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缘感君深牵绊》
第39节

作者: 梧恋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8-27 20:18:58
  第十章,拜会何必,近水楼台好观月
  在郧西县的沈舒华人在曹营心在汉,上次回B城他围着B城转了几大圈,他发现这个他离开了八年的城市的变化之大令他震惊。整个城市的格局全都变了,市中心的人文环境十分突出,月湖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内陆湖,它使得B城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灵秀,B城周边的西塞山、东方山、月亮山近观独自俊俏,远看群峰迤逦。生在B城,长在B城的沈舒华,第一次惊叹于自己故乡的美丽,他有一种迫切要走近它,回归它,为它的美丽聚焦,为它的发展留下自己人生轨迹的愿望。

  一座城因了一个人,沈舒华彻底改变了对它的印象,从而自己也改变了消极被动的人生观。这就是爱情的力量。沈舒华十分理解了余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信仰和爱情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精神荒芜和颓废是目前大多数人的精神面貌,余歌能十几年如一日地去爱着一个女人,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称道和敬仰吗?
  沈舒华苦恼于自己这些年与家乡联系太少,无从向人直接打听苏桐的任何信息。眼看一个月过去了,还无法联系到她,他决定还是与朱光正联系。这天是星期二的上午,他拨通朱光正的电话,寒暄后沈舒华犹豫着,要不要直接请朱光正帮忙打听苏桐的电话号码。犹豫再三,沈舒华觉得直接打听苏桐的手机号太敏感,朱光正对自己多年不回B城的原因一定有所耳闻,贸然要他去打听一定会引起他的猜疑。他决定采取迂回的策略。

  什么时候等我回来请你和何必一起吃顿饭吧!沈舒华语气肯定地说。
  电话那头的朱光正赶紧说,你回来我请你吃饭吧!上次你走得匆忙我没有来得及请,这次等你回来我一定补上。朱光正像想起什么突然有些奇怪地问,你找何必有什么事吗?
  沈舒华说,也没什么大事,我在外呆了这么多年了,叶落终须要归根,与其等到叶落,还不如趁叶茂时在家乡留下一片荫。上次听你说他也搞房地产开发,我想了解一下B城的房地产情况,看看有没有投资的商机。
  朱光正赶紧说,舒华,这种小儿科的事还用得着问他?有你夫人在你还怕没有商机?

  沈舒华微皱了一下眉,这些年来自己从来不沾这个女人的光她都趾高气扬,现在自己执意要结束和她的婚姻了,更不会让她的影子参和进来。沈舒华说,生意场有生意的原则和规则,官场有官场的律令和规章,泾渭分明,各行其道,没有必要扯到一起的。
  朱光正了解沈舒华是孤傲之人,他隐约知道点滴沈舒华与夫人方丽之间长期不和,假如他愿沾夫人的光,假如他们夫妻和和睦睦,他还会跑到郧西县去做生意?于是朱光正说,我听你的,你什么时候回来通知我一声,大家在一起吃顿饭。
  沈舒华赶紧说,就这个周六晚上吧。
  日期:2014-08-28 07:19:35
  放下电话后沈舒华发现张经理已经来到了办公室,并且有些吃惊地望着自己。
  又准备回B城?张经理问。
  沈舒华望着张经理,有些愧疚地说,没有想到计划没有变化快,我们刚买下的那块地不要急于开发了,等价钱上来了可能要出手。
  张经理一听大吃一惊,按照原计划这块地买下来是要自己开发的,现在沈舒华却改变了注意。张经理问,你想要将资金抽回家乡发展?
  沈舒华点头说,暂时还不能完全确定,要等我这趟回去后再定,事情一旦定下来,你跟我去B城,茶园基地由傅德明来经营,他世代经营过茶叶,他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说完沈舒华像想起什么突然问道,郧西县最近的房价波动大不大?

  张经理说,郧西县以前比较闭塞,目前正处在房地产开发高峰,房价还在往上涨。
  沈舒华点了点头,陷入沉思。对于沈舒华突然这么大的变化张经理虽然吃惊,但他明白一向慎重的沈舒华这次真是动了心要杀回家乡了。
  沈舒华看到张经理的样子笑了,他十分动情地说,小张,我这次下这么大的决定回故乡发展不仅仅是因为苏桐,也是因为B城的发展全景确实比郧西好。
  张经理忧郁着问,这次她要是还是死不离婚怎么办?
  沈舒华陷入了沉思,良久他抬头望着窗外,坚决地说,过去是顾全儿子,现在儿子不在身边了我没有了顾虑,大不了上法院。
  看来你这次是下定了离婚的决心了,早就应该这样了。张经理说。
  沈舒华坚决地点着头说,过去不是决心不大,而是确实对离婚也失去了信心,这样一个女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躲得远远的,但现在不同了,我必须得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了。
  谈完话后不久,沈舒华再一次启程回B城,准备与何必见面。
  其实,沈舒华要想不露痕迹地“遇见”苏桐并且打算回B城发展,他拜会何必确实是最高明的良策。
  何必与苏桐一起在月湖边长大,他比苏桐大两岁,本来读书晚一岁,加上留级一年,结果从二年级开始与苏桐同年级同班读书,直到高中毕业。何必从小以大哥自居并以此照顾和保护苏桐。他身材瘦小,但性格粗犷豪爽,一头黑发齐肩而披,一双小眼睛深邃明亮,闪着智慧的光泽。他在生意长摸爬滚打十二年,时间虽然不算长,但他的生意样样做得风生水起;同时他还饱读哲学,喜爱文学,又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古诗词的功底也很深厚,这些人类几千年的精华,将他滋养成一个儒雅豁达的生意人。他为人处事干脆利索,待人诚恳,广交朋友,是B城名气很大的儒雅商人。他最要好的朋友除了余歌外,还有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且精通古诗词的政协副主席罗文海,及开了一家农庄并在自家农场里种菜养花、写小说的许灿,他们四个志趣相同、情投意合的人经常聚在许灿的农庄谈天说地,抨击现实,针砭时弊,他们自己号称是“四人帮”。苏桐因为是余歌、何必的同学,理所当然被“渗透”到这个小团体中,苏桐曾经开玩笑说要将其中一个开除让她进来,就成了正宗的“四人帮”了。何必、罗文海和许灿私下里议论要将余歌开除,余歌因为苏桐的缘故总会莫名其妙爱吃他们另外三个人的醋。

  日期:2014-08-28 12:09:37
  第十一章,一拍即合,自翁之意不在酒
  转眼已到了十二月底了。B城十二月底的天已经很有些寒冷了。
  何必、何必的铁杆好友政协副主席罗文海,以及朱光正和另一位摄影爱好者彭浩早早来到锦华大酒店,等候从郧西县赶回来的沈舒华。

  晚上六点半左右,沈舒华风尘仆仆地赶到。何必见到沈舒华上前就是一拳头,说,终于想到要回家乡发展了!
  沈舒华握着何必的手感觉比十年前要亲切得多,明显这是因为爱屋及乌的缘故。沈舒华开心地注视这个儒雅而又幽默风趣的商人,心里头想起朱光正说过,苏桐唯一就是经常参加何必的聚会,这个个头矮小,眉宇间流露出智慧光泽的商人,一定有他过人之处,要不然苏桐是不会轻易和他过从甚密的。
  沈舒华感觉到心里暖融融的。他对何必充满情感地说,虽然八年来不见其人,但你的大名却如雷贯耳,注重企业文化的发展,致力人文环境的开发,你是大家的典范!
  何必说,你的夫人要是能够这样认同我就好了,我们是体制外的边缘人,观点和世界观总是和体制内的上层建筑不可调和,你说我是典范,你夫人说我是混蛋!

  大家大笑,气氛一下子就轻松起来。
  沈舒华感觉自己一下子就和何必拉近了距离。他寥寥几句,将他的耿直、率真暴露无遗。
  沈舒华明白了不爱应酬的苏桐为什么会喜欢以何必为中心的这个群体,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没有被生活的琐碎和社会名利催眠,还保持几分挣扎和清醒的群体。这样的群体就像是一个吐纳百川的湖,孤独的苏桐像一条小溪,悄悄地路过这里,作了暂时的停顿。
  宴席开始了,大家轮番敬过酒后,何必才想起问沈舒华:怎么终于想到要回家乡发展了?

  沈舒华笑而不答。
  何必好奇地问,保密呀!
  沈舒华说,还是家乡好,迟回不如早回。
  何必连连点头说是。他看了朱光正一眼回头对沈舒华说,朱主席说你想了解B城的房地产情况?
  沈舒华赶紧说,是呀,不知此时回来是不是正适宜。

  何必兴奋地说,B城现在大搞城市建设,南城区要全面拆建,市政府到处招商引资,你此时回来正当时啊!说完何必突然看着沈舒华笑着说,方局长马上就是副市长了,你还怕没有商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