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户人家》
第36节

作者: 坑苦的小散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两人酣饮到八成上,话头更多了。孙达年发起了人情可贵的感叹。李元盛不住地点头赞同着:“这里没有外人,说句心里话,当年我为了这个村支书,娶了当时革委会书记的侄女,若不是那样的话,我恐怕连一个村里民兵连长的位子都保不住。事后,我常想,这样做值么?”
  “你可别背地里说弟妹的坏话啊!”
  “狗屁,当着她的面我也敢说!要不是为了当书记,把刀放在我脖子上,我也不会要她!”
  “你喝醉了!”
  “没有,我说真话!”
  “我觉得老弟你做得对!”
  “我还做得对?我啥事儿做对过?。”

  “识时务者为俊杰。换了我也会那样做的!人的感情固然可贵,但毕竟鱼翅和熊掌不能兼得。”
  “你老兄不愧肚里的墨水多,就你那些说辞我也说不上来,更何况你啥事儿也看得透,我真是从心里佩服你,来我敬你一杯。”
  “我听说过有一个村支部书记,村里跟他相好的女人就有十多个。后来,那个支部书记患了癌,要死了。有几个女人在他的床头哭得死去活来,一个个跟泪人似的,比对她们自己的男人还要好。我听了,心里很感动,人能活到这份儿上,应该满足了!人这一辈子,难得有几个对你真心的人!”孙达年动情地说着。
  李元盛点着头,一边表示赞同,一边说:“你呀,也是性情中人。现在他妈的男人,心其实都挺花花的。”
  孙达年笑道:“可不,男人么,尽管表面不一样,内里都是一样的德性。”
  李元盛叹道:“我闹不明白,你说男人咋就都这种德性呃。”
  孙达年说:“花心这是男人的天性,天性的东西往往就无法更改,十个结婚的男人,起码有九个是这样的,跟女人不一样。”
  李元盛说:“这是为啥?”

  孙达年笑了笑:“我也说不好,大概是男人跟女人的眼睛不同。”
  李元盛更糊涂了。
  孙书记解释说:“男人的眼睛向外看,而女人的眼睛向里看。比如一家三口人出去逛大街,那女人眼睛里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和丈夫;那男人呢,眼睛肯定会盯在别的女人身上。”
  李元盛笑着翘起大拇指:“有意思,想不到你对这些东西也有研究。”
  ……

  接近半夜,孙达年开车离去。李元盛也觉得有些困了,刚想回房间睡觉。他老婆闯进来了,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我问你,喝酒的时候你都胡说咧些什么?”
  “我说啥来着?咋回事儿你?”
  “别装糊涂,你以为我没有听见?当着人的面我给你留了脸!”
  李元盛对老婆的偷听感到既好笑又有些生气:“你都听到什么咧?”
  “别喝了两杯猫尿就不知道怎么好了!嗷,现在我知道你看老娘不顺眼咧,当初你咋同意呢?告诉你,当时看上我的男人都成串!”
  “你看谁好跟谁过去!”
  “嗷,现在你这样说咧。你睡也睡咧,生也生咧,养也养咧,现在看不上眼,已经晚咧!你若有本事,还把老娘弄回成原来的大姑娘,我马上跟你离婚!”
  日期:2014-07-20 15:54:14
  第十六章  意乱情迷

  村里人大多有站街、扎堆儿的习惯。晚饭吃过了,人们把嘴皮子一抹,手里提一把撑子(马扎)或握一把蒲扇,男人们则披着上衣,嘴里大多叼一支烟,边走边吸,聚拢到胡同口或是大街上敞亮的地方,聊一些家长里短的话头,谁家的庄稼长得好啦,谁家挣钱多了等等;婆娘们聚在一块儿谈论的话题多是 “控诉”婆婆或是家中的孩子如何。有时人堆里会爆发出一阵哄笑,肯定是有人拿两口子的事儿开涮了,被涮了的男人咧开大嘴傻笑,腼腆些的婆娘羞红了脸,遇到泼辣的女人往往会上前揪住那人乱挠一番,这也是乡下人最为喜欢看的“节目”了。还有一些村人喜欢三五成群,各自找到自己所属的那个“群体”,或下棋甩扑克,或闲坐漫聊,还有嫌不过瘾的,干脆摆上酒盅小酌几杯,图的就是热闹和惬意,让疲乏劳累的身躯得到调养和放松。而这样的生活方式显然还不适合刘春远,他觉得自己真要融入了这种生活当中,无疑就是一种颓废的表现,他还不想这样生活一辈子,他有自己的想法。吃过晚饭以后,他钻进了自己的房间。房间里有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还是他在学校教书时父亲买来的。他父亲从来不看电视节目,说看那玩意儿干啥,那都是哄人的东西。他的母亲也很少看电视,偶尔看一点,也都是一些当地的小驴戏——《小姑贤》、《井台会》、《李二嫂改嫁》等等。弟弟春明外出打工去了,刘春远就把电视机搬进了自己的房间。现在他随手打开了电视机,选了一个正在播放文娱节目的频道,然后仰面躺在床铺上,仄起身子看节目。

  屋子里有些闷热。看着节目,他老是走神,究竟播放了些什么,脑子里一点印象也没有。近来他的心绪不宁,白天去沙场劳动的时候,倒不觉得什么,一到晚上,特别是他一个人的时候,心里老在琢磨:难道我就一直这样过下去?真要这样过一辈子该有多乏味?如果不是这样,又该怎样改变呢?今后我的出路又在哪里呢?这些想法和疑问一直在他的脑子里盘旋,却又找不到答案。这些想法和疑问,除了给他带来痛苦,别的什么也没有。眼前的现实生活,与自己原先的理想相差得太远了。有时候,他也会想女人,想一个能陪伴自己一生的好女人。他脑海里幻化出来的好女人形象——长发飘飘、身材修长,身着圣洁的白衣,容颜俊美,温柔贤淑,象古代传说中的仙女,这样的女人甚至能为自己的人生指点迷津,他渴望有这样的女人陪伴自己。但他也清楚,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地想象而已,世界上根本找不到这样完美的女人。在现实生活中,李小慧曾经就是那个能给予自己生活希望的女人。有时候李小慧的音容笑貌会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但总有些飘飘忽忽,让他心神不宁。他喜欢她身上透出的气质,成熟、美丽和他自己也说不清的一些感觉。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让他留恋。尽管王美霞已经同他订了亲,但王美霞的形象却很难走进他的脑海。他知道这样下去不好,但究竟为什么会这样,他却没有更深一步的探究。

  正房里传出了母亲的呻*声。刘春远从记事起就开始听这种声音,一直听了这么多年。这种痛苦的呻*声深深刺痛着他的神经,他常常担心将来某一天母亲会因此而死去,因而他总是想方设法去减轻母亲的病痛。起初他到处请大夫来给母亲看病,有诊断是气管炎的,也有诊断是哮喘病。虽然说法不一,但不管怎么说,打针服药以后就能有些效果,若是几天不服药就又会犯病,又会发出这种痛苦的呻*声。治了又犯,犯了再治,反反复复,却永远不能祛除母亲的病根。久病成医,刘春远对母亲治病的药物都很熟悉了,不用请大夫直接自己买药,先是氨茶碱,百喘朋,麻黄素等一些西药,接着是一些中成药,什么“满山白”、“喘的松”、“咳喘灵”等等,病情重的时候,就给母亲打几针青霉素、链霉素之类的针剂。为了治疗春远娘的病,他们也去过几家医院,花钱不少,却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后来大夫告诉他,这类慢性病,现在还没有根治的办法,最好的方法就是长期服用中药,慢慢调养。回来后,他开始买一些介绍治疗这类病的中医药书籍,一边看,一边学着开处方——麻杏石甘汤、人参养肺汤、桂枝茯苓饮、保肺愈痨汤……都是一些益气润肺养阴的方子。母亲吃下他开出的药,效果并不比那些大夫的差,但还是不能驱除病根。窗台上堆满了中药渣滓。他父亲就经常翻看着药渣,说着一些赌气的话:痨病方,一箩筐。每年熬的药渣能盛满一小推车,就是治不好病,挣的钱都换成了药渣子!碰上这么个要帐鬼,也不知是哪辈子欠她的,这辈子讨债来了!听着母亲的呻*声,刘春远起身下了床,把电视关了,进了母亲的房间。他问道了母亲的病情后,倒了一碗开水,把几片药放到了母亲的面前,嘱咐她先把药吃了,压一压病情。他母亲喘息着把药吃了,说着丧气话。刘春远有些沮丧地走出了家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