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8-18 09:10:10
正文七十二
这些就写到这里,不过,日后这一窝野鸡给玉音带来了福报,也算是人间大自然的一项有趣之事。有一天晚上,傍晚烧过饭的炉子,余火没有褪尽,又没有把水壶坐在上面。半夜里,湖上刮起大风,把树叶刮进了炉子里,燃起火来,同时,竖着放在院子墙边的一块旧竹床被风刮倒,正好倒在着火的炉子上。那竹床是原先就在岛上的旧物件,焦干易燃,不一会就被烧得毕剥直响,并且一下子就引燃了一旁的柴草,一时间,整个院子里火光冲天!
此刻,玉音正带着孩子在房间里睡觉,对于外面的发火一点都不知道。就是那一群野鸡冲过来,在玉音的窗户上扑打,这才喊醒了玉音,然后起身,用荷花缸里的水将火浇灭,从而免了一场大难!
有一只野鸡在冲过火墙时不幸被火烧掉羽毛而致死,玉音伤心不已,连忙用自己的一件衣服将野鸡包起,在樟树林子里挖了一个坑,把野鸡埋了。玉音也像是对人一样,把一挂鞭炮点起,算是感谢救命恩人。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做这些事时,那些野鸡与其它的飞鸟都过来观瞧,有的在草稞里,有的在树上……那情景真的是感人异常。
这件事情之后,到岛上来歇脚的飞鸟更加多了,甚至一些吃鱼的鸟儿都会飞到湖岸边的沙滩上来歇息。有时刮风下雨,那些没地方躲避的鸟儿就成群地落到树林里。这时,玉音就会带着女儿,背上米谷去给鸟儿喂饲。云顶寺的尼姑们知道了玉音有这样的善举,从住持师太到一般小徒都连连念着佛号……
“玉音此举可谓是真善举,为生灵以活路,可钦可佩!”住持师太说道:“以此可观,玉音将来的修为果然是不可限量的!”
说来奇怪的是,那么多鸟儿到岛上歇息,一般都是在小岛的外围沙滩或树林竹林里,从来不到玉音她们住的地方附近来骚扰!
日子在平静中过去。玉音带着女儿在岛上一住就是几年。
她是云顶寺的寺外弟子,所以,她每天要在家里参禅修行。一到天黑,她就坐在房里,伴着青灯敲着铜罄念着佛号……
她对佛教有着很是虔诚的向往。她每年都要带着女儿上云顶山云顶寺去住一段时间,跟着寺里的尼姑们一道听师傅讲论佛事经书。
后来莲妹长大了一些,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玉音就会过一段时间就上云顶山去一次,在寺内住上一些日子。事实上,她只有到了云顶山进了云顶寺,听着师傅讲经论佛的话语,听着寺内的穿透心肺的钟鼓之鸣,她的心灵才会得到安慰而变得宁静……多少年来都是如此,人生对于她来说,除了佛就是女儿。
女儿也很听话懂事,只要是母亲上云顶山了,她就会一个人在岛上好好的呆着。考虑到让女儿一个人呆着,玉音第一次出去是很不落稳的。为了防止有生人上岛,她在整个岛上可以上人的地方都安放了滚钩。顺便介绍一下,鄱阳湖一带人家用的滚钩很厉害,不管是鱼兽还是人员,只要碰上了其中的一枚,前后左右的钩子就都会搭上来,你要是挣扎,那就更加不得了,整个线上的钩索就都会搭到身上,把你钩了个结结实实!
玉音上云顶山一事,后来去得次数多了,女儿也很能照顾自己,并且没有出现什么可怕的事情,所以就再不用担心了。事实上,莲妹一个人在岛上是过得很自在安祥的。这也正合了那一句俗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一走,莲妹就知道早早地就将滚钩安好,然后将上岛的那个山门关上。
每次离岛去云顶上,玉音除了与女儿分手那一刻会有些难过,但很快情绪就会平静下来。特别是后来莲妹已经十多岁了,岛上的打鱼种菜等等事情都是莲妹所管所做之后,玉音就更加的放下很多俗务一心向佛。
又到了要上云顶山的日子。玉音早早地就做着准备。
(未完待续)
日期:2014-08-19 08:15:14
正文七十三
然而,这一次从上山前就显得很不一样,心里就总是会有一种无事自慌的感觉。好几个晚上她都会做一些莫名其妙的梦,她甚至梦见那个带走她的全部的男人,那个深深地印在心里的上海来的大学生方哥!有一天晚上,也是由于梦的缘故,她被惊醒了,于是坐起,这时,月色的辉光下,就见那个大学生就站在床前,说:“玉音,你别担心,我早晚会来看你的……”
玉音惊讶不已,连忙起身伸手去拉,但再定睛一看,眼前啥也没有,原来是虚无的幻觉!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玉音心里发慌,浑身都是冷汗。她定了定神,然后伸手摸了一下睡在身边的女儿,女儿正甜甜地安睡着……玉音这才明白,原来是做了一个梦!可是,为什么竟会做这样的梦?印象中,自从住到孤岛上来了之后,一开始有过这样的思念,也做过这样的梦,但并没有多少印象,以后,女儿出生了,就再也没有做过这个方面的梦;甚至连想都没有去想。可是,这一次,不但梦境清晰,就连人都跟活的一般!
玉音再也不能入眠,只得起来,喝了一口茶水漱漱口,然后在蒲团上坐下来打坐。她希望借助打坐来使浮躁的心灵平静下来。可是,尽管她尽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但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达到平时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以往也会有心神不宁的时候,但只要在蒲团上坐定,调匀呼吸,收拢心神,不一会就可以进入那种宁静的忘我状态。可是,今天怎么努力都没有用,一颗心就像是要跳出来一样的不得安静!
她就是这样,在虚汗与惶惑中迎来了每天都要来临的天明。
每天,天亮之后,她就要念经做早课。念完经做完早课,然后就会出房间,到外面走走,若是觉得不是很凉的话,她就会到湖边去呆一会。每当这时,她就会觉得浑身舒泰,心里充满欣慰。可是,今天天亮之后,不但没有往日的舒泰,甚至还觉得浑身倦怠不已。
这样的不安一直到要离岛前才稍稍好一些。这也就是那天离岛前,会反复跟女儿说,要求女儿一定不可以随意让人上岛的缘故,她总觉得好像要发生什么事一样的,整个人都是不安的。这要是以往的情况,她可能就会推迟上山的日期,但这一次不可以推迟,因为这一个月里,师傅已经明确表示要宣讲最重要的经文佛理,任何人等都不可以随意缺席,所以她不得不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离岛,朝云顶山而来。她一遍一遍的安慰自己,上山以后心灵一定会安静下来的。这一阵子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认真的修练佛法所致;到得山上后,在师姐妹们的陪伴下,一定可以把这种浮燥去除的。
上山之后,玉音原指望在云顶寺里,与师傅和师姐师妹们在一起,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自从那日上得山来,玉音的心里就依然是恍恍惚惚的不得安宁。白天与众师姐们一起听师傅讲经还好些,一到晚上打坐,她就总是会走神。这样的情况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此刻,庵堂里香烟袅袅,罄声阵阵,尼姑们在闭目参禅,聆听师傅讲经。
今天师傅给大家讲的是有关善恶缘由的道理。所有的弟子们都静心聚神地在听着。
“佛说,善有善缘、恶亦有恶缘。所谓人间一切生死善恶之结,盖因有缘。比如你今天挨了他的一掌,正疼痛难忍之际,自然就会生出要还其一掌的念头。此亦为恶缘……”老尼气定神闲地坐在中央的蒲团上娓娓道来,那声音就好像是一丝从山间泉眼里流出来的水一样的清爽动听。看起来老尼面如满月,脸上一丝儿皱纹也没有;她双目微闭,语气缓慢而又清晰,好一副天高至远又晨曦如临的模样,让众弟子感到一种庄重与温馨……
“又比如,你行走在路,突觉腹中饥饿难耐,这时有人给一碗粥以充饥,此亦为善缘……善善恶恶;无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因缘后果……就因为这许许多多的因缘后果,人世间才会纠结着许多的故事……”
座下弟子个个都是静心听讲。
老尼继续说道:“其实,你哪里知道,上辈子你已经打过他一掌了。纵然上辈子没有打他,此一掌定能也是要还的,只是有一个时分地点因果不同罢了。也许上辈子你曾经在他饥饿难忍之际也施舍过,所以这辈子他来助你……夫人间一切恶缘善缘,都是因为有种因而结果的。比如你们众多姐妹同在此静修,实在也是有缘所至。所谓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就是这个道理……又比如……”
就在这时,座中有人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是玉音么?”老尼问道:“何故概叹?”
(未完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