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复合师——拯救在针尖上的爱情(修正版)》
第25节作者:
谯羽 日期:2015-01-02 09:19:57
西郊是麒城的工厂聚集区,这里位于城乡结合部,结合李少钦说的和我眼里看到的事实,我发现我曾经有些思想需要更正。我以前认为我看到的世界就是这个世界,事实上,它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面。
总有我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手里拿着铁锤,挥舞着汗水,满脸笑容的看着远方——这是教课书上带给我们的工人印象。
我眼里看到的却不是。
一年365天,一天18个小时,反复从事一个枯燥而又乏味的动作,流水线上的她们如果有表情,那就是麻木。
对工作麻木,就会对生活失去希望,而我看到的就是一群失去希望的女人。
中国的改革开放,培养了一大批流水线作业的工厂,这本应该是时代的进步,但带来的却是人性的扼杀。不需要你有多大的创造力,在流水线上,你只需要千遍一律的重复你的动作,即使这样,你还不能懈怠,因为你一个错误就可能导致整个工序的返工。
从某个意义上将,流水线工人只是一部会说话的机器。
因为是代工,工厂的利润本来就少,到了工人手里,利润就更少。一份呆板的工作,加上一份微薄的工资,没有几个人能看到希望,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中国的工人屡屡选择了自杀。
相比于曾经的梦想,他们走得太远。
日期:2015-01-02 09:27:30
李少钦曾经也是流水线上的一员,他最后选择了去逃离,他宁愿冒着生命的危险去非洲搏杀一次,也不愿意在这里耗着自己的青春。车小文留了下来,她等着李少钦带给她希望,只是她没想到三年后的她,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她。
我和高晓到厂区的时候,刚好中午,一大批女工从厂房内走了出来。我和高晓要找的是一个叫王艳的女工,经过多番询问,我们终于见到了王艳,但当她听说我们是想像她打听吕新兰的事情,转身就走。
“怎么办?”
高晓看了看我,问道:
“等。”
这一等久足足等了十二个小时,午夜十二点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王艳,王艳长相和名字一点都不搭边,把她放在人群中就是一个路人甲。王艳工厂已经工作了好几年,是一个小班头,在外面自己租房子。经过几条街,穿过一排低矮的民居,我们跟着王艳到了她住的地方。
“怎么还是你们?“
“我们没有恶意,只是想你打听一点事情,如果你拒绝我们,明天我们还来。”
高晓比我想象中难缠,王艳看了我们一眼,最终同意了。
走进王艳的住处,我发现她屋里有一个男子,应该是她老公。男子见到我们,以为我们是王艳的朋友,热情的为我们端茶倒水,趁着这当口,我简单看了一下屋子的陈设,屋子不大,只有20平米的样子,里面是床,靠外放着炉灶,中间用一张布帘挡住,屋子右边的木桌上放着一台老式的彩电,角落上还有一个小孩子玩的小车。似乎这个屋子里生活用品都很全,但是我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压抑。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打听小兰的事情干什么?”
“我们是李少钦的朋友,事情是这样的……。”
日期:2015-01-02 09:28:23
高晓将我们的身份和来意简单和王艳说了说,王艳听后低着头没有说话,隔了一会,她才抬起头,说道:
“我和小兰以前是好朋友,她会有今天,也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你们到底想知道她什么事情?“
“她为什么会去夜场?”
“这……。”
王艳听了面有难色。
“你就说吧,就你们工厂那点破事还怕说吗!”
一旁王艳的老公似乎有些急了。听了老公的话,王艳又沉默了一会,才给我们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三年前,李平志离开后,长相出众的吕新兰就被组长廖远兵看在了眼里。廖远兵算得上是那个是龙腾电子厂的一霸,凭借舅舅是电子厂的厂长,廖远兵在厂里是呼风唤雨,很多女工都成了廖远兵骚扰的对象,按照廖远兵的说法,电子厂就是廖远兵的”万花楼“。
一次、两次、三次,吕新兰拒绝了。
四次、五次呢?
千篇一律的工作,吃饭、上班、睡觉,三点一线,这对于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女子来说,无疑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在经历无数次的抉择,吕新兰还是走了出去。
有些时候,一步踏出去了,脚就收不回来了。
日期:2015-01-02 09:29:29
廖远兵最终走进了吕新兰的生活,而后来的一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吕新兰不再是当初的吕新兰,她走出了工厂,也慢慢走进了城市的深处,王艳再也寻不见。
“如果当初我拦住小兰,也许她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王艳很是遗憾,但我知道,这种结果不是她能决定的。
离开王艳家,外面已经夜幕挂天,王艳本来想留我们吃晚饭,但是我觉得那紧凑的小屋,实在不适合四个大人共餐。
回去的车上,我脑袋里想着吕新兰,也想着李少钦,假如吕新兰长得不漂亮,那么她和李少钦是不是就不会走到今天?这到底是空间谋害了爱情还是欲望谋害了爱情?
高晓显然对乡村的一切不是很熟悉,昏黄的街灯让她缺少安全感,偶尔从村屋倒出来的废水让她惊叫连连,听王艳说,在这里住的人都是从四川、贵州、河南等地来的农民,而原住民都搬进了城里。
我看着昏黄的街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是人情味吗?
我也在农村呆过,以前给我的感觉不是这样,人们走街串巷,谈天说地。我想起了陈蒙,在农村长大的她,总能如鱼得水,带着我在乡亲那里常常一呆就是半天,那时总会碰到好吃的,香肠、年糕、腊八粥……。
自从回到城市后,我就和农村远离,今天忽然踏入,却发现已经找不到当初的那种感觉。
改革三十年,农村也在变,而农村里的人也在变。
吕新兰呢,她会变成什么样子?
“天上人间,地上九歌“!这是流传在麒麟富人圈的一句话,从字面就能理解”九歌”是个什么地方。“九歌”处于繁华的闹市区,独栋4层小楼,欧式建筑风格,红瓦白墙,来这里的人非富即贵。
吕新兰就在“九歌”,据我从童大雷那里得到的消息她还是卢太闲身边的红人,具体红到什么程度我不得而知。童大雷也算得上是我的编外帮手,他现在活动圈子比我广,很多时候我都要找他帮忙,他也很乐意,只是有一点让他很郁闷,商雪离开了工作室。这小子,永远惦记的是女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