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比成功重要:不懂成长的人,注定被淘汰》
第10节

作者: 职业规划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1-14 21:54:23
  【接受自己不是万能,才能变成一个能人】
  据自己观察发现,当前年轻人最为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不知道该做什么工作,因为在招聘网站上琳琅满目的岗位中,好像哪个都可以做,但又觉得都不想做。一方面羡慕着销售等岗位的高待遇,但是承受不住压力和各种应酬。另一方面羡慕着会计、建筑等岗位的专业性,但又苦于没有专业基础。所以,他们会花费很多时间纠结到底在哪个岗位上。这个人群不仅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很多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职场人。

  在一次咨询中,自己遇到了一名有类似困惑的咨询者。他已经工作了三年时间,分别做过销售、市场助理等岗位,但觉得这些岗位都有不能接受和不适合的地方,所以在想该做什么职位比较合适。我问他有什么选择工作的标准和方向吗?他说,只要有人肯给我机会,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可以做,并且我也有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做的很好。
  日期:2013-01-15 21:46:00
  我继续问他,假设你准备参加一场演出活动,包括导演、演员、剧务、摄像等岗位,你想最想选择哪个岗位?他回答,想做导演,因为自己善于对于事情进行总体的指挥、安排和实施进度的把控。我又问他,假设已经有人了做导演,在剩余的岗位中你会选择哪个?他想了下,然后说随便哪个都可以。我继续说,请试着增加每个分工的专业门槛、难度及时长,比如,演员必须是科班出身,摄像必须持证上岗,剧务最好是有过相关工作经验,你会选择哪个?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用意,惭愧的说这些问题确实没有深入考虑过,是自己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没错,很多人之所以纠结到底该做哪个工作的问题,根源在于他们把自己看成了一个万能的人,没有做不了的岗位,并且给他们潜意识中有一个前提是公司要给他们提供机会和学习时间。但是,他们却没有对于这些想法仔细考虑下,到底在现实中是否行得通。
  日期:2013-01-16 08:52:18
  首先,一个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受到家庭影响、教育背景、亲朋好友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对于职业的选择性在逐渐变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压力增加,个人可塑性降低,都决定了很多人已经失去了一些岗位的机会,而这些因素恰恰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绊脚石,只是很多人没有发觉而已。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来讲,如果没有经过几年专业而系统的学习,将很难胜任专职岗位,很多公司考虑成本的问题,也不会给非专业人士机会。即使一只脚踏进某个行业,能够做的只不过是一些皮毛岗位,而不是自己想想中专业岗位。

  比如,对于一些学历不高的人来讲,如果没有硕士或博士以上的学历,基本很难有机会去正规国办大学当老师。对于一些非重点大学金融类研究生来讲,即使想做金融类岗位,基本也只能从客户经理开始做起,和普通的销售没有太大区别,这样的职业转型意义不大,甚至还不如之前的岗位发展好。
  日期:2013-01-16 20:05:33
  其次,一般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的人,往往都不了解自己优势和特点,称之为没有职业“根基”的人。因此,他们就像墙头的草一样,想法随着时间而随时变动。今天想做这个职业,明天又想做另外一个。但是他们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因为他们内心并不是足够确信,更多的时候是处于“只要我想做,别人给我机会,我都能做好,但是能不能做的开心就不一定了”的自我安慰之中。并且,他们不明白一个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不仅仅取决于想做和可以做,还要取决于能否坚持做下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经常有年轻人问自己,李老师,您觉得哪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好、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好?对于这类问题,自己一般会开玩笑的说,我觉得厨师行业挺符合你的标准。很多人会好奇的问,不会吧?自己解释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在五星级酒店的厨师收入很高呢?也可以拿年薪,工作环境也不错。难道这个不符合你所说的发展前景好,工作环境好和待遇好的“三好”问题吗?虽然这是玩笑话,自己其实想通过厨师这个者岗位来表达一个观点,虽然名字一样,但是,有的人在五星级酒店拿年薪,有的人在路边摊领着微薄的收入,发展可谓天上地下,而决定他们发展的不是岗位的区别,而是人的区别,是自己想给谁做菜的区别。总想做什么都好的岗位,但更要反问下自己凭什么馅饼会掉到自己头上?自己为接住这个馅饼准备了多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