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局——白起的巅峰时刻》
第33节作者:
翰林祭酒 日期:2013-12-05 08:05:01
【正文 63 】
在敌人可能进攻的正面,李同布置铁蒺藜、拒马等障碍物,以阻止迟滞敌军人马的行动。与此同时,全民动员,加强城防。城墙按段划分,广五百步的距离内,配置士兵千人,成年女子二千人,老人小孩千人,凡四千人之数。每十人中六人执弩,四人执矛、戟等兵器,老人小孩负责运送城防物资,比如滚木、石头等。
李同相信,铁蒺藜、拒马等障碍物足以化解敌人的集团冲锋,而敌人胆敢步兵推进,必将葬身他的防守坚固的城墙之下。所谓百密终有一疏,令李同没有想到的是,冯亭出游晋山时意外遇到的那二个人,竟然是王龁埋伏在那里的奸细,当望楼上的哨兵聚精会神注视远方的时候,那二奸细成功地结果了他,并且取而代之。因此,当李同得到报告说,敌军已出现在城下时,他无论如何都不信,他坚持说他刚刚亲眼看过望楼的旗杆,“旗是卷起来的,我没眼瞎。”
“情况可能有变,哨兵极可能已出现意外。”
“这……”李同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敌军于昨夜神不知鬼不觉地清除了我们的大部分障碍物。”
李同定了定神,道:“传我的命令,准备战斗。”
城楼上瞬间响起了天崩地裂般的呐喊声,兵器有节奏地撞击墙砖的撞击声,震惊四野。这是李同准备的先声夺人。然后他出现在了城楼上。
秦军将晋城团团围住,却丝毫没有要发动进攻的迹象。
这时,秦阵中出现了一辆华美的战车,高轮短舆,前驾四马,御者居左,车右执戟居右,御者和车右皆头戴长冠,身穿铠甲。中间一员大将,头戴鶡冠,身穿彩色鱼鳞甲,手执斧钺,威风凛凛。
军阵中王字帅旗迎风烈烈。
“那一定是王龁。”李同指着秦将道,他注意到车上载有指挥军队进退的金、鼓。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李同还是大喝一声道。
车右道:“王龁将军问候李同将军,知时务者为俊杰,速速开城投降,免得生灵涂炭。”
李同:“少废话,放马过来。”
王龁对骑马随从的幕宾道:“师老坚城之下?想迟滞我军的推进速度?想得美。”于是传令兵拿着令旗奔赴各部队传达命令:“将军有令,对晋城围而不打,主力部队继续向前推进。”
只见王龁的那辆装饰精美的指挥车,调转头,消失在旌旗飞扬、矛戟林立的军阵里,紧接着李同胆颤心惊地看到,一支数量庞大的秦轻骑如洪水一般席卷过平原,扑向长平。
“功亏一篑,”李同道。
“敌人不攻城,我们就是坐以待毙。”
“我早就说过,应在晋山部置一支兵力。”
“就知道马后炮。”
大家七嘴八舌,惟李同默不吭声,却是修书一封,命狡黠如猴者缒出城外,送往长平。就在这时,秦军派来了劝降使者,还是那句话:“知时务者为俊杰,要么开城投降,要么鸡犬不留。”李同清楚王龁决不是说着玩的。采取屠城的政策,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这种残酷的手段近来颇为秦军所依赖。
“事已至此,都是本将的责任,诸位不要抱怨,还是议议。”李同道。
有人提到了去今很远的晋阳之战,有人提到了去今不远的田单火牛阵………总归一句话,城内粮草尚可支撑多日,秦军若胆敢攻城,亦可对他造成特别的杀伤。没人提到一个“降”字,不愿或者不敢。
秦军不攻不撤已半个月了。
李同的所有突围努力均告失败。
日期:2013-12-06 08:44:08
【正文 64 】
李同招集百长以上将领道:“想我李某人习学纵横,自恃学藻,却是空负才名,出师不利,祸及晋城,连累诸位,残愧之甚。今日之事,纵再抵抗,已于事无补,徒伤民生而已。那就罪止我一人吧,各位好自为之,他日倘有机会再次见到廉老将,替我告罪一声,就说我李同对不住他了。”言毕,泪如雨下,部众不免有悲声。
部众力劝再坚持几天再说,尚有战马可食。李同道:“吾意已决,诸位不必多言,谢谢诸位。”是夜,李同自杀,秦军纪律严明地开进晋城,倒也信守诺言,于民秋毫无犯。
却说这日廉颇端坐大帐,与部将研究战况,忽报晋城信使到。廉颇展信一看,暗自叫苦。众将一看,信上只写了四个字:注意,骑兵。就在这时,前方又递来战报,空苍岭一带发现秦军主力。廉颇大叫一声:“李同休矣。”
“秦军动作这么快?”
“晋城这仗是怎么打的?”
“有必要找信使问明情况。”
廉颇道:“晋城失陷,已是事实。当前,空仓岭与小城、古寨互为崎角,构成我军的防御态势,我军只有牢牢控制住空仓岭这个战略要地,才能让这个防御体系发生作用。告诉守将赵茄,空仓岭若有失,提头来见。”
秦将王龁将指挥部从阳城向前推进至王离城,当晋城尚在围困之时,他即指挥部队对空仓岭发起了攻击。空仓岭,山名,属太岳山脉,距长平县城四十余里。其北接老马岭,南连吴山,最高处海拔1217米。山岭纵横南北,蜿蜒起伏,尤如瓶颈一样扼守着沁河至丹河之间的广阔原野。
万人之将赵茄,依险固守,居高临下,给秦军造成巨大的杀伤。秦人一时束手无策。王龁连忙招集众将商议,最后的意见是,虽然颇耗时日,但从目前的情形看,绕远路迂回包抄当是最可行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
王龁道:“那么就派一支轻骑摸过去,作为掩护,另派二支轻骑佯攻小城和古寨。”
于是秦军在空仓岭正面,一字排开数十面战鼓,天刚放亮既擂起大鼓,佯攻部队则放声吵嚷,杀声震天,着实令人胆颤心惊。赵军焉敢怠慢,滚石如雪崩一般倾泄而下,劲弩万箭齐发。与此同时,在空仓岭东北(小城)与东南(古寨)方向,却又烟尘蔽空,遮天蔽日。秦轻骑的大动作来回运动,又着实让赵茄牵肠挂肚,因为小城、古寨这二障城一旦丢失,空仓岭势难孤存。赵茄于是不停地向廉颇请求增援。
廉颇问道:“向哪增援?”
信使道:“赵茄将军请求增援二障城。”
“空仓岭情况如何?”
“我军的高山滚石基本封死了秦军的进攻道路。”
廉颇怒道:“既然空仓岭正面的进攻道路已被封锁,秦军为何还要日日在阵前玩命地擂大鼓?赵茄难道没有意识到其中有诈吗?你速速赶回去告诉赵茄,小心敌人搞迂回偷袭之伎俩,本将立马拨兵增援。”
信使没能将命令带到空仓岭,因为他策马扬鞭行不多远既碰到了从前线溃退下来的赵军,王龁果然偷袭得手,赵茄战死,空仓岭失陷。随后赶到的赵军只得退守“掌握”(地名),权与小城、古寨互为声援。
廉颇做好了全线退却丹河的一切准备。
日期:2013-12-06 14:16:09
【正文 65 】
第18回 秦军兵临丹河 冯亭计挫强敌
王离城,秦军指挥部。王龁和他的将校围在一幅地图前,顺着王龁手指的方向,果然是一片基本上无险可守的开阔地带,将校们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仿佛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需要裕血奋战的战场,而是即将瓜熟蒂落的果实一样。
卫谟道:“只要我们牢牢掌控空仓岭,眼下还真是一顿不错的美餐。”
王龁道:“依先生之见,敌人会做何反应?”
“反扑。”
万人之将杨端和提出不同看法:“廉颇作为一代名将,理当明白,上党对于赵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经济价值而在于它的军事价值。赵军一旦全线收缩,退守易守难攻之丹河一线,就如握紧的拳头,我军势难撼动。连我都看出这步棋了,何况廉老将?”
卫谟道:“问题在于,赵王看中的是广阔而丰腴的土地。据我所知,依赵王的脾气,丢城失地比丢盔弃甲更让他心伤,赵王一定会强令廉颇夺回失地。”
众将皆曰有理,纷纷表示誓将消灭来犯之敌。
事实果如卫谟所料,当空仓岭交战正酣之际,赵王却在一心一意地追究晋城丢失的责任。原本他是吃了哑巴亏,有气无处煞,原因很简单,李同出将是他自个的主意。然而佞人就如打手,“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是他的本事,瞧着主子的脸色不顺,建信君岂有无动于衷之理。于是几番挖掘,打听到弃坚城而不用是廉颇的主意。
赵王瞪着如获释重的眼睛道:“廉颇?此话当真?”
建信君一脸委屈道:“千真万确。奴才是费尽周折,躲躲闪闪瞒过只手遮天的那些大人物,才打听到的。”
赵王自然知道这“只手遮天”指的是谁,于是大发雷霆之怒,一迭声地要见赵胜。未几,赵胜晋见。赵王厉声质问道:“相国可知晋城失陷的来龙去脉?”
赵胜伏地顿首道:“臣知罪。”
赵王语带轻蔑道:“你说得轻巧,你一声知罪,寡人丢失了一大片白花花、金灿灿的土地。当初寡人赋予你专征之权,意在让你临机处置,便宜行事,而不是让你独断专行、欺君枉上。”
建信君假惺惺道:“这件事情相国可能未必知晓,倒是廉老将的主意多些。也难怪,廉老将一大把年纪,本该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的,却还要风餐露宿,效命疆场,心里能痛快么?”建信君终于逮着了报复廉颇的机会。
这个毒蛇,赵胜心想。
赵王道:“这个廉颇。”
一旁的赵禹道:“大将军节制在外,万千重担系于一身,惟欲责以大成,而小小挫失,皆置不问,如此则我师常逸而兵威无损,此诚胜败存亡之机也,望大王明鉴。”
马服君赵括亦附同这个观点。
赵王道:“虽如此说,到底两国交兵,军纪不能不严,着削去赵胜的专征之权,收回节钺,不得与闻军事。国尉一职由赵禹来担任。赵禹的司寇一职由平阳君赵豹担任。寡人就说李同是一代名将的,可惜了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