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霞的家里,春远觉得美霞娘对于他的到来有些巴结的意思,又是搬凳子,又是沏白糖水。这让他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他从心里为美霞娘觉得可怜。他从美霞娘嘴里得知,美霞还在住院,她的病情依然没有明显好转。美霞娘一边哭诉一边抹眼泪:美霞的哥嫂那两口子没有人心眼,他们经常挤兑美霞。美霞本来身体很好,啥病也没有,是让他们给气的,窝憋着一口气没有出来,给憋屈出来的病。去年村里重新分的土地,美霞的地跟他们的分在了一起,三十年不动。他们挤兑美霞就是想让她找了婆家后尽快嫁出去,她的那份地也就成为他们两口子的了。春远听了,也不好多说什么,他安慰了老人一番,就告辞出来。
刘春远把事情给父亲述说了一遍。老汉叹息了一番,说也真是一家不知道一家啊,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过了两天,刘老汉把春远叫到了面前,问:“美霞的事你是咋着想的?有些事情你得自己拿主意才行。”
春远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老汉象是下了决心,说:“我看这事长痛不如短痛,断掉这门亲事!摊上一个病老婆,一辈子甭想过消停日子!咱家有你娘这摊子就够咱受的咧,再要给你娶上这么一个嘲巴媳妇,那咱家就算彻底完咧。我也想过多次咧,别也没啥好办法,那送去的彩礼钱咱也不要咧,咱去烧香人家神仙掉腚,什么倒霉的事儿全叫咱赶上咧,认倒霉就是,咱也不用去怨恨谁。”
春远却一直没说话,他捧着下巴,痴痴地望着墙壁。可内心里,却像打翻了的五味瓶,说不出什么滋味。他觉得王美霞一家很可怜。一个好端端的姑娘,一下子有了精神病,又想到了她的父母,那两个可怜的老人,他内心的怜悯心就占了上风。他又不忍心说出抛弃人家的话语,给人家造成伤害。然而,从他内心来讲,与美霞解除婚约,春远倒不觉得难过。本来他就是为安慰父母才答应定亲的。这下好了,他彻底得到了解脱。只是他心里还隐隐觉得,他有些对不起王美霞和她的母亲。
但转念又一想,错过了这个时机,想退亲父母肯定不答应,反正自己从来就不喜欢她,这也叫问心无愧吧?他在心里原谅着自己。究竟用什么办法退亲,困扰了他好几天。他反复考虑之后,决定写信,这样做可以避免两家人见面时的难堪。他拿出了纸和笔,伏在桌上写了起来:
王美霞及家人:你们好。当你们收到这封信的时候,肯定会很难过,我对不起你们,还请你们原谅。我写这封信也是犹豫了很长时间,说实话,对于我们之间的亲事,从一开始我就是被动接受的。我觉得跟王美霞之间没有爱情的基础,爱情不仅仅是男女双方肉体上的占有,更重要的还是两人在精神上的融合。
现在,我觉得定婚像一根无形的绳索,强行把我们俩捆绑在一起。强扭的瓜不甜,强行捆绑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夫妻。与其这样拖延下去,倒不如快刀斩乱麻,让我们砍断绳索,摆脱它对我们的束缚,去寻觅属于自己的自由吧。
祝你们全家都好,也祝王美霞早日康复,寻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
刘春远
写完了这封信之后,他怕自己动了恻隐之心会改变主意,所以很快就把它投进了邮局的信箱。在以后的几天里,他有些坐立不安地等待着那封信引发的风波,那种心情里既有骚动不安、又有几分希望和期待,有些像猎人布下药丸等待着野兽的采食,又像农民播种之后等待着种子的萌发。
一连几天没有动静。终于有天下午,王美霞的母亲来了。她没有过多的责备什么,只是说她的闺女没有福气配不上春远,两家好说好散。说着说着,她抹起了眼泪,这让刘老汉跟老伴儿都很难过。王美霞母亲走的时候,老两口一直把她送出了村口。
日期:2014-07-25 06:06:48
第二十四章 告状
最近这段日子,刘老汉觉得自己家够背运的,接二连三都是倒霉的事儿,想去办点儿啥事儿都不顺妥。先是儿媳妇得了精神病,两人分了手,紧跟着老伴儿又住了院,家里的钱花了个精光。为了跟村里讨要宅基地的事,他三番五次地跑支书家,事情却一直没有进展。他知道,春远跟人家的侄女王美霞分了手,表面上人家不说什么,但在事实上,就把讨要宅基地的道儿给堵死了,肯定没指望了。没有宅基地,将来盖房子就成了大问题。为此,老汉心里很着急,照这么不声不响地一直拖下去,终究也不是办法。刘春远见父亲为宅基地的事没有了主意,成天愁眉不展,终于憋不住了,说了声:“我去李元盛家问问,看他给个什么说法。”
村里急等着要宅基地的人家少说也有七八家,李元盛有他自己的想法。在这些人家当中,有几家平时跟支书不和,他想借机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也知道锅是铁打的,这当支书的也不是吃素的;另外他也想趁机捞点钱,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原先的老支书就是样子,现在只能躲在角落里晒晒太阳,谁还会去巴结他!另外,村里看上眼的宅基地实在是不多了,大部分不是犄角旮旯,就是坑壕洼地,都需要垫土填埋。这些宅基好坏不一,也确实比较难处理,所以尽管刘老汉多次向他提出宅基的事,他也没能明确的答复。看来,这事还是要放一放,村支书有村支书的小算盘。
刘春远闯进支书家的时候,李元盛跟村长一起正在收听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听得正入迷。
“我来问道问道,咱村里的宅基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规划不规划?这都等了几年了,到底拖到啥时候?”刘春远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气。
村里人对于李元盛大都是很敬奉的,说话也是深不得、浅不得,专挑他爱听的说。今天,李元盛见春远这么个语气跟自己说话,心里就不由得来了气:“该咋规划咋规划!咋规划由村委会来决定。怎么着?听你这口气还不服气咋的?”
刘春远的坏脾气也上来了,开始针尖对麦芒起来:“党员干部不是以身作则吗?你是村支书,你怎么一下子就能占了两处宅基,也是村委会给你规划的?”
“你管的够宽的,管到我的头上来了!我占两处,三处你也管不着,我这就是村委会专门给我研究定的!”李元盛每逢遇到有什么要承担风险的事,总要推到集体研究决定的上面,这是他的一贯做法。即使有什么事不妥当,也是由两委班子承担责任,不会由他一人承担责任——这叫人多无罪。
“村委会、村委会,你就知道村委会!”
“对咧,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这是***的原则。我知道你娶媳妇要宅基地,十万火急,再急你也得等着!这国有国法,村有村规,村委会没有研究的事,你就得等着!”
“村委会是你家开的?它怎么老是为你说话?”
村长李广水这时也站起身,劝春远说:“有话好好说。”
李元盛冲着刘春远说:“你这回算是说对咧!这就是本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