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刀胜雪》
第39节

作者: 雪花与火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2-18 07:52:39
  (接上)
  41、 我 的 田 园
  该是用这些模板的时候了。冬天的衣服,大件而臃肿,用这些模板挂起来,会更窈窕而好看。

  这个早晨,我把它们从那个书柜的顶上取下来——它们在那里闲置差不多已一年了——拿到门外的走廊上,一块一块地扫去灰尘,擦抹干净。谁家的音响,正在清幽的晨风里,送来一阵一阵轻柔的音乐。
  然后,我扛着那些擦得洁净闪亮的模板,走向市场。在城市冬日街道的晨风里,我像一个农人,扛着他的犁,走向早春。
  虽然市场里,那些长兵短械的厮杀,依然在继续着。但它给我的铁血,却在渐渐地减退。其已只是我平凡、朴实的生活里,一桩一件的细枝末节而已。我已逐日沉静、平和于这种生存,一体一力地潜心、喜悦、求工于那些细节。
  我甚至已习惯于市场里的那一种独有的气息,那些开摊、关门、揽客、拖动模特、搬运工叫喊的声音,一切是这样地熟悉,感觉与我相融,不能分离。

  “四眼,你过来!”阿琳在那边叫喊。
  我正把玩着顾客给我的几张钞票,不大愿理她。就懒懒地说:“有什么你就说吧,还不能当着众人说吗?”
  她不耐地大声催促着:“哎呀!你过来呀,我有悄悄话跟你说!”
  我迟疑了一阵,还是老大不情愿地站起身,走了过去,故意很夸张地把耳朵伸到她的嘴巴前。

  她却伸出双手,两只手掌合什夹住我手里的钞票,轻轻摩挲着说:“我都还没发市,让我摸一摸,沾沾你的财气吧!”
  生活就是这样,它的苦乐,已紧紧与钞票联系在一起。当生意高涨,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塞进腰包时,这些美女们,一个一个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可当生意低迷、市场清淡时,她们又一个一个,像霜打的茄子,或者是焦灼的蚂蚁、郁闷的狮子。她们有时会附在我的耳边,轻轻告诉我:“我都快爆炸了!”
  (待续)
  日期:2012-12-25 07:44:24
  (接上) 
  阿梅——我的孩子把她称为“梅子”——的孩子,已满了周岁,刚学会走路,还不能说话。有时,她把她带到市场,梳着两支小藤角似的辫子,高高地向天翘着。那孩子见了我,就会抓住我的双手,伸出两只小脚往我的身上蹬。因为我能把她高高地举到空中,去抓“小燕子”。我抱着她时,她还会神情专注地掏我衬衣的口袋,把那些东西一样一样地掏出来,在手里玩耍,像掏一个百宝箱似的。

  生意清闲的时节,邻摊们会各自带来不同的食物,供大家享用,还会轮流做东,请大家到家里去聚餐。每一个人,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做出自己最拿手的美食,以飨来宾。阿兰家的青瓜酒、香菇炖鸡,就总是叫我垂涎不已。
  在市场里淹留日久,便有许多的顾客,也成了朋友,有时就便,也在我们那里吃一个盒饭,拉拉家常。她们对我们的家庭成员,已非常熟悉。有时孩子上学不在,就会问及:“你们那个小东西呢,怎么不见?前次来的时候,还给我拿货呢!一只脚蹬住货堆,两手往外扯,很能干的。还说,她小时候吃奶到一岁半,力气大着呢!真有趣,又很会说话哦!”
  有许多的厂家,也情谊日深。
  这个冬天,全仗着阿静与阿灿的棉衣,我们又安度了一个旺季。
  记得当初与阿静初见的时候,她常与几个女孩子聚在一起,翘着手指头抽烟,是属于有些孤艳另类的那种美女。可是,她的货物,无论长装短装,都一帜独标,匠心独运,秀美靓丽,鲜明强悍,具有着一种慑人的气势。让人一见倾心,生出魔力,令那些美女们,一穿上去,就不愿再脱下来。我想,那一定是倾注了她许多的孤血苦诣的。

  阿灿,则是一个平稳的良家妇女。她的货,秀气大方,往往能占住流行的趋势,面料、花色、款式,适合大众的人群。
  (待续)
  日期:2012-12-28 08:00:30
  (接上) 
  阿静慷慨大度,常常不计细节;阿灿,则更谨小慎微,行事工整。阿静在电话里,邀我们去她那边过春节,而我们则坚持让她到这边来,南方暖和。她无言以对,便格格大笑着答应了。尽管我们知道,其实她不会来,我们也不会去,但那一种亲融,已叫人酩酊欲醺了。阿灿则在电话里许诺,要送给小燕一个手提包,作为新年礼物。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的世界,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着日益快捷的便利。我们在移动、联通、电信网上,洽谈着业务,去银行的银联网上交易,然后由遍布世界的托运网络,将我们所交易的商品,送到我们指定的地点。我常去的银行,有一位业务员,她也是我心照不宣的朋友。从工作牌上,我知道她有一个少见、但很好听的姓,还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玉暖。她并不漂亮,瘦瘦削削、下颚尖尖的,脸色苍白中有些泛黄。但当她神情专注地在网络上操作时,你就会发现,她的目光其实非常美。我们今天的世界,银行的业务十分繁忙,每时每刻,都没有停顿,排队的人常常几十,动辄上百。当我办理那些电汇业务,轮不到我的号码,而又到了截止的时间时,我只有在她那里,可以不用排队,就能办到业务。当叫到那些不耐排队而人已离去的空号时,我迅速插上去,她明知是我插队,也不会查问我的号码。

  在市场里生存,我已处处感受着它的友善与顺利。如鱼得水,养活着我们一家人。
  我的朋友李胖子,早已破产,因欠着厂里巨大的债务,举家迁往厂里,打工还债去了。而我,却依然在市场里存在着。
  这个傍晚,我们一家人正踏着夕阳,从市场里归去。我为孩子提着书包,孩子的妈妈,手里提着我们晚餐的菜蔬。当我们迎着晚霞,经过那一座桥上时,孩子在前面一蹦一跳地奔跑着,伸出双手,拍打着桥面上、空气里,一种成群飞绕的细小的蚊螟。
  对生活的一种深深的感恩,刹拉间涌上来,化作蒙蒙的泪水,再一次打湿了我的眼睛……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