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鬼事》
第16节

作者: 貔貅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8-19 21:30:00
  这个故事是关于我爷爷的,也是我们家族最惨痛的一页………………
  上面说过,塔山一公墓的夜哭,只要上夼即将发生悲惨的事情,深更半夜就一定会听到坟地里鬼哭,哭声弱,事情的悲惨程度就低;哭声强,即是比较大的天灾人祸。我听上夼的老人【大多已作古】说:“声势”挺大的夜哭有这么几次,一是老人们的祖上讲过,清朝晚期的一个午夜,坟地群鬼突然开始哭号,而且一直持续到天亮鸡叫;村中的老者就说,要发生大灾难,许多人要死于非命,因为哭叫的鬼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果然不几天后,东捻子【清晚期饥民组成的捻军,主要分遵王赖文光的东捻子和梁王张忠禹的西捻子】进犯烟台,当地驻军、团练和老百姓拼死抵抗,战死很多人;有时,上夼村有人非正常死亡,也会出现单个的鬼夜哭。最后一次就是前文提到的化工厂爆炸事故,有人听到四五个鬼的哭声………………说明,如果老人寿终正寝,鬼认为是善终,则不哭;如果是横死,则夜哭。所说一公墓葬的都是烟台人的先祖,虽然已不在阴间,但对子孙后代的惨死仍然是悲痛不止。这一点,比现在一部分身在阳间却干着阴险之事的大活人不知强到哪里。实在话,在这个冷漠的现实社会中,人还真不如鬼!

  日期:2014-08-19 21:53:00
  我爷爷也是听过鬼魂夜哭的人,只是他想到,最后一次听到夜哭,那鬼哭的要遭受不幸的人却是他自己………………
  那时在**期间,爷爷在一家村办小工厂看大门,那时的烟台虽然不是**“重灾区”,但群众运动也是如火如荼;北面刚修成不久的环山路,时常有宣传车驶过,大喇叭传出的“革命口号”声闻数里之外;每天净是这样的事情,张家当老师的被学生剃了“鬼头”;李家的小寡妇穿得鲜亮了一些,就被群众在脖子上挂上破鞋游街;王家的儿子揭发他老爹当过国民党,带上红袖章光荣加入“红卫兵”;刘家的老太太去买毛主席画像,买完后一卷塞到胳肢窝里忘了,跟人要,人说在您老的腋下,老太太来了一句:“嗨,这不是骑驴找驴吗?”好嘛,一群人上来就抓住了她,说道:“你竟敢说伟大领袖是驴!”然后,大字不识的老婆进了学习班强化教育………………这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不是个地方的时代,这是一个以高尚的自私干着卑劣的无私的时代,更是一个人性弱点大暴露的荒诞时代。身处这样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社会,有一个人却置身事外。是谁?我爷爷。这老头性子耿直,脾气有些倔,他可不管什么文化革不革命,世道再乱,人总要惦记残米油盐。

  日期:2014-08-19 22:19:00
  眼看冬天要到了,院子里还差一个储藏大白菜的棚子呢。我爷爷想自己弄些材料盖一个,以提放冬天的大雪搞坏家里一冬的口粮。当地人都知道,烟台下起大雪可不是闹着玩的,由于,此地的地势群山环抱,且北面面向大海,西伯利亚的寒流一来,一路上裹带着海里的水气,大雪片子就一直下个不停,大雪没过膝盖那是家常便饭,所以,烟台也被国人称之为“华北雪窝”。大多人还记得,90年代前期,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盖着一个不足一人高的小棚子,里面放着煤或过冬的大白菜。据我父亲说,正是因为这么一个窝棚,我爷爷却把命搭进去了………………

  盖这样一个棚子,不是简简单单用树枝和草就可以了;为了抵御烟台冬天特有的猛烈西北风,必须用砖砌。那时候,上夼村的砖窑厂的人都去“闹革命”啦,加之,当时为预防苏联可能突发的军事进攻,板砖可是稀罕物,只用于“战备”不可用于人的“后脑勺”,何况区区百姓家的小棚子?可爷爷想到一个“搞砖之道”,上夼村南边的一公墓里,有一个地主家的祖坟,全是用青砖垒成,那砖头还用米汤抹面,比一般的砖结实不少;再说,挖了这个地主的坟,一是他的后代都跑国外去了,没人管;二是当时地主属于“黑五类”,是阶级斗争的对立面,掘他祖坟就是掘封建主义的祖坟,也没人会管。虽然,许多人会觉得用死人的砖很晦气,可爷爷不怕,他的世界观就是活着要吃饭,要吃饭就要盖棚子!

  日期:2014-08-19 22:47:00
  说干就干,晚上坟地有鬼哭,可光天化日之下料想鬼魅也不敢造次。这天,爷爷就赶了个正午时分,推着独轮车,里面装着凿子、铁锤等家把式一路上坡,来到地主家的祖坟。这片墓地面积不少,都是地主家的列祖列宗,可只有眼前这个规模最大。爷爷二话不说,抡起大锤就砸上了,等敲松了砖头的紧密结构,再用凿子一块一块的撬出来,放在推车上。我爷爷当时真是不亦乐乎,撬出一块就往身后的独轮车上放,连看都不看。这刚刚取出一块整砖,往后放的时候,他的手被狠狠地抓了一下,吓得爷爷险些一屁股摊在地上,这大白天的,难道有鬼不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