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用战略眼光读『西游』》
第31节作者:
老夫无奈 日期:2014-08-21 22:30:50
46 大圣的六贼和唐僧的六贼
六贼就是六根,就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六贼无踪,就是六根清净;那六个剪径的强盗——六贼,就是六根的比喻。
大圣打死了六个强盗,惹得师父拿出政治原则,好一顿严厉批评,还下了大圣不是合格和尚的判断。那六个贼已经报了名号了,唐僧是个大知识分子,不应该看不出来这只是六个影子,不是真人,即使确确实实是六个真正的血肉之躯,这六个家伙也是注定要死在这里的,说到底,这不过一场测试、一种提示而已,但是,他还是找茬儿,让大圣心里不痛快。
大圣听了唐僧的絮叨,一怒之下,就扔下他回家吃饭了。你说,这师徒二人,谁“六贼无踪”——六根清净了?
大圣没有回家吃饭,倒是跑到东海龙王那里喝茶去了:好邻居,我心里苦,最近跟了个师父,六根不净,我不过打死了六个强盗,他就啰嗦个没完没了,我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窝囊气?
从大圣的“从政”经历看,他当过妖界秦始皇,当过齐天大圣,对东海龙王是个什么角色,很清楚,他不回自己的花果山吃饭,倒是跑到玉皇的东海海洋局,跟玉皇手下的一个高级干部讨教,绝非一个心情不好可以解释:大圣出狱后,消息闭塞,对天地间的政治态势,一无所知。
取经是个光荣使命,这背后,一定不仅仅是取经这么简单。毫无疑问,这是大圣的恩师和天庭的第二次较量,而这个较量的主力,还是大圣。大圣看到自己的新师父了,就是一个花瓶、摆设、借口,就像取经本身,不过是一个花瓶、摆设、借口一样,这后面隐藏的意涵是,用展示某种力量,来达到某种战略目标。这是石猴出世和大闹天宫的继续;这才是取经的关键。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圣想知道天庭对取经的态度。
西天取经可以进行,但是,必须弄明白,以下怎么和天庭周旋。千万不能忘记,住五百年大牢之前,大圣已经当着天庭的所有重量级人物严正声明:我还会来回的,玉皇的御座,我不会不惦记。
打从在这东海海洋局抢走一根棍子那一刻起,大圣就明白,在这里可以试探到天庭对某些敏感事件的政治底线和容忍极限。大圣这一次来找龙王,实际上是试探天庭对取经的态度来了。
龙王说:大圣,好好取经吧,干嘛耍小孩子脾气?人家是你的师父,批评几句,全当上政治课的时候,听老师摆龙门阵了。
也就是说,西天取经和送给大圣金箍棒一样,天庭不会斤斤计较。大圣放心了。
大圣的师父不放心。一阵忽悠,就给大圣圈上了紧箍咒。
念,往死里念。大圣大喊大叫,满地打滚。唐僧还是收不住手,接着又念了几遍:小样儿,师父心里的气儿,大着呢,不拿你出,找谁去?
十四回:行者见说得有理,真个不敢动身,只得回心,跪下哀告……三藏道:“既如此,伏侍我上马去也。”
唐僧年纪轻轻,原来,这些自己牵马、扛着包袱的事情,自己大权独揽,现在,就让大圣“伏侍我上马去也”,这是给大圣立下了神圣不可侵犯的规矩。至于那个不杀生的政治原则,需要的时候、想出一出心里的烦闷之气的时候,就拿出来,紧一紧大圣的脑袋,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暂时忽略。
整个西游世界,可能有六根清净的人,但是,有一点儿可以肯定,这取经的师徒俩,不属于这个行列。
一个真心取经的人和一个被迫取经的人,成了徒儿和师父,师徒俩各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各自都把算盘珠子扒拉得啪啪响。
唐僧的魂魄,是让南极星君带着去满堂娇那里投胎的,这是当成中央直接督办的大案要案了。看来,天庭很可能给唐僧洗过脑,这一手儿,有点阴。
日期:2014-08-22 22:17:39
@老夫无奈 47 唐僧和大圣的精彩对话
不管怎么说,大圣“伏侍我上马去也”,成了取经队伍里的政治原则,以后,大家都要按照这个原则采取行动,谁都不能踩红线。比如,不管他怎么使小性儿,无论多像一把扶不上墙的烂泥,大圣都不能说:你小子就别去了,我一个跟头,就取回来了。
师徒俩规规矩矩往前走,这就让那位驮运队队长拦住了去路:一口下去,就吃了唐僧的坐骑,唐僧这位骑兵出身的人,就很可能改当步兵了。
唐僧不干,他的办法是哭:
十五回: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
真够惨了,竟然“说着话,泪如雨落”,不知道是绵绵细雨,还是倾盆大雨,反正,骑马改步行,不至于这么痛不欲生。这不是一个青年男子的表现,甚至,连个有血性的小女子,也远远不如。
没有马就取不成经了?你在李世民面前发下的宏大誓愿,就这么经不起打击?是唐僧取经,还是白马驮经?
这是那个在长安大街上走得轰轰烈烈、摇摇摆摆的第一高僧吗?这是报仇雪恨过程中的那位少年和尚吗?这是水陆大会上那个慷慨陈词的佛学专家吗?
只能说,唐僧这是借机发作:你们不是要取经么?连马都没有,怎么取?你们这么忽悠我去取经,难道连个马也给我弄不来?
取经不是唐僧的事业,是大圣的事业,自从大圣加入取经队伍后,唐僧对自己的定位,就成了一个看笑话的:我要骑马,没马,我不会走,我哭,一哭二闹,就差上吊了。
纯属给大圣出难题。
十五回:他那里忍得住暴燥,发声喊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
骂上了,刚刚立下的规矩,让唐僧自己给哭得稀里哗啦。别忘了,大圣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当年上小学的时候,就会用肢体语言和老师对暗号,现在,唐僧的这一出儿,瞒不过大圣的火眼金睛。大圣的结论出来了:1,你就是一个脓包;2,我去跟那个臭龙算账,让他归还“我”的马匹!
十五回:三藏却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寻他?
只怕他暗地里撺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行者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哏哏的吆喝,正难息怒……
找什么马?你走了,那家伙窜出来,吃了我,怎么办?取经要紧,还是我的命要紧?那匹马要紧,还是你的师父的命要紧?请注意,唐僧说的是“却不又连我都害了”,他把自己的命看得比泰山都重。还有,唐僧实际上已经看见了,那马被白龙吃进肚子里了,根本就找不回来,所以才会有“那时节人马两亡”的说法,也就是说,唐僧只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并不是真的要那已经进了龙肚子里的马回来。
取经?现在是考虑取经的时候么?
对大圣而言,没有马,你不走,找马,你不让去,剩下的,就不是取经,而是坐在这里等死了。
有这么难为人的吗?
就大圣那猴儿脾气,要不是头上圈着紧箍咒,早就翻脸不认人了。其实,大圣已经快崩溃了,他“喊如雷道”、“哏哏的吆喝”,“脓包”、“你忒不济!不济!”一串串怒骂呵斥,脱口而出,这已经完全不是对待师父的礼节,而是在对待手里的一把甩不掉的烂泥了。
大圣需要取经,唐僧需要胡搅蛮缠。
如果说唐僧分不清孰轻孰重,连“没有马可以暂时步行”这种最简单的事情也理不清头绪,那是侮辱一个佛学大师兼大唐第一高僧的最低智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