“那也如何,人家又没有真的出家。”
“可是我听说,皇后娘娘有心将长平公主许配给李大人,这以后要是让宫里面的人知道了……”
“不用等以后了,吴王殿下生辰,长平公主定是会来的,今日可有好戏看了。”
这些人离得远,声音又故意放低,所以巫箬并未听见他们的议论,随着管事进了大门。
这吴王府虽是皇子府邸,可巫箬看来,修得却并不奢华,从某种角度上讲,甚至不及江南园林般的金府精致。但身在其中,却能感受到一种古朴厚重之感,来往的侍女仆从,举止大方得体,这就不是一般的富贾之家所能比的了。
“今日宴席,王爷请了戏班来助兴,穿过这道月门就到了。”管事说着带巫箬走进了后院,只见树木葱茏,花草成茵,与刚才经过的地方是大不相同,还未走近,便能听见热闹的人声。
“阿箬,这边。”一个声音从右前方传来。
巫箬听到那声称呼,几不可见地微微皱眉,循声望去,果然看见李淳风坐在一个凉亭里,他对面那个男子正是之前在聚宝斋出现的那位。
她现在知道,这人便是当今圣上的第三子,吴王李恪。他的母亲杨妃是前朝隋炀帝之女,身上流着两朝皇室的血脉,地位自然尊贵,再加上文武双全,深得皇帝喜爱,在朝中颇有声望。
龙气缠身,龙尾却飘散黯淡,最终与至尊之位擦肩而过,不得善终,这是巫箬初次见他时,所下箴言,如今看来,他身上的龙气是越发淡薄了。
以李淳风的修为不应该看不出这一点,可他却为何与之交好,执意卷入这场皇子之间的斗争中呢?
“民女见过吴王殿下。”巫箬走到凉亭阶下,按照红药教的端庄行礼。
她平日一向素淡,今日赴宴,被红药逼着选了那件紫绡水纹烟罗衣。淡紫色的衣料衬得她冰肌玉骨,娇俏动人,可她的神情却仍然淡漠如水,于是又在那妩媚中平添了三分冷意,让人生出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
李淳风看得有些失神,直到对面的吴王轻咳一声,才惊醒过来。
往日里都是被他笑话,今天第一次看见挚友露出如此表情,吴王觉得心情很是畅快,笑道:“巫姑娘无须多礼,快快请起。”
日期:2014-08-02 14:41:00
往日里都是被他笑话,今天第一次看见挚友露出如此表情,吴王觉得心情很是畅快,笑道:“巫姑娘无须多礼,快快请起。”
“谢殿下。”
“巫姑娘请。”在李恪的示意下,管事在李淳风下首为她置了座,奉上清茶后悄声退下。
巫箬刚才已经看见两人在下棋对弈,此刻只见棋盘上黑棋白棋各占半壁江山,想来厮杀得正是酣畅,可惜她对棋艺一道并不精通,所以看不出此局究竟会鹿死谁手。
又是几招下来,李恪稳稳落下一子后,李淳风沉思片刻,放下手中棋子,道:“我输了。几日不见,殿下的棋艺又精进了。”
“承让承让。”李恪戏谑地看着他,“不是我棋艺精进,是李兄心不在焉,把一局稳赢的棋下得失了章法。”
“殿下赢了棋,就不要再取笑下官了。”李淳风略显尴尬地咳嗽一声。
李恪笑着转头看向巫箬,“早就听闻长安城里多了一位‘女神医’,想必巫姑娘的医术定然是非同一般。”
“王爷过奖,不过是糊口的技艺罢了。”巫箬淡淡回道,声音不卑不亢。
李恪暗中赞许,继续说道:“巫姑娘不用谦虚,其实我是有个不情之请。我母妃患有旧疾,一直无法根治,就连宫中太医都束手无策,所以我希望姑娘能出手相助。”
“若连宫中太医都没有办法,那我……”
“太医们都是男子,母妃的病其实跟心中所想也有关系,所以巫姑娘前去定然有所不同。何况淳风兄早已告知我,姑娘的医术之高,不在任何太医之下!”李恪说到这儿,眼中滑过一丝忧色,“不瞒姑娘,我奉了父皇之命,明年春季就要赶赴封地,从此要见母妃一面,极其艰难。如今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她的身体,还望姑娘能在我临行之际,圆了我这个心愿。”
他的话让巫箬有些惊讶,大唐律例,除了太子,凡是封了王的皇子,的确是要前往自己的封地驻守,无诏不得返回长安。这是为了保障太子的地位不受影响,可外界不都传闻,皇上对这位皇子是宠爱有加吗,怎么会让他前往封地?若说对太子的威胁,吴王李恪是庶出,威胁远不及太子的同胞母弟——魏王李泰来的大,他同样深受圣宠,如今却也好好地留在长安,皇帝还准许他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
看来这皇家之事永远不像表面上看见的那样,但李恪对他母亲倒确实一片孝心,想到这儿,巫箬起身行礼,道:“承蒙殿下看重,民女愿尽力一试,但一切命数皆由天定,还望殿下能够看开。”
“多谢姑娘。”李恪万分欣喜,竟作揖回礼,他知道巫箬这样已算是许下承诺,但他也深知自己母妃的病根治不易,万事不可强求,只希望能减轻她的一点痛苦。
一旁的李淳风看着巫箬微微一笑,他早知道她是面冷心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仅因为李恪的孝心,更因为在她心里,任何生命都是有权利活下去的。
所谓医者父母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时,刚才的管事又来到凉亭,在李恪耳边轻声说了几句。便见李恪点了点头,转身向着两人说道:“宴席还有些小事要处理,淳风兄就代我尽地主之谊,领巫姑娘四处转转吧。”
李淳风点了点头,带着巫箬走出了凉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