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缘感君深牵绊》
第32节

作者: 梧恋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8-20 20:16:08
  第三章,千山暮雪,剑指故乡(1)
  其实苏桐不知道,自从自己离开后,沈舒华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念她,并一直都在想办法去联系她。
  苏桐离开郧西那天早上去宾馆给沈舒华打电话,沈舒华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宾馆,但已经人去楼空。他握着手机和那张卡,在宾馆的大厅里呆坐了半小时,心里头满是忧伤和哀怨,他没有想到苏桐会是如此的绝情,明明昨晚还在郧西县城却不肯和自己见上一面,甚至连一个电话也不给自己打!昨天他给苏桐打电话时以为他们正在回家的路上,他推算他们晚上十一点应该可以到武汉,所以晚上十点整他再一次给苏桐打电话,电话关机,明知道自己一直在为她牵肠挂肚,而她却连最后一面也不肯见自己。

  从宾馆出来,沈舒华的心凉透了,他甚至有些恨苏桐了。他反反复复读着苏桐那张纸条,慢慢地,怨恨从他的心里头慢慢消退,他明白,苏桐已经被“红尘”伤得太深,她对自己对爱情,对未来都失去了自信。是啊,一个人一生这样的伤害足可以将他(她)伤到骨髓,想她从阴影中很快走出,除非奇迹出现。那么,谁将会是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呢?自己吗?
  从宾馆回到家,沈舒华感觉无限的茫然和惆怅,原本打算星期六、星期天两天带苏桐去郧西的各个景点的,现在计划全落空。
  沈舒华回到家,他一头栽倒在沙发上,就这么挺尸般在沙发上“挺”了二十几分钟,突然他从沙发上跃起,掏出苏桐用过了的那部手机,打开信息,他发现他发给她的每条信息都被阅读过,可能她正是在阅读信息时突然接到自己的电话,所以自己才听到她在电话里的声音是哭过了的!有了这个判断,沈舒华心中的痛舒缓了许多,这时他又发现信息草稿箱有内容,他有些激动地点开,读完《红痣》后堵在他心里头的余痛也渐渐缓解。他明白这一定是苏桐读了自己的信息后的新作,这首诗利用一颗红痣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苏桐对自己的心意。

  沈舒华靠在沙发上,点燃一支烟舒缓地抽起来,他想象苏桐诗中那颗“等待目光迎合”的红痣所在的位置,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情感,这个世界除了苏桐,恐怕没有第二人了,这是一个叫人恨又让人怜爱的女人!
  沈舒华的精神慢慢提振起来。
  沈舒华两天没出门,他将自己给苏桐拍的照片在电脑上进行挑选整理,然后自己动手全部洗出来,数了数,竟然有近百张。这些相片多半都是他趁苏桐不注意抢拍的,这是一个没有表演天赋的女人,她一知道你给她拍照就紧张,抢拍的相片随意逼真,表情生动,毫无做作之嫌。其中几张是苏桐在草丛中发现了一窝小鸟,沈舒华将她当时惊喜、怜爱、依依不舍的一组表情用逆光摄影的方式拍摄下来的。

  摄影师一般不使用逆光拍摄,这需要很高的摄影水平,但这种方式只要拍摄成功,其效果比顺光更好,图景会更生动明晰。这组图片除了给人美人如诗强烈的视角享受外,同时表达了大自然的生灵可以给人类带来无限惊喜和祥和,它们生生不息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主题思想。沈舒华对这组照片爱不释手,它们将堪称他摄影史上的又一经典,他准备将它们用来参与下一届亚洲动物基金世界动物日摄影大赛。沈舒华反复欣赏着相片,他在心中赞叹,只有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多彩而又对自然界和生灵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和热爱的人,面对一窝小鸟才会由衷生地展现出来如此丰富逼真的神情来。这是一个精灵,一个接近自然本色的精灵,沈舒华在心里叹道。

  沈舒华哪里料到,这组照片将要给自己和苏桐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磨难。
  日期:2014-08-21 09:09:33
  第三章,千山暮雪,剑指故乡(2)
  在思念和期待中度过了两个星期后,沈舒华对苏桐主动来电联系自己不再抱希望了,他明白这是一个十分隐忍内敛而又含蓄的女人,也许她的骨子里根本就没有“主动争取”这个四个字,况且她知道自己是有婚姻在身的人。他决定有必要回故乡一趟了,为了自己这份难得的爱,为了尽快结束早就该结束的那份死亡婚姻。

  一个星期五的上午,一连几天没来公司的沈舒华来到了办公室,公司的门市部经理傅德明看到他今天来得这么早,就赶紧将今天的晚报送过来。沈舒华拿起晚报顺手翻了翻,当看到第三版整版报道一名政府官员为了高升,将自己的妻子毫无羞耻地献给自己的上司时,他就将报纸厌恶地扔到一边。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沈舒华就有呕吐的感觉,自从他知道了妻子方丽为了上位和上司之间的肉体交易后,他就患上了官场厌恶症。

  让张经理来我办公室一下。沈舒华对傅德明说。
  不一会儿张经理就进来了,沈舒华和张经理谈了一会那块土地开发的构思设想后,突然他冷不丁地说自己最近要回B城一趟。
  张经理一听大吃一惊,和沈舒华相处八年了,他回B城的次数他数都数得出来,特别是去年他儿子去了澳大利亚以后他几乎不再回B城了。
  去找她?张经理问。
  沈舒华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说,不完全是。然后将汪斌的手机号给了张经理,他要张经理找关系去移动查找汪斌的信息,看能不能查到汪斌在B城的住址。
  苏桐离去后的第三个周末,沈舒华带着张经理从移动查找到的汪斌的住址信息启程回到了B城。汪斌是用旧身份证在郧西的移动公司开的手机号,B城这些年大搞市政建设,汪斌办身份证后住址一定也变迁了,沈舒华对汪斌身份证的住址抱的希望不大,但他决定还是先从这下手。
  那天沈舒华到达B城时正是下午三点了,就在即将进入B城的那一刻,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他看着一栋栋高耸的楼房,以及一个个错落有致的闲散小社区,他突然感觉B城原来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股温暖的感觉一直在他的全身流动循环,刚才一路的疲倦顿时消失,他明白自己从此对这儿将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沈舒华一到B城就自奔汪斌身份证上的住址所在区,结果正如他所料,汪斌身份证的住址所在地已经完全变了新模样,原来的旧房全部被拆除,换上了崭新的高楼大夏。
  不得已,沈舒华想到了他的一个偶尔还联系的老同学在公安局上班,他决定请他帮忙查找苏桐的住址一定没有问题。沈舒华迅速掏出电话,电话通后他来不及和同学客气一番就直奔主题,要同学迅速帮他查找叫“苏桐”名字的人的所有信息。同学很爽快就答应了,沈舒华这才决定回家。
  日期:2014-08-21 17:05:25
  第四章,冰冷的家,名存实亡的婚姻(1)
  沈舒华将车子向着自己家的方向缓缓地开着,一路上他看到不少家卖茶叶的小店以及茶楼,但都显露不具备规模经营、店面严重缺乏茶文化氛围的弊端。他在心里揣摸,将自己郧西生产的茶叶打开B城的市场一定会有前景,并请苏桐发挥一下她的文学特长,融自己的摄影于一体,开一家具有规模的,拥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别致大茶楼岂不是锦上添花?这些年来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将生意做回家乡来,但现在,他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这份热望,已经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沈舒华到达自己家的那个院区,他站在自己家的楼下向上仰望,逐年减少回家次数的他已然有种沧桑的陌生感了。
  十一年前沈舒华和方丽结婚的新房是在工商局家属大院内,方丽升正局长后觉得这种家属大院耳目太杂,她以儿子需要幽静优雅的成长环境为由,卖掉了那套房子,逼沈舒华拿出三百万,在当时B城最豪华的别墅区——半山华府,购置一套两层楼五百个平方的别墅,沈舒华考虑到不幸的婚姻让自己远离儿子,在情感上未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就没有犹豫答应了方丽。这一别墅区远离B城城区,依山伴水,里面衣食住行设置都都是一流的,这儿幽静,雅致,舒适,住着的都是神秘低调的有钱人。

  沈舒华没有想到,他买下这栋别墅不到三年,去年方丽就又有了新的花样,逼他拿出三百万,花了二牛九虎之力将儿子随她的妹妹一家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去年儿子也只有九岁,当时沈舒华觉得儿子太小,没有必要远渡重洋,应该接受中式教育,但方丽大为恼怒,指责沈舒华枉为人父,对儿子从小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职责,现在又不愿为儿子接受好的教育出力。不得已他只好筹措三百万一次性打给方丽,听任她对儿子的安排。

  儿子一走沈舒华也感觉轻松了很多,毕竟儿子离开了这个缺乏家庭温馨的环境,这对他的成长有好处。他一直被方丽拖着无法离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儿子,儿子这一走他本想离婚应该没有顾虑了,但没有想到方丽还是死活不肯离,提出要离可以,必须一次性支付儿子抚养费500万元,并提出一千万的资产分割。沈舒华这些年做的不 过是茶叶营销的小本生意,近年才涉足房地产,几乎没有沉淀的资金,就算这样但也已经被方丽以儿子的名义拿去了不少,她这一狮子大开口分明是故意拖着不离婚。

  下午六点到了家门口,沈舒华掏出因久未使用没有一丝光亮感的钥匙,竟然一时转不开门锁。打开大门,一股因闭塞不通风而导致的一股霉味直扑鼻端。这是他预料之中的事,因为方丽自从当上局长后就更很少在家了。沈舒华来到厨房看看有没有什么可吃的。厨房空空如也,估计这个厨房长期一来是个摆设。他又拉开冰箱,冰箱里面倒是塞了不少食品,他找出鸡蛋和面条对付了自己的肚子。
  沈舒华闭目靠在沙发上,一路开车的疲劳稍微得到了一些缓解。晚上十二点过了,歪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沈舒华听到钥匙捅门的声音,他知道是方丽回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