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第7节

作者: 随手太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尚书?酒诰》中说:“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这是生活在商周之际的周公姬旦解说商国封建制度的话,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目前专家学者解读商代封建制度时也常以此为证。他们的观点大体是,商代分封的诸侯有侯、甸、男、卫四种,没有爵位高低之分,只是分工有所不同。
  开始我也接受了这种观点,但后来我有一些问题一直想不明白。周朝承接商朝,制度上有所创新是肯定的,但周朝的创新似乎有点太离谱了,周朝诸侯爵位按公侯伯子男五等(这里面还有点小问题,后面会和大家说),怎么会和商朝的诸侯有这么大的差别?而且其中的邦伯作何解?

  我也在网上看过他人的质疑,还有相关的观点,后来我细细的想了想,我觉得应该是我们误读了周公旦的这句话。下面给出我的解读,证据并不是非常的足,因为我们国家的史籍文献且不说战争中亡失的,光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损失惨重,哪知道后来又碰到了不要脸的满人大兴文字狱,不但销毁书籍还篡改书籍,想找到有力的证据非常难,这也是关于这段历史说法众多的原因,以至于后来的疑古派直接把中国的历史定格为两千年。好了,扯得有点远了,我的解读不管您赞同反对与否,希望不要想孟子先生对待墨子先生那样,我们存异求同吧。

  《尚书?酒诰》的“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应该加注标点符号为:“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也就是说,商代内服、外服的分界点是以国为界,这里的国是指的城郭以内,内服是指的国人对国君的服役状态,外服是指的国以外的人对国君的服役状态。国以外的人对国君的服役状态,有两种爵位:侯和伯。

  侯爵就是商国能控制的范围以内的、且国以外的以诸侯国形式为商国国君服役的这么一个状态,这些诸侯国都是侯爵。这些侯爵的诸侯国职能有所不同,分为甸、男、卫。甸主要是治田入谷,男战时为兵、平时治田入谷,卫主要是负责征伐和防卫。
  再说伯爵,对于商国控制范围以外的地方怎么办呢?按照古人理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也是商国的土地和臣民,只是这里的臣民老是有一些不听话的、找揍的,但商国离得确实很远,总有鞭长莫及的感觉,除非不得已是不可能出兵的。那时候又没有飞机,来回一趟就要年把地,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基本等于自己送过去给人家揍得。针对这种情况,商国的办法是在当地找听自己话代言人,替自己揍那些欠揍的人,这些代言人就是伯爵,意思就是你就是这块地方的老大,帮我看着这帮人。按照前后顺序看,基本可以认为侯爵的爵位高于伯爵,天子近臣么,你看看我们国家现在北京掉个砖头就能砸死个处级干部,其他地方可能吗。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有雷同,志同道合。这样,周文王姬昌“西伯”的你应该能明白什么意思了吧。原来周国国君只当了个商国牧师的小官,牧师跟孙猴子的弼马温差不多的意思。虽然国力已经很强大了,但地位却不高,根本就没有位列诸侯,孙猴子为什么大闹天宫啊,不就是嫌官小、没地位、没面子么!现在好了,周王季姬历的事情出来后,周国成为伯爵的诸侯国了,这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三个运气。

  商帝乙二年,周文王姬昌伐商的结果虽然出乎他的意料,但结果足以令其满意了。商周两国可以说表明上是和好如初了,但我觉得肯定是和好不如初,杀父之仇其实如此简单就能泯灭的,而且此次事件也让周文王姬昌看到了可乘之机。而恰恰周文王姬昌又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机会来了,他以他超凡的实力紧紧地抓住了机会。
  周文王姬昌归国后,笃行仁政,礼贤下士,据说能够做到“日中不暇食以待士”,于是“士以此多归之”。在其被拘之前依附他的士人有名的就有: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这些人在当时都是名人,应该都有些故事的,但现在我们基本找不到了。我把我所知道的那么一星半点和大家分享下,鬻子的后代后来被封在楚,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绝对的强国,故事很多;辛甲是商纣王帝辛的大臣,屡谏不听,于是弃商投奔了周文王;其他的就不清楚了,只知道都是文王四友。

  看来周文王姬昌回国后小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名声也一天天大了起来,但接下来周文王姬昌的好日子到头了。商帝辛二十三年,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帝辛囚禁在羑里,而且囚禁了整整7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日期:2014-12-10 22:23:21
  10 三公罹难
  要说好“文王拘羑里”这件事,从商国说起。商国到其末年已是江河日下,封建王朝的通病,随着宗主国的盛极而衰,将会有一些强势诸侯国的兴起,从而导致主客易位,对于宗主国来说这些强势的诸侯国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所有的封建王朝从来就没能逃出这个规律,即使后来实施部分封建的西汉也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废封建制而行郡县制的一个根本原因。

  商国自成汤灭夏,历经几次兴衰,到了帝武丁复兴以后,便如日薄西山般不断衰落。到了商帝乙时期,史记记载说“殷益衰”,而且按照史书的零星记载和相关的考古发现,此时商国应该已经遇到了外族之患,即东夷入侵,这也大大消耗了商国的国力,这也是为什么商周城下之盟商国能够让步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间的规律,此消则彼长,于是各新兴的诸侯强国开始有了不臣之心,大哥毕竟是老了。

  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背景之下,商国在位九年的帝乙毫无留恋地走了,下一任国君帝辛即位了,帝辛就是我们历史中大名鼎鼎的商纣王,我们就称其为商纣王帝辛吧(商国国君是不称王的,我们后面会说到)。关于这个商纣王帝辛,我们可以用“积毁销骨、众口铄金”来评价,他是一个被历史和演义同时曲解的人物,真实的商纣王帝辛和历史中的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他应该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君主,当然这个问题我们放到后面去说。反正商纣王帝辛就这么义无反顾地即位了。

  即位后,商纣王帝辛就致力于恢复商国的往日荣光。但商纣王帝辛面临的问题很复杂,一方面是几个新近兴起的诸侯强国皆有有反客为主之心,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仅仅是暂时力不能及而已;另一方面是东夷祸乱,我们知道当时外围的少数民族,所谓春秋时期所说的戎狄夷蛮一直是先秦时期华夏各国的心腹之患,左转说“商纣为黎之蒐(田猎),东夷叛之”,又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都能说明商纣王帝辛时期所面临的东夷问题。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商纣王帝辛采取了逐个击破的办法,东西线全面开战,那是莽夫,商纣王帝辛明显不是莽夫。他首先采取手段稳住当时几个新兴的强势诸侯国,史记记载,商纣王帝辛“以西伯昌、九侯(也称鬼侯)、鄂侯为三公”。这是商纣王帝辛煞费苦心、千挑万选海选出来的,三个绝对的危险分子,事实证明商纣王帝辛的眼光还是很准的。估计本来周文王不在商纣王候选人名单里的,但是有一个人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警觉。崇侯虎(崇国的国君名叫虎,姓姒)对商纣王说:“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估计崇国和周国是有矛盾的,两国是接壤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