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1-20 20:16:31
15.回洛仓争夺战
裴仁基叛逃,河南郡县望风而降,东都朝廷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呢,大业十三年四月十三日,李密又出招了:派裴仁基、孟让率两万精兵,一举攻陷回洛仓。
小玉哥曾在前文交代过,回洛仓是东都洛阳的专用粮仓。回洛仓丢了,这就意味着洛阳城中的百万居民很快就只能靠新鲜的西北风来充饥了。
李密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彻底瓦解东都军民的抵抗意志。粮食都木有了,你们还得瑟个啥,赶紧散伙儿吧。
但很显然,东都军民既不想归附李密,更不想体会《一九四二》的感觉。面对断粮的威胁,根本就无需越王杨侗作任何动员,东都军民同仇敌忾,使出吃奶的劲儿与魏军死磕,“仁基等败走”。
李密大怒,亲率主力出击,再度拿下回洛仓,进逼东都。
当年和玄感哥起事的时候,愣是没拿下东都。从那天起,孤就立誓,将来定要乘坐着高头大马,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东都。李密这样鼓励他的部下。
但等到真正来到东都城下,李密才明白什么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这只骆驼现在还没有死。东都尚有整整二十多万精锐部队!
东都全城总动员,士兵们昼夜不解铠甲,敲着梆子不停地巡逻,高度戒备。李密不想硬碰硬,便尝试着攻击偃师、金墉等卫星城,竟然“皆不克”。
李密明白了,现在时机尚未成熟,东都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还是缓图之吧,便于十五日撤回洛口仓城了。
李密前脚刚撤,越王杨侗后脚就派人去回洛仓搬粮,城内已经饿了好几天了。
有人可能会问了,李密既然明知守不住,为什么不一把火烧了回洛仓呢?其实,他很想,但是他办不到。
因为,回洛仓的建造工艺实在是太精妙了:先在生土上挖一个外直径16至17米、内直径10米至12米、宽约3米、深1.5米至2米的环形基槽,作为保护罩;然后再对这个基槽进行夯打,从而形成一个坚实的仓窖口;接下来,又在夯打后的仓窖口内挖一个深约10米、口略大于底的缸形仓窖;为了保持仓窖内干燥,工匠在修建时先用火来烧烤整个仓窖的壁面,然后在壁面上涂抹一层青膏泥,再用木钉铺设一层木板,最后在木板上铺一层席,之后才存储粮食。
列位,你们说怎么烧?有人说用油,这当然可以,但是去哪里找这么多的油?有人说了,集中大量的油烧一个仓窖,其余的不就被引燃了吗?Bingo!但建造者早就想到了这种可能,窖与窖之间是有距离滴!所以,李密只得作罢。
杨侗这回学乖了,命人将大量的粮食运回到城里,这样即便以后李密再夺了回洛仓,城内的军民也能够支撑一段时间了。他还采纳元文都的意见,拨出一万五千人马,分为九营,分别驻扎在东都外围的丰都市、上春门、北邙山等战略据点,“首尾相应”。
与此同时,李密也没闲着,正在对东都外围实施“拔钉式”的扫荡。十七日,魏军攻陷汝阴。接着,隋淮阳太守赵陁举全郡向李密投降。十九日,李密去而复返,率三万人马再度攻下回洛仓,“大修营堑以逼东都”。
越王杨侗拨出七万精锐,交给光禄大夫段达,命他出城迎敌。
段达,大隋非著名老将。论资历,他其实比元文都还要老。杨坚还没当皇帝的时候,段达就在追随他了。隋朝建立以后,段达被封为车骑将军,后因平定叛乱有功,而被擢升为仪同三司。到了隋炀帝当政的时候,段达又因征讨吐谷浑有功,封光禄大夫。在那个人到来之前,东都方面操持军务的主要就是他。
二十一日,两军战于回洛仓北,魏军三万,隋军七万。
令段达没想到的是,正规化后的瓦岗军连作战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由以前的游击战转变为大兵团正面对决。他不由有些高兴,正面对决可是我军强项。
但更让他没想到的还在后面。战事刚开,就见魏军营中突然冲出一股人马,所过之处,隋军将士鬼哭狼嚎,非死即伤。一眨眼的功夫,这支打着“内”字旗号的人马已经杀到了近前。
段达唬得魂飞魄散,掉头逃入城中,恨不得马儿多生四条腿,将濒死隋军将士们的惨嚎声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