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里的雪域战争 之三 血色嘉绒:两征金川,十全老人的荒诞武功》
第29节作者:
京华烟云AMIP 好了,八卦讲完了,下面该说说正事了。面对着林立的战碉,讷亲他们想出法子了吗?您还别说,宰相大人一拍脑袋,还真就憋出个主意,为了防止知识产权被侵犯,他立即将这个点子向皇帝上奏汇报。
(待续)
请继续期待下篇《十、国舅出马》
日期:2013-11-20 15:46:38
《番外篇:秋水寒山话古碉——北京的金川战争遗迹》
事物真是普遍联系的,帝都北京与遥远的嘉绒藏区,冥冥中竟然颇有渊源。
话说**时,两名煤矿文工团的人去北京西山那边采风,他俩发现当地的红旗村、正白旗村里有些农民会唱一种奇怪的民谣,虽然歌词完全听不懂,但凭经验恐怕不是汉语。
文工团员于是上前询问,答曰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小调,现在已无人懂得,而问其祖上来历,却谁也说不清楚。这俩也真是有心人,他们专门将歌曲录了音,回去后便跑到民院(即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到处询问各个少数民族师生,想搞清这究竟是啥地方的曲子。
说来也真巧,当时民院的一个进修班里正好有个来自四川甘孜州的嘉绒藏族学生,他一耳朵就听出来,这不就是俺家乡的歌嘛!他的家乡在甘孜州小金县,按照藏族传统的地理划分来看,正属于嘉绒藏区,那里的藏族则被称为嘉绒人。
有人能懂那就好办了,民院随后便组织一批藏族师生到那两个文工团员的采风地点做详细调查,就这样,一个隐秘了两个多世纪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当地农民中的一些人,竟然是大小金川地区(今四川阿坝州金川县和小金县以及甘孜州丹巴县)的嘉绒人后裔,更准确地说,他们的祖先都是来自大小金川的战俘。
在今天北京香山附近,还矗立着几座模样特别的碉堡形建筑,但又与华北平原遗留的那些鬼子碉堡差异颇多。路过好多次都感到奇怪,后来才知道,这是在金川战争中,乾隆专门针对当地人最得力的防御堡垒而仿制的演习替代品。
大小金川位于大渡河上游的山区,这里不仅地势险峻,而且还遍布着一种独特的军事堡垒,它就是高高的碉楼。碉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石头,底部用坚固的石块,越往上石块越薄,最上面已经接近石片,因此重量分布相当合理,石块或石片之间交错压叠,结构相当密实坚固,而金川遍地都是石头,自然可以随缺随补。
由于碉楼本身又高又瘦,里面开上窗口向下打枪放箭即可,并不需要太大的视野,而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在碉楼最上方向下施射,那里视野最广阔。按照清人的说法,当时的军用战碉“重重枪眼”也就是说遍布射击孔,几乎就没有什么不能照顾到死角。这种高大的碉楼不仅很难摧毁,而且内部存储着大量粮草,当地土著可以长期坚守,还能时不时突然杀出来打敌人一个冷不防,是金川人可以依赖的好伙伴。
第一次金川战争暂告一段落后,清廷并没有放弃彻底平定大小金川的企图,鉴于当地林立的战碉给清军造成的惨痛教训,正所谓“地险碉坚,骤难取胜”,痛定思痛的乾隆决定搞个模拟战场,让清军进行攻打碉楼的强化训练,“因于京师香山设石碉,造云梯”,就是说这个训练场就建在今天的香山地区。
在两次金川战争的间隔,乾隆曾挑选两千名精锐士兵组成针对碉楼攻坚的特种部队即“健锐云梯营“,其中还编入了一些金川战俘也就是所谓的“金川番子”作为训练指导,使健锐营日习攻战,待其谙熟碉战之术后,准备调往大小金川作战。
据记载,香山地区曾建有六十八座各式碉楼,但如今仅存六座半,且多年久失修,周围杂草丛生。斜阳西下,这些清军曾经的模拟训练场,于秋水寒山之中散发出别样的气氛。
秋色渐浓,残荷肃杀。
黄叶依依,衬托出那座冷峻的身影。
但它并不总是孤独,起码此时陪伴它的,还有写生的老者。
只不过,乾隆皇帝很可能并没有达到目的。现代的军事训练往往是奔着超越战场难度来设计,以便士兵们到了真正的战场后很快就能适应环境,而香山的仿制碉楼及其周围地势却让人怀疑都是样子货。尤其是,鉴于香山碉楼的建造者多是金川战俘,“其筑碉者,即金川番兵也”,他们故意偷工减料指鹿为马也是有可能的。
笔者不止一次探访过大小金川地区,那里遗留下的真正碉楼既瘦(如同大号的烟囱)又高(往往高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且多建在狭窄逼仄的陡峭之地,香山的那座替代品则既胖又矮,周围除了一面稍陡外都是缓坡,这样演练的结果可想而知,就如同训练时要对付的是猪八戒,到了战场才发现对方原来是孙悟空。当然,也许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现在剩下的都是瘦高型的,而那些粗壮的碉楼,或者已毁于战火,或者战后被拆除了。
不管怎么说,看完香山的仿制品,再看看正版的嘉绒碉楼,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感觉呢?
梭坡古碉群,拍摄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
沃日土司官寨,拍摄于四川阿坝州小金县。
这是民国时拍摄的沃日土司官寨,剩下的建筑还比较多,显然更为壮观。
俱往矣,秋风萧瑟,九月鹰飞,不知山端的残碉又能屹立几时。
日期:2013-11-21 11:31:08
《十、国舅出马》(上)
在给皇帝的奏章里,异想天开的帝国首相竟然建议,既然金川的碉楼这么厉害,那不如咱们也赶快建碉楼吧!
对于自己这条神奇的“以碉制碉”之策,讷亲得意洋洋地解释道:敌人因地制宜,在险要处修建战碉并藏匿其中,因此才能以少胜多以逸待劳。现在我军既然已经逼近敌军战碉,那么自然也应该修建战碉,这就是和敌人“共险”。
与此同时,此举能向蛮夷表明,我们打算赖在这里不走,要盖房子耕地过日子了,看他们怕不怕!修碉楼还有一个好处,碉楼里不用留多少人守卫,那么剩下的士兵就可以出去打仗了,这真是依赖险要地形出奇制胜的妙计啊!皇上您就等好儿吧,我已经下令各路人马日夜不停地盖碉楼,很快就要有成果了。
这下子,乾隆被彻头彻尾地雷翻了,他想破了头,也想不明白自己亲选的这个首相究竟是什么奇葩思路,朕让你领兵去打仗,难道你转行当上了包工头吗?在给讷亲的回信中,皇帝充满怨念地写道:“披阅再四,不能解办理之意。”是朕智商太低呢,还是你本来就是个SB?
“彼之筑碉原以自守,我兵自应决策前进,奋力攻取,乃转令攻碉之人,效彼筑碉,是亦将为株守之计耶?”你们都躲在碉楼里,安全是安全了,可朕要的却是敌人的碉楼,像你们这样乌龟不出壳,还怎么去打敌人?你要明白,进攻和防守本来就是两个套路,怎么能混在一起乱用?
“今因彼守险,我亦筑碉,微特劳费加倍。且我兵已深入贼境,地利、气候素不相习,而守碉势须留兵,多则馈运难继,少则单弱堪虞。”你们每天把主要精力花在房地产开发上,不仅累得臭死,而且水土气候都不服,难免要出问题。再说守卫这些碉楼就必须留下士兵,留多了吧就没法保证他们的粮草供应,留少了吧根本守不住,人家一个冲锋就拿下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