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户人家》
第57节

作者: 坑苦的小散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利,不顾他人的生命,粗制乱造出大量危害生命健康和安全的垃圾食品、药品,坑害消
  费者……对于人民政府来说,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必要的,因为制度具有可操作性,
  但制度还要靠人来执行和维护,说到底,最根本的还要靠人的思想修养和信仰的力量来
  保证,丧失了信仰、被私欲所支配的人是难以把握自己的行为的!
  日期:2014-07-26 17:14:10
  第二十七章 毁帐
  刘春远从县城回到家以后,就开始一门心思地谋划着去乡上开办电视维修部。这事儿必须抓紧时间做,再有两个多月就要过大年了,这段日子正是电视维修的黄金时节。忙活了一年的庄户人,总是要在这段时间把用坏了的电视机、影碟机给修起来,过年的时候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看节目。
  在杨丽萍和他表哥的帮助下,刘春远的维修部开办的还算顺利。他先是去乡工商所办理了营业执照,又在乡上物色下一处做门头用的房子。明暗各一间,明间可做修理间使用;暗间住宿、做饭,里边还有床、桌椅等物品,虽说陈旧一些,但可以用,看上去挺方便的。房子的位置也不错,临近大街。阴历每月逢五遇十是赶大集的日子,来来往往的人不少。春远跟房主商议了半天,最后商定半年的房租为五百块钱。这五百块钱的租金是春远的父亲提供的。他父亲刚刚卖掉了家里的玉米,也算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杨丽萍的表哥也挺办事的,真的派司机把三节玻璃柜台给送上了门;所需的维修配件由春远列了一张单子,一一给备齐了。刘春远还弄来几十个瓷碟,把维修配件分门别类地放在瓷碟里,写好标签,在柜台里摆放整齐,看上去蛮像一回事。剩下的问题,粉刷墙壁、用电安装等,也是由春远自己来完成。春远还专门请人制作了一块门头招牌,上面有几个大字:春远电视维修部。

  一切收拾亭当以后,刘春远以前收藏的一些宝贝也都派上了用场:随身听里播放出的流行歌曲,通过他自制的功放机、音箱播放出来以后,变得铿锵有力,富有气势和感染力,吸引了不少的人驻足观看;闪烁的彩灯串悬挂在门口上变幻莫测,把个维修部门面装扮的色彩缤纷,越到夜晚,越是好看。春远电视维修部正式开业了。
  日期:2014-07-26 17:15:27
  村支书李元盛这几天心里有些惶恐不安。刘德仁的大小子刘春远向上级写信告了自己的状,多亏上面有人,没有发生大的闪失。刘春远写给市里的那封信,转到市信访局后,正巧被在那里工作的自己的小姨子看到,她立刻把信收了起来,并把内容转告给了李元盛;刘春远写给县里的上访信,批转到了乡纪检书记孙达年手中。孙达年拿着春远的上告信找到了李元盛,要了一壶酒喝。他一边喝酒一边提醒李元盛,宅基地问题没有解决,恐怕以后还会惹麻烦。李元盛也担心刘春远还会上告,难保今后不出问题,必须有对策才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规划宅基地,切断引发问题的导火索;另外还要马上整理村里的财务帐目,做到万无一失。

  李元盛考虑再三,宅基地问题还算小问题,最要命的恐怕还是财务问题。为此,他烦躁不安,甚至连每天必听的评书都没有了心思,心里老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似的。
  正在这个当口,刘德仁敲开了村支书的家门。老汉还是为宅基地的事来的,他琢磨了很久,不经过村支书这个门槛,宅基地的事情根本无法解决。可老汉想不到的是,他刚一进门,村支书冷笑着就挖苦上了:“你儿子能耐大咧,去上级把我给告咧!”
  老汉一时无话可说,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春远给县里、市里都写了上访信,告了我的状!你养了个好儿子!”
  “不可能,春远在家从来就没有提起过这个事,不可能的!”
  “什么不可能,那上告信我都亲眼看咧,后边还签着刘春远的名字,这还会有错!”

  “不会啵?”老汉将信将疑。
  “回家问问你的好儿子就知道咧!”李元盛以为刘老汉故意装糊涂,就有些生气。
  “熊孩子这是咋咧?我找他问问到底是咋回事儿。”
  “宅基地的事你以后也别找我咧,找我我也不管。再说我说了也不算,让春远去县里、市里去要啵,他本事大着哩。”

  “支书,你先消消气,孩儿们不懂事儿,还得请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回去我先问问咋回事,好好教训他,让他给你陪不是。”刘老汉说完,就出了村支书的家门。
  李元盛见老汉走了,抽了一阵子闷烟。他坐不住了,去了现金保管“鬼见愁”家。
  “鬼见愁”正在家喝茶,见支书来了,给他倒上了一杯。李元盛没有心思喝茶。他说:“你把这几年的报销单据拿出来,我看一看。”
  “鬼见愁”从抽屉里翻出几大摞报销单据,交给了李元盛。李元盛慢慢地翻看着,里边的招待费开支不小,全都是白条。他把单据递给“鬼见愁”:“你算算,今年的招待费总共有多少啦?”
  “鬼见愁”从墙上取下算盘,戴上花镜。他的算盘打得很顺溜,噼里啪啦响了一阵,数字出来了。“鬼见愁”一边摘眼镜,一边报数字:“两万八千七百二十六块。”
  “小三万块钱,咋这么多啊!”说着,李元盛又翻看招待费的单子,嘴里慢慢念叨着:“二月一日,乡里老孙来,招待费360元;二月十二日,乡里老余来,招待费280元;三月十八日,老孙老余一块来,招待费480元……”
  李元盛问:“这些招待费条子谁开的?”
  “都是李会计开的。”
  “熊会计一点脑子也不长,下的破帐都成顺口溜了。老孙来,360元;老余来,280元;老孙老余一块儿来,480元。这要传扬出去,不光老百姓骂娘,老孙老余知道咧,对咱也不满。”
  “鬼见愁”心说:这些白条还不都是你签的字。但他嘴里什么也不说,只是点点头,嘻嘻地笑了。

  李元盛喝了一口茶,说:“下一步上级来人查帐,我真担心这么多条子怎么处理,出了问题谁也不好说话。”说着,从衣兜里摸出了烟,递给“鬼见愁”一支,点上,两眼望着“鬼见愁”。
  “鬼见愁”吸了一阵子烟,沉思了一会,说“应付上边查账,办法倒是有一个,不过这事也有些难办。”
  李元盛忙问:“啥办法?说出来听听。”
  “把李会计找来,咱们先一起对对帐,”他压低了声音,附在李元盛的耳边嘀咕,“到时候……”
  李元盛听了,点了点头,说:“我觉得这办法能行,我回家考虑考虑再说。”他想了想,对“鬼见愁”说:“你先算一算,看看咱帐面上还剩多少钱?”
  “鬼见愁”又忙活了一通,计算出了帐面上的余额。
  李元盛仔细看了看,然后拿起一支圆珠笔,在自己的手心里记下了数字。

  “鬼见愁”对这个举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李元盛出门的时候,他偷偷地跟了出来,蹲在胡同口瞅着。他猜测着,李元盛肯定要去李会计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