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北魏:大佛不放手中刀》
第58节作者:
弓太宰 南北朝时科举制度还没有诞生,所以这时候的文人与唐代以后的文人极为不同,这时的文人对朝廷政权的寄生性不强,而且崔浩是高门大族,不但家大业大,还拥有大量政治和经济特权,不像现在的文人累死累活写东西是为了挣饭钱,人家崔先生写东西,为的是抱负,为的是信仰。
崔浩自认是一个有气节的文人,是一个有良知的史家,他下定决心要学习太史公司马迁秉笔直书、不避嫌疑,何况皇帝还鼓励自己务必直言不讳!于是一心名垂青史的崔浩,组建了一个国史编篡团队,然后大量搜集拓跋家族的史料,事无巨细,都写进了《国史》。
《国史》的修订前后用了十年时间,修完之后,崔浩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己的大作,得意地笑了——对于一个文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完成一个王朝的史书更让人有荣誉感的!他迫不及待要让皇帝阅览这部伟大的史书。但在拓跋焘亲自阅览《国史》之前,编纂小组中有两个人阿谀奉承,猛夸崔浩一同,并且唆使他将《国史》刻在石碑上,然后将这些石碑立在平城天坛以东,花费白银三百万两建成一片碑林,方圆一百三十步,规模宏大。
这样规模的修史工程,自然要引起一大批人围观,很多鲜卑人都赶到碑林去看《国史》,结果这些鲜卑人是越看越愤怒,边看边骂崔浩。
日期:2013-11-25 23:18:51
崔浩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天真,给个棒槌就认针,拓跋焘说过要秉笔直书,他就真的秉笔直书,什么都往上面写。可是要知道的是,拓跋鲜卑的历史充满了杀戮,而这种杀戮并非局限于“外部的敌人”,也包括“内部的亲人”,亲族相残之事屡屡发生:兄弟相残如拓跋珪杀拓跋仪,父子相残如拓跋六修杀拓跋猗卢,其他亲人骨肉相杀相害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这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实心眼的崔浩一头埋进了创作快感之中,该河蟹掉的没有河蟹,该打码的也没有打码,一个不落地统统给写了出来。
除此之外,崔浩还秉笔直书了拓跋氏在婚姻上的“不检点”。草原游牧民族的婚姻制度极为混乱,老婆可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些在前文已经有所提及,拓跋什翼犍身上就负着一个奇案:贪图儿媳美色与儿子反目成仇。对于崔浩这个汉人来说,这种丑闻简直就是匪夷所思!所以他难免站在中原汉人的立场上,以一种批判和嘲讽的态度将这些史实写进了《国史》。
站在石碑前看史书的鲜卑人先是吃惊,后市愤怒,最后是狂喜,他们终于拿住了崔浩的把柄!遂跑到拓跋焘跟前,痛斥崔浩,说崔司徒大肆宣扬国家的阴暗面,严重威胁国家公共秩序,影响恶劣!
家丑不可外扬,何况还是好面子的帝王家!拓跋焘勃然大怒,下令逮捕所崔浩及其所有参与编篡《国史》的官员,亲自审查他们的罪状。
不明就里的崔浩到了皇宫,原本以为能得到皇帝的夸赞,却没想到皇帝劈头盖脸就是一通呵斥!因为不知道拓跋焘为何生气,所以在面对他的质问时,崔浩含含糊糊、闪烁其词,不大气,这让拓跋焘更加气愤,而且到了后来,崔浩供认了自己曾收受贿赂之事,这一招供无疑是火上浇油,拓跋焘遂下令诛杀崔浩,并夷其五族,《国史》编纂小组中秘书郎吏以下官员也都被杀,而后,崔氏的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俱都被连坐灭族。
日期:2013-11-25 23:21:21
崔浩在被押赴城南行刑时,有卫兵数十人在他身上撒尿泄愤,而且发出“嗷嗷”的欢叫之声,崔浩作为文人受到这种凌辱,其内心中的屈辱感可想而知,由此插曲也足见鲜卑人对崔浩痛恨到什么地步。
这一事件,史称“国史之狱”,在此之后,北魏国内的汉人大族惨遭重创,一蹶不振。
其实,修国史只是一个导火索,甚至只是一个借口,秉笔直书如司马迁,也不过是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当然这是一种极为可耻的处罚方式),而削弱汉人大族,才是北魏鲜卑统治者处心积虑要达到的目的!崔浩作为辅佐拓跋焘统一北方的重要谋臣,拓跋焘并不想杀他,但是他不得不死!可怜天真的崔浩,到死也不明白皇帝杀他的真实原因。——你,还有你身后的势力,太过强大,朕心难安!
拓跋焘对崔浩肯定有感情,这种感情是在长年累月的征战中培养起来的,若是没有崔浩,他统一北方的道路肯定会加曲折,所以他感激崔浩,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他的愧疚和思念。这一事件之后没多久,拓跋焘北巡阴山,恰逢朝中重臣宣城公李孝伯病逝,李孝伯的死勾起了拓跋焘的哀思,失神中,他对左右说道:“李宣称可惜。”随即又改口道:“朕失言,李宣城可哀,崔司徒(崔浩)可惜!”
哭的是崔浩,笑的是鲜卑贵族,哭笑不得的是拓跋焘。
可是这些鲜卑贵族却不会想到,北方士族是不会断嗣的,他们就像是一棵古树,时逢干旱,叶子脱落了,看似没有了生机,其实巨大的树干内积蓄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来源于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中国这两条大河,养育了他们这群书生,他们的根基牢牢地扎在这篇广袤的黄土地上,总有一天他们会重新蓬勃向上,然后,洋洋得意地看着鲜卑人冲他们低下高傲的头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