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会出现那样的场面,已在黄迪的意料之中。因而,他若无其事地望着乱哄哄的会场,既不与之争辩,也不予以制止,仿佛眼前出现的混乱场面,与他毫不相干似的。
人们七嘴八舌地闹腾了一番后,见黄迪局外人似的望着会场,一副神态自若的样子,反而都诧异地静了下来。
黄迪见人们安静下来之后,这才旁敲侧击地说:“同志们,有的人说一亩地,能产一亿公斤稻谷,您说有这个可能吗?”
人们见他沉默了许久,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便都不假思索地说:“哪不是放屁吗?如果一亩地能产那么多稻谷,为什么还要按定量发粮票供应粮食?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食不果腹呢?”
黄迪听了人们那众口一词的话,心中不由得暗暗窃喜。不过,他不仅没喜形于色,而且还一惊一乍地说:“同志们!你们刚才说的这番话,如果在五八年说的话,你们知道会是什么后果吗?——哪可是要被打成右派的呀!”
这时, 那些了解石磊被打成右派过程的人, 都顿悟了黄迪的用意, 都顿时不吱声了。而那些年轻人和不了解那件事情的人, 又都嚷嚷着说:“怎么会呢?我们刚才说的那番话,不都是千真万确的实话吗?在任何时间. 任何场合说,也不至于被打成右派吧?”
“同志们!那样的荒唐事情,不光你们不信,我也不相信啊!可那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又不得不相信啊!——下面我把石磊被打成右派的材料,读给大家听一听,我想大家就会有所感悟了吧?”
[第十章未完 待续]
日期:2014-08-18 16:09:42
[上接第十章 5]
6
黄迪读完了材料之后,会场又乱成了一锅粥,嘘声. 骂声和议论声响成一片,说什么的都有。
这会,黄迪没等会场静下来,就趁热打铁地说:“同志们!大家都听到了吧?田磊不就是因为实事求是地说了,那几句千真万确的实话,而被打成极右分子的吗?可是,他那忧国忧民的一番话,坦坦荡荡,刚正不阿,何错之有呢?一个光明磊落的正直之人,蒙此不白之冤,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他那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为他的冤案平反昭雪吗?……”
尽管黄迪洋洋洒洒,以无庸质疑的事实为依据,向与会者阐明了平反的充分理由。但是,为右派平反在当时来说,无疑于违犯天条禁忌,还是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种种歪理邪说,对黄迪群起而攻之,使黄迪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是,他既没慌乱,也没退却,依然镇定自若地侃侃而谈。在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烈辩论后,他最终还是以不争的事实,说服了那些畏首畏尾的人们,使人们统一了思想认识,达到了为石磊平反的目的。
李小燕目睹了会议的全过程,在那短暂的几个小时里,黄迪那大义凛然的侃侃而谈形象,黄迪那才思敏捷的睿智,还有他那“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的大无畏精神,都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从那天开始,她那颗少女的心,仿佛被黄迪攫走了似的,萌生了与他接触的强烈欲望。但是,少女的矜持,又使她羞答答的难以启齿,不得不把那朦胧的情感,压抑在自己的心底。她只是每当黄迪出出进进的时候,才暗自在一楼办公室里,透过窗户的玻璃,去扑捉黄迪的身影。
黄迪为石磊平反的事,在江阳市纷纷扬扬,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他所在的部队领导,虽然装聋作哑没过问,但过了没多久,就把他调回了支左办公室。
黄迪被调走之后,李小燕感慨系之,着实伤感了好一阵子。她时常心驰神往,心心念念地怀念黄迪,久久难以把黄迪忘怀。
今春的那个早晨,当她在篮球场边,看到黄迪在篮球场上晨练时,眼前一亮,惊喜得差点儿叫起来。她那被尘封了近两年的朦胧情感,顿时如同春风拂过的柳丝,又开始萌芽了。当时她就想:看来我和他……还真是有缘分啊!要不然的话,怎么会这么凑巧,就成为同事了呢?
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之所以会对黄迪那么关心,也都是基于两年前,黄迪给她留下的美好印象。
黄迪讲完了为石磊平反的始末后,又长叹一声说:“唉!近几年来,发生了那么多怪诞不经的事情,人们像是疯了似的,尽做些让人痛心疾首的荒唐事情,这到底是怎么啦?”
“是啊!这几年那些疯狂之人,做的那些疯狂之事,的确是令人不可思议啊!难道他们的大脑,不是长在他们的脖子上吗?为什么会那么愚昧无知地人云亦云?为什么会不分青红皂白地盲从呢?——
咳!也不能光说别人呀!我虽然没做什么出格的事,不是也曾经懵懵懂懂,参加过红卫兵造反组织吗?”
李小燕感慨万端地说。
“近几年发生的那些荒唐之事,的确是令人费解啊!究竟是这个疯狂的年代,造就了那些疯狂的人呢?还是那些疯狂的人,制造了这个疯狂的年代呢?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对于我们这个上下传承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对于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来说,不能说不是一大悲哀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