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比成功重要:不懂成长的人,注定被淘汰》
第4节作者:
职业规划鱼 在一次咨询过程中,一位年轻人让我推荐一本关于锻炼逻辑思维的书籍,这件事情自己已经习以为常了,毕竟虽然给很多人推荐过,但是,没有人给过反馈。后来,他告诉我,那天晚上他就在网上对这本进行了查询,第二天他就下了订单,第三天就收到了,第七天告诉我书已经看完了,并且还对于该书提出了一些质疑,希望有时间和自己探讨下。我问他,你当时在准备花钱买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想过可能会因为书的作用不大而让你失望吗?他说,对于几十块钱的东西,我是有勇气尝试的,哪怕里面有一句话让自己受益,我想这几十块钱不过是几包烟钱而已。我想,具备如此自信、乐观和执行力的人,注定比那些纠结不已的人成长速度更快,取得的成绩更大。
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样,当你决定要出发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你,准备好怎么做了吗?
日期:2012-12-31 10:26:40
【活在别人的“阴影”下面,终难快速茁壮成长】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受到阅历少及视野窄的限制,往往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本来有着自己的想法,但因为自己的“不坚定”,容易被周围的人所左右。加上生活中永远都会有一些人习惯于对我们的一切指指点点,发表各种意见,理由很简单——你没有按照他们笃信的那一套去生活,所以要纠正你。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往往口若悬河。这个人群包括父母、朋友、兄弟姐妹及同学。
自己并不怀疑他们指点的动机,毕竟从根源上讲都是想为当事人好,只是站在事件本质及全面性角度来讲,他们的指点及想法是否真实客观?是否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了别人身上的嫌疑呢?这个还真不一定了。
日期:2012-12-31 16:27:14
曾经有位咨询者对我说,李老师,我今年刚毕业,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有一个问题正在困扰着我,就是我不知道怎么去客观的判断周围的信息。比如,昨天我妈妈跟我说,以我的性格,特别适合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因为我太单纯了。一个同学说,其实我适合去做人力资源,因为我长相甜美,说话声音好听。还有很多朋友说我适合当老师,因为我有亲和力和耐心。所以,自己一下子迷茫了。因为他们所说的似乎都有道理,但是正是因为都有道理,反而让自己觉得无从下手。
面对身边丰富而繁杂的信息,我们该如何甄别和判断?我想这不仅是我在思考,相信也是很多年轻人正在困惑的问题。
个人觉得,觉得任何人的说法只能是基于自己的经历和阅历来判断,就像小马过河故事中的老牛和小松树一样,分别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判断,很多年轻人则像涉世未深的小马。但是,从本质上来讲,一个人将来会如何将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你过去过的怎么样,考取了什么学历、塑造了什么性格、培养了什么能力,这些作为判断的基础。另一个是取决于你将来在怎么走,一方面是外在环境,比如突然中了大奖,这些可遇而不可求。即使有人预测世界末日会来临,说了那么久,但是并没有如期而至。另一方面是取决于自己今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肯为之做出哪些改变和努力。
日期:2013-01-02 13:19:39
为什么很多人会信誓旦旦的说,我看人很准,可以预测一个人将来如何?其实,按照统计学的原理来讲,不过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随机原则或特定原则)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样本的实际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做出具有一定可靠度的估计和判断。预测的结果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形式,大部分是定性的预测和分析。但是,预测者往往受到个人经历、阅历、职业的限制而影响结果。
比如,对于很多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来讲,他们习惯了体制内的生活方式,因为周围的人都是这么生活的。不一定大富大贵,至少衣食无忧。所以,他们在内心深处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继续延续这种方式。这样的方法往往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忽略了年轻人的兴趣及特长,具有“一言堂”的特点,往往过于武断。
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讲,则习惯于抽取咨询者的学历、专业、工作经历、性格特点、职业倾向等关键因素来进行判断和预测。因为一个人过去表现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养成了哪些习惯,而很多人人具有稳定性。所以,可以预测他适合什么类型的工作。但是,这种预测方式往往忽略了个人今后的改变内容。毕竟一个人经过时间的磨砺,肯定会更加成熟。所以,在进行咨询过程中,会尽量帮助咨询者分析每个方向的利弊,让咨询者自己选择,毕竟有时候咨询者会更加贴近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处境,而不能将自己所认为的好方向强加到别人身上。
日期:2013-01-02 15:50:53
所以,一个成熟的人在做决策前,应该遵循“听多数人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的原则。即要经历一个海选、淘汰和决策的过程。
听多数人的意见包括比自己经验丰富的长辈、领导或父母,因为他们可以站在一定的高度、不同角度来看待年轻人所遇到的问题,可能一望便知你正经历怎样的阶段,现在绊倒你的,不过是一颗螺丝钉,从而形成一个初步的选择范围。
毕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所说的内容可能会有一些冲突或矛盾的地方,这个并不关键,关键是自己要能够从他们所说的内容当中提炼出思考的出发点及原则,然后和自己比较亲近、信任的几个“利益相关”人进行商议,即最明白"害"与"利"的是当事人。比如该行业、岗位的从业人员,最好要分别找混得好的和混得不好来征求意见。最好的可以从积极角度来了解,而混得不好的可以提前预知有哪些困难。
日期:2013-01-02 22:12:25
大家的话不能不听,但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因为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风险和收益也是对等的,既然你是自己命运的负责人,就要有勇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风险。大家的意见是帮你规避风险,但绝不是逃避,当断则断。
最后,自己在决策的过程中,会下定决心要如何改进和完善自己,比如,对于一个以前专业知识不扎实,人际交往能力不注意的人来说,其实,只要是他们自己肯下定决心来在以上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的,我想,一些人的顾虑往往是多余的,发现选择也会越来越多,看到属于自己的阳光照射进来。
日期:2013-01-03 11:37:17
【专家,都不是公司培训出来的】
从菜鸟到专家的蜕变的过程中,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很多年轻人的想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就是公司培训。但是,在国内现有的环境下,除了世界五百强、国企或者大型民企外,很多中小公司并不重视新员工的培训工作,除了做一些简单地入职培训外,基本都是靠老员工“传帮带”或者员工自己摸索。如果员工上手快,则容易做出成绩。但是对于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讲,他们依赖心理比较强,还停留在学生时代的“喂食”习惯,环境不好,自身也非常消极。所以,他们开始焦虑,心里虽然比谁都想成长,但是却没有深入想过如何成长,却把辞职和逃避当做解决问题的杀手锏。
有位年轻的咨询者对自己说,李老师,您好,我工作已经一年的时间,现在在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做销售,行业很好,但是公司人很少,氛围也不高,入职后没有系统培训,也没有人带我,更没有销售总结之类的会议,两个多月了没有一点业绩,连新客户资源都找不到,加上工资也低,这与自己进这家公司的初衷严重不符。现在开始有点动摇,在想要不要辞职,虽然知道辞职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也是白白浪费时间,您觉得我该怎么办呢?
日期:2013-01-03 18:45:4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