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魂——图说秦人霸道阳刚的奋斗史》
第35节

作者: 秦时月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06 22:38:19
  正文
  第十五回 麻隧国耻
  本回叙述秦共公和秦桓公两朝史事,即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577年共31年。春秋时代秦国的主要任务便是伐晋以打通东出的通道,因此,本回重点叙述此31年内,秦晋两国的四次交兵。
  第一次,秦晋焦之战。

  公元前609年,秦康公薨,太子即位,是为秦共公。关于秦共公的名字,文献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年表》记为“和”,《春秋》记为“稻”。
  就在秦共公即位之初,春秋霸局开始呈现出楚强晋弱的局面。
  此时晋国内外局面都可谓一塌糊涂。
  首先,晋灵公姬夷皋渐渐长大,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任凭赵盾摆布的襁褓幼儿,但姬夷皋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子,整日不务正业瞎胡闹,而且不满赵盾的专权,一门心思要除掉这个忠贞的执政大臣。
  第二,晋国有着霸主的体魄和智商,但人品太差,搞得诸侯离心离德。公元前612年,齐国欺负鲁国,晋国身为中原的霸主当然要伸张正义,便在扈地会盟诸侯,打算讨伐齐国,但却接受了齐国的贿赂,此事便不了了之。公元前611年,宋国发生内乱,宋昭公被杀,叛乱分子拥立昭公的弟弟宋文公。晋国的荀林父率领诸侯讨伐宋国,但半道又接受了宋国的贿赂,于是便承认新君回国了事。当老大不但要靠实力,还要有做派和人品。晋国这两次卑劣的勾当,天下的诸侯可都看在眼里,自然离心离德,连曾被晋国拥立、内心一直向晋的郑穆公公子兰都说:“晋人是不可信任和依靠的。”郑国便于公元前608年倒向楚国,与楚国结盟。

  而此时的楚庄王却开始雄起。公元前608年秋,楚国联合郑国讨伐亲晋的宋国和陈国。晋国当然不能示弱,赵盾率军救援宋、陈,且顺势讨伐郑国,楚国援郑,结果在北林晋楚两国发生了一次小接触,楚国俘虏了晋国大夫解扬,晋国一见楚国来势凶猛,不敢与之争衡,灰溜溜回国了。
  国君无道,诸侯离心,还有楚国的威逼,如果在加上西边的秦国,晋国可真的没法应付,于是赵盾便萌生了“和秦”的心思,但所谓“和秦”不过是暂时的权宜之计而已。这一次,当年那个晋国的“纯爷们儿”赵穿又给赵盾出了馊点子——晋国攻打秦国的盟国崇国(地域不可考,估计在渭水入黄之交汇处附近),秦国一定救援,到时以此为条件和秦国媾和。于是公元前608年冬,赵穿率晋军伐崇。

  但晋国的如意算盘落了空。秦人在穆公和康公时代被晋人的背信弃义坑的已经够惨了,早已认清了晋人的本来面目,“秦晋之好”不过是骗人的鬼话。再者秦人性子刚烈,绝不会屈从于任何一国的胁迫而屈服。晋国伐崇,不但没有达成媾和,而且又一次惹恼了秦人。
  为了报复晋国,第二年即公元前607年,秦国派兵包围了晋国的焦地(今河南省陕县南),焦地位处崤山,秦国此举估计还是要打通东出的通道。结果就在这年夏天,晋国的赵盾率军救援,史书中并未记载秦晋两国交战,估计秦国在晋军到达之前便解围回国了。“焦之战”不过是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一次稀松平常的冲突而已,与“崤之战”和“王官之战”是无法比拟的,但却是秦共公在位时期与晋国的唯一一次交兵。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共公在位共五年,薨于公元前604年;但《春秋》记载,秦共公在位四年,薨于公元前605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因为列国时代各国的纪年纪月并不相同,比如秦国以十月为岁首,即一年的首月,也就是正月。但其他国家并不一定以十月为岁首,所以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国家也许就记载于不同的年份、月份。《春秋》是孔子所作,采用的应该是鲁国的纪年,而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因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列国的史书大都毁了,独留秦史,秦史乃是司马迁编写《史记》所仰仗的重要史料,自然《史记/秦本纪》中的纪年采用的是秦史中秦国的纪年,秦人记载本国历史,尤其于国君在位年代,当然要比鲁人更为确切,因此此处采用《史记/秦本纪》的说法,即秦共公在位五年,薨于公元前604年。

  本人查阅谥法,不见“共”谥,大概“共”通“恭”,而谥法于“恭”解释颇多,现载录于下:
  恭:尊贤贵义曰恭;敬事供上曰恭;尊贤敬让曰恭;既过能改曰恭;执事坚固曰恭;爱民长弟曰恭;执礼御宾曰恭;芘亲之阙曰恭;尊长让善曰恭;渊源流通曰恭;夙夜敬事曰恭;知过能改曰恭;贤而不伐曰恭;率事以信曰恭;不懈于位曰恭;卑以自牧曰恭;不懈于德曰恭;治典不易曰恭;责难于君曰恭;正德美容曰恭;不懈为德曰恭;正己接物曰恭;昭事不忒曰恭;勤恤民隐曰恭;庄以莅下曰恭;谦和不懈曰恭;逊顺事上曰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