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2-04 21:29:10
连载1-23 第二章 与众不同的选择
6、险遭出卖(2)
《汉魏春秋》还说,刘备赶紧召集大家商议对策,有人劝刘备劫持刘琮以及荆州刺史部的官民南下江陵(或劝备劫将琮及荆州吏士径南到江陵)。《汉魏春秋》也没有说这个“有人”是谁,但结合《三国志》的记载,这个人也应该是诸葛亮。
与前两次建议未被刘备采纳一样,这次刘备的回答是:“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救的事我做不出来,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刘荆州啊!”
刘备决定先率众人南下再说。路过襄阳城,刘备在城外呼刘琮出来对话,刘琮不敢出来,据《典略》说,刘备跑到刘表墓前祭拜一番,涕泣而去。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徐庶的母亲被曹军俘虏了,徐庶是个孝子,只得离开刘备。徐庶辞别刘备时,指着自己的心口说(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来想跟随将军共图王霸之业,凭借的是此方寸之地。如今老母亲被俘,方寸已乱,已无益于事,请求从此作别吧!”
徐庶至孝,刘备至仁,所以尽管内心不舍,也只好就此分别。徐庶到了曹操那里后,实践了他对刘备说过的话,他一生在曹魏都没有什么积极作为,后来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刘备没有接受抢占襄阳的建议,但他接受了进军江陵的建议,那里是荆州的水军基地和后勤补给基地。事不宜迟,刘备突然倾巢而出,直赴江陵。
这时候曹军还没有进入襄阳城,曹操得知刘备南下江陵的消息后大吃一惊,马上做出决定,自己暂不进襄阳城,而是组织一支精干的骑兵迅速南下追击刘备,务必赶在刘备之前占领江陵。
一场追击战由此展开,看谁跑得快了。
刘备跑不过曹操,因为曹操有虎豹骑。
虎豹骑是曹操的近卫部队之一,由曹仁、曹纯等人指挥,曹休、曹真等曹家下一代青年将领曾在这支队伍里服役,是曹军嫡系中的嫡系,精锐中的精锐。《三国志》曾说,曹纯所督率的虎豹骑个个都是天下精锐,有一个缺员,就从上百人里挑选一个补上(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虎豹骑组建之初正好遇上曹操征袁绍之子袁谭的南皮之战,这一仗曹军由于不适应北方突变的气候,打得很艰难,曹操一度想撤退,虎豹骑的指挥官曹纯不干,主动请缨,一场硬仗下来打败了袁谭,袁谭弃城外逃,虎豹骑上去一个冲锋就将袁谭斩于马下。
在北征乌桓之战中,曹军以少胜多,在孤军深入没有后援的情况下,以屈屈数千人马打败了乌桓精锐骑兵数万,临阵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声名远扬。在后来的潼关大战中,虎豹骑又一次担任主力,大破马超率领的凉州军。
虎豹骑总人数不是太多,大约有五千人。曹操亲率这支人马以急行军的速度展开追击,一日一夜行进了三百里。这个速度放到现在实在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已经是行军的极限了。
曹操置襄阳不顾直接南下,给刘琮身边的个别人留下了想像空间。据《汉晋春秋》记载,刘琮手下有一个叫王威的人出了个主意:“曹操认为将军已经投降,刘备逃走,必然松懈无备,现在又轻行单进,如果以奇兵数千,在险要处埋伏(徼之於险),定可将曹操擒获。那样以来将军可以威震天下,中原可传檄而定。这是难遇的机会,切不可失呀!”
正所谓耍的大没有玩得阴,这条计策够狠。
王威事迹不详,但此人眼光毒辣,他这个主意确实很阴,如果刘琮豁出去真玩这么一下子,曹操当年在洧水河畔的先胜后败的遭遇可能重演一次。刘琮、刘琦、刘备加上江陵的水军和正在悄悄向荆州靠近的孙权,大家一起动手,正好把曹操和他的大军围在中央,曹操的麻烦就大了。
可惜刘琮不想干冒险的事,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刘备的人马是分开走的,驻军樊城以来,刘备花了好多心思攒出来一支水军,虽然无法与刘表在江陵的水军相提并论,但也有各式战船数百艘,刘备自己率大队人马南下,舍不得把这支水军和战船丢下,就让关羽统率水军由汉水开赴夏口,到那里与刘琦会合。
刘备知道曹操会追来,所以自己这一路急切南行,但他们遇到了大麻烦,听说曹军来了,不断有荆州百姓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里,人数很快达到十多万。
可惜这不是战斗部队,有点像黄巾军,家属、百姓、地方官吏什么人都有,还有各式各样的车辆有数千辆之多,这样的队伍行进起来只能用蠕动来形容,一天只走了一二十里。
据《三国志》记载,有人向刘备建议道:“现在我们人数虽多但能战斗的人少,如果曹军杀到,如何迎敌?应该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往江陵。”言下之意应该弃官民百姓不顾,轻军直奔江陵,跟曹军抢时间。
刘备对这类建议再次表示不接受:“成就大事必须以人为本,现在大家自愿追随我,我怎么能忍心抛弃(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以人为本”四个字如今已耳熟能详,据说最早便出自这里。
而给刘备出主意的人此处仍然没有点名,这是第三次用“有人”了,这个“有人”应该还是诸葛亮,作为刘备此时最主要的参谋人员,他有及时提出建议的义务。单从战术层面考虑,这样磨磨叽叽地往前走,无异于坐等投降。
“有人”的三次建议确实都是高招,如果采纳虽不说一定能马上打败曹操,但局面显然会比现在有利。但从讲仁义的角度看这似乎不是什么好主意,于是陈寿一次又一次替诸葛亮避了讳。
对于刘备的这次态度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这正是刘备一贯仁义精神的体现,另一种认为是刘备想拿百姓当盾牌,必要时好趁乱逃脱。从后面事情的发展来看,持后一种观点的也不是没道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