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局——白起的巅峰时刻》
第22节作者:
翰林祭酒 日期:2013-11-22 07:54:56
【正文 42 】
昭子认为一切尽在他的撑控之中,去便去,怕什么。阿袖一想起太后那水银一样的眼神就不寒而栗,劝昭子无论如何不能去。去验尸倒是可以考虑。昭子不听,昂然去了。
结果是,太后找来的那几个内侍实在没用,昭子成功脱身,于是郢陈陷入一片混乱,太后与昭子各拥党羽互相火拼,郢陈一时火光冲天,杀声四起。消息传到咸阳,秦王据案大笑:“果不出寡人所料,试问眼下的楚国,还有余力联赵抗秦否?”说完,复开怀大笑。
黄歇闻知秦王的态度,心情沉重:他恰要看笑话,岂肯放太子回国?不如先去探探范雎的口风,再作定夺。主意已定,黄歇即刻去拜访范雎,道:“丞相与敝邑太子私交甚笃,果然否?”
范雎笑道:“你今天是怎么啦,问这个问题。”
黄歇道:“熊太子目下遇到一点小麻烦,需要得到丞相的帮助。”
范雎道:“你说的是熊完回国继承王位的事吧?”
黄歇道:“从秦国的长远发展来看,放熊太子回去是上策,扣住不放则属下策。”
范雎微笑道:“愿闻其详。”
黄歇道:“实不相瞒,敝邑贼臣昭子正发动叛乱,更立太子,举国震惊,民情汹汹欲太子熊完回国继承大统,以定大局。熊太子若能得上国帮助,得以实现这一愿望,必感激秦国,感恩丞相,秦、楚必世世交好,是为上策。若熊太子不得归,不过咸阳一布衣耳,留之何用哉?而且昭子若阴谋得逞,必联赵抗秦以阻止熊完回国,此非下策而何?”
范雎将黄歇的话提炼提炼,报告给秦王听。秦王道:“丞相有所不知,历史的经验表明,因争夺王位而发生内斗,两败俱伤是一,国力受损是二,到那时,不管是谁夺得王位当楚王,又有何实力与资本与寡人相抗衡?此其一。其二,熊完已届成年,智思颇为明敏,而公子阳文(阿袖的儿子)年方垂髫,童蒙未开,如果一定要在这两人中间选一个的话,寡人支持的是阳文而不是熊完。这不明摆着么,国乱民艰,主少臣疑,又何能为也!”
范雎觉得有理。秦王又吩咐道:“这几天得多派几个人手盯着,莫让熊完跑了。”
范雎领命去讫不提。这里且说黄歇久候未得范雎回音,已晓得事情有变,遂与熊完商量道:“再这么无限期牵延下去,阳文必立为后,太子必不得奉宗庙矣。”
熊完叹道:“虽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
黄歇道:“兵法曰,置之死地而后生。看来只能铤而走险了。不如太子秘密化装潜逃回国,我则留下来虚与周旋,给太子争取时间。”
“这……”熊完的意思是,这不要了你的命了么。
黄歇道:“没有什么这、那的,事不宜迟,赶快行动吧。”
熊完看着黄歇,眼含热泪。黄歇则终于得以卸下一肩的柴火似的,一脸轻松。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何况是使者往来呢。熊完正是化装成楚国的使者,才得以顺利混出武关,快马加鞭,朝楚国进发。
日期:2013-11-22 14:07:19
【正文 43 】
黄歇早已猜到精明的范雎有意要帮熊完一把,因而只是象征性地不时派人前来问侯,而黄歇则一毫不敢懈怠,总是如临大敌一般隔着窗子与屋里的人说话,然后回绝说太子偶染风寒,不便见客。范雎一定在心里偷着乐,跟他玩这一手,他当年可是化名张禄,逃出再生天的。可能是颇为相似的境遇,范雎心有悲悯,遂帮了熊完一把。
日子就这么翻过去好几页,黄歇忖度着熊完想来已走远,秦国就是想追怕也是无法追上了,于是抱着必死之决心,选了个黄道吉日,盛装华服来见秦王。他主动坦白道:“楚太子已间道回国去了,至于歇,谨凭大王处置。”
秦王一听勃然大怒,一脚踢飞跟前食案,道:“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敢在寡人的地盘撒野,你好大的胆。来啊,油锅炸了他。”
范雎附和道:“推出去炸了。”一边给侍卫使眼色,侍卫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暂且将黄歇监候在阶下。
待秦王颜色稍霁,范雎劝道:“兵法曰:主不可因怒兴师,将不可因愠而战。黄歇这样做确实过份,罪无可恕。然大王想想,油炸了他,解气固然解气,能改变熊完已回国这一事实吗?黄歇本是熊完心腹,这一回又不计生死,忠心护主,熊完若成功登上王位必重用之,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礼送他回国,黄歇必心怀感恩而与秦亲善。如此,楚、赵之盟必破矣。”
秦王冷静下来,一权衡,也就放了他。
黄歇接受了范雎的暗示,赶在日落城门关闭之前起身回国。当他风尘仆仆赶到郢陈时,已成为楚考烈王的熊完,早已掌控了国内的形势,阿袖母子事败自杀,昭子只身奔赵。肃清残存反抗势力的工作正在进一步深化。楚考烈王果以黄歇为令尹,赐淮北地十二县,号春申君。作为回报,春申君说服楚考烈王向秦国割地请和。
赵国的毛遂闻之,跌足长叹。
韩国的阳成君闻之,连连惊呼大事不妙,慌慌张张入宫来见韩王,却见秦国使者唐雎早已坐在那了。
韩王一脸麻木道:“寡人同意将上党一郡十七县,割让给上国,前提是,秦军必须从荥阳撤退。”
唐雎道:“好说,好说。不过在撤军前,还请大王再帮个小忙。”
韩王警惕地看着唐雎,仿佛在看一只贪得无厌的苍蝇,而唐雎则面无表情地在吃茶,似乎借此表示,我不过是吃一盏茶而已,有那么贪得无厌么。他终于还是决定放下茶盏,道:“此事攸关韩、秦双边关系,却与上国有百利而无一害,愿大王熟虑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