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大宋朝》
第13节

作者: 诸葛仲亮i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01 20:36:03
  五、文明的人----耶律德光
  只当孙子的后果
  天福八年(公元943年)十二月,契丹军队来攻,晋出帝石重贵率军进驻澶渊。还真别说单从勇气上来说,还是比较值得赞赏的。
  契丹军兵临城下,一看这些这孙子龟缩在城里不出来,向城里高喊,哎!姓景的孙子,你的那十万口横磨剑了,我都来了你出来给我斗斗啊,装什么孙子啊。
  景延广一看契丹来势汹汹,吓的他们也不敢出来,近日学的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此时的沙陀人早已不复当年的英勇了,早已不是当年强悍无敌的雇佣兵了。

  后晋显贵们一看情况这样的糟糕,以杜重威为首的权贵,全部向契丹投降。“诸将愕然,以上既变,乃俯首听命,递连署降表。”
  杜重威是石敬瑭的妹夫,石重贵的姑父。在五代十国时期,亲人不叛变的,属于稀罕的。
  如不是后晋朝这么几个人渣倒戈相向,契丹灭晋也不会这么轻易。就是这么简单,一个王朝也好,一个人也罢,说没就没快得很。
  契丹主下制,降石重贵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意思很明显,就是说你不听话),封地偏僻,在渤海国界的黄龙府(这个地方比较神秘)。石重贵一行人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倍受凌辱,好容易才到了黄龙府。乾祐二年(949),石重贵一家被允在建州(今辽宁朝阳西南)居住。

  到建州后,得土地50余顷,石重贵令一行人住在一个通风良好,冬冷夏热,采光良好的危房----茅草屋,还分到一些土地耕种。石重贵当皇帝虽然不怎么样,可种地确实是有天赋。这孙子本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觉悟,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据说小日子过得还不错,活的相当滋润。
  根据当时的记载推测,石重贵死于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大约50岁。后经墓志证实,他死于974年,时年六十有一(虚岁)。条件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还是很能活的。到现在我终于相信了,原来人的意志力是这么的坚强。
  堂堂一国之君,落到如此下场,在中国历史上上除北宋徽、钦二帝外,复有几人?石重贵昏庸无能,有时虽有怜民之心显露,曾下罪己诏以平民怨,但终究难拒骄奢淫逸的诱惑,最后不免走上家国皆亡的穷途,令人可悲可叹。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孟子?离娄》
  日期:2013-12-02 18:35:16
  要了解一个人的确是要从多角度全方位来了解,要是了解石重贵也不例外。从上看石重贵就是一个神经病,从侧面看石重贵是一个二百五,从下看石重贵就是一个白痴,从六十度看石重贵简直就是一头猪,一头很蠢的猪。不好意思话说的重了点,但是实话。

  这一年赵匡胤二十岁,亲眼看见了流血和杀戮,亲眼看见了死亡和分离,亲眼看见了无情和悲凉。只有他自己可以改变这些人间的悲凉,我相信你---赵匡胤。
  赵匡胤在十九岁的结婚娶亲了,算是成年男人了。真是没想到在这样几次兵变和朝代更迭的过程中,赵家人始终安如磐石,稳如泰山,个个长命百岁,万寿无疆。你不说是个奇迹,我都要说是你的眼睛有问题。
  这一次德光兄弟过来,对其他人没什么影响,对赵家人确实是有一点点的影响。赵弘殷先生短暂的失业了,主要是因为耶律德光先生,实在不需要后晋的禁军来保护了,人家自己带着卫队呢,只是短暂的失业,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了不起的少数民族酋长
  日落时分,夕阳西下,实在是好不壮观啊!天边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闪出点点金光,真是五彩缤纷,让人回味无穷。
  看满天的夕阳把天空渲染的绚丽多彩,夕阳照射在大地上,织下一副无比斑斓的美丽的画面。
  如此的美景,偌大个汴京城,没几个人忙着去欣赏落日残阳的美,倒是整个城中都笼罩在一种不安的氛围当中。残阳照射在契丹大兵的铠甲上,如血染了一般。大兵们正在焦急的等待着,他们的皇帝陛下下令开始抢劫,可是耶律德光先生始终没有下这道命令。
  耶律先生一改往日嗜抢如命的嘴脸,此时好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更令属下想不到的是,他严禁士兵烧杀抢掠,你要知道这帮兄弟赖以生存的是抢,现在真是太阳大西边出来了。
  更严重的是耶律德光收起了往日的狰狞面目,又露出了早已不熟悉的表情—---可爱的微笑。这是谁都不相信,也不敢相信的。耶律德光先生微笑着对汴京百姓说:子民们你们不要害怕我,我不是来观光旅游的(抢劫),我是来当你们的皇帝的,你们要接受我哦!
  这就是耶律德光先生下令不准抢劫的真实原因,反正是自己的东西了,自己抢自己这是疯了。耶律德光没疯,所以就这样做了,就这么简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