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说康乾盛世之康熙来了》
第52节

作者: 杨胜章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不仅崇祯的真太子被杀,引他见周奎的宦官常进节以及十名承认他是太子的前明锦衣卫官兵,皆一同被杀。
  大约在审理北京"太子案"的同时,南京也有“南都太子案”。其实这个“太子”乃前明驸马都尉王昺的侄子王之明,冒充太子名号想得享富贵。南明的弘光帝也很紧张:“太子若真,将何以处朕!”奸臣马士英等人为了保住自己地位,自然严刑拷求。当时,南方地区广大士民痛恨马士英等人,对他们怀有成见。
  所以,大多数人反而认定这个太子是真的,各地将帅,包括史可法、何腾蛟、左良玉等人均上疏力挺这位“假太子”。后来,史可法从前往北京的南明使臣左懋第处知道真太子在北京,非常后悔,曾致书马士英承认过错。左良玉弄权跋扈大将,他反而以拥护“太子”的名义起兵窝里反,发大兵向南京进攻。
  所以说,当时南北两个“太子”,北京的是真,南京的是假。
  如此明白案件,至今仍有不少学者喋喋不休吵个不停。其实,早在上世纪早期,学者孟森已经列出详实历史栏案对此有了定论,但由于孟教授以古汉语笔法写出,今人基础不厚,又不钻研,故而仍旧争来争去,实为荒谬至极。

  满清对待明朝宗室,表面加以恩礼,其实养起来的却是疏远小宗,明朝皇室近亲直系,屠戮无遣。究其机心,险刻深远。自然,他们对崇祯帝公主等女性亲属毫不为意。长平公主知道哥哥被杀后,愤然出京,但清廷强迫他出嫁,不久这位公主抑郁而死。
  清朝初建的几十年间,打着“朱三太子”旗号起兵的有好几起,最有名的当属康熙时吴三桂起兵后那个以“朱三太子”起兵的“天地会”首领杨起隆。
  康熙十八年,湖南抓到了一个和尚朱慈灿,这位确是崇祯帝另外一个儿子,他从北京逃出时年仅十二,流落多年,幸免于难。康熙把他与杨起隆列为同宗,诬之为假,借口是北京城陷时朱慈灿年少,不可能逃脱,于是又以“伪皇子”名义处死。
  这还不算,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清廷又抓到了崇祯帝惟一幸存的儿子朱慈焕。明亡六十年后,康熙十分阴狠地仍以“伪皇子”名意诛杀了此人。
  日期:2013-11-21 14:27:42
  第九拾五章
  多尔衮时代,杀崇祯真太子,用心尚或可谅,当时南明未下,全国未定,明太子活着是个大隐患。但康熙后期,太平盛世,满清坐稳帝座,康熙出此毒手,真是至阴至毒之心,无非是对前明皇族斩草除根。
  这件事情,案件当事人李方远在自己笔记《张先生传》中记得清清楚楚。康熙二十二年,李方远在一家路姓大户家中首次见到张先生,其人丰标秀整,议论风生,是个侃侃能言的美男子,自称姓张,号潜斋,在浙中大户张家为西宾(教师)。于是,二人交往密切,诗词往来,半年多内顿成密友。

  后来,张先生南行,二人拜别,二十多年没有通问消息。
  康熙四十五年,做过县令并已经解任家居的李方远又见到找上门来的张先生,要求谋求一教职养家糊口。老友相见,分外亲切,两人立刻欢饮畅叙。
  此后,张先生同时在不远的张岱霖家和李方远家教子弟读书。
  康熙四十七年阴历四月初三,李方远正与张先生下棋,清朝地方官府忽然闯进一批捕快,把二人一起抓起审问。李方远本人做过清朝饶阳县县官,确实不知自己犯了何罪。

  审至“张先生”,此人马上“坦白交待:我乃先朝皇子定王朱慈焕。
  明崇祯十七年流贼破北京,先帝(崇祯)把我交给王内官。
  城破后,王内官把我交与闯贼领赏。不久,吴三桂与清兵杀败流贼,我被贼军中一姓毛的将军带往河南。他弃马买牛,种田过活。
  不久,由于满清捕查流贼很紧,毛将军弃我而逃。当时我十三岁,自己就往南走。行至凤阳,遇见一王姓老乡绅,知我是先朝皇子,就收留我在家,遂改姓王。过了几年,王先生病故,我就找寺庙出家。后来我云游至浙江,在古刹中遇见一位姓胡的余姚人,他叹赏我的才学,就把我请回家中,让我还俗,并把女儿嫁给我。后来,我又改姓张,以逃祸患。

  清朝主审的钦差和两江总督等多名高官在场,问:现在江南有两处叛逆谋反案,皆称扶立你为君,恢复明朝,你知罪吗?
  朱慈焕表示:我今年已经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须发皆白,我不在三藩作乱时造反,而在如今太平盛世造反,于理于情说不通。况且,如果造反,一定会占据城池,积蓄屯粮,招买军马,打造盔甲,而我并无做一件类似事情。还有,我曾在山东教书渡日,那里距京师很近,如果我有反心,怎敢呆在那里?
  清朝官员马上押解生俘的大岚山造反首领,让他认人。这位造反的首领看了半天,表示说:我不认得此人,只是想假借朱氏皇子名义来鼓动百姓。
  审了多日,一层一层把案件呈上去,最终刑部接康熙朱笔御批: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满门处斩!其本人假冒前明皇子,判凌迟。至于与张先生老早相识的李方远,也被全家流放到东北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朱慈焕家在余姚,有一妻二子三女一媳,皆被清政府派人绞死在家中(传闻讲这七人是自缢,实际是被谋杀)。
  自前明崇祯帝自杀殉国,至康熙四十七年,时光已流逝六十五年,小皇子由昔日的十二岁孩童已成为衰朽老翁,仍被押入北京城在闹市凌迟。可见,满清皇帝,不可不谓大阴大毒!
  满清所谓"恩养"的明室后裔,皆非正宗明室。为了搞“统战”幌子,清廷找出个汉人镶白旗名叫朱文元的人,称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后人。这一枝宗王在皇太极时被清军俘获。但查朱家宗谱,此人名字可疑,排行无据,实乃假冒无疑。
  明朝宗室的命运在末期很惨。在明末农民战争中,他们成为农民军屠戮的首要对象。从大明崇祯十四年至十七年,就有福王、唐王、崇王、岷王、代王、蜀王等十四个显贵王爷被农民军整家杀掉。至于郡王及将军之下,被杀的更是不计其数。
  满清方面,出于政治需要,自入关到顺治二年以前,对明朝宗室人员以诱降、“恩养”为主。
  清军攻克南京后至顺治八年这一段时间,满清开始对明朝宗室展开屠杀。自顺治八年至康熙早期,清廷又施以杀抚并用。早在皇太极入口侵掠时代,后金军抓住明朝宗室王爷一般都弄死,比如德王和鲁王。
  由山海关入京后,多尔衮开始以招抚为诱饵,在诛杀崇祯帝直系血脉的同时,满清逮到的明朝宗室假装养起来。

  清军攻陷南京后,由于明朝宗室在南中国纷纷被人拥立起兵相抗,满清顿露狰狞面目,接二连三地罗织罪名,很快就把本来“恩养”在北京的明朝十几个王爷均残酷加以处死(包括指认曾经指认崇祯太子为“假太子”的晋王)。
  直至顺治亲政后,满清对明朝宗室控制才稍稍放缓,但彼时老朱家血脉至近的“皇族”也没剩下多少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