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望财上堂。”赵五站在县衙正堂的大门口向刘望财大声的传唤到。
听到赵五的传唤声,刘望财不由得觉得自己的腿肚子一阵的抽搐。
刘望财高一脚、低一脚走进了县衙正堂。
“威——武——。”的叫喊声和着水火棍击打地面的“通通”声让刘望财的腿肚子更加的发软,进了县衙正堂没有两步,刘望财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梁山伯把惊堂木重重的在大案上面一拍,刘望财又不由得一阵心惊胆跳。他慌忙双手落地,给梁山伯磕起头来。
“大胆刘望财,你现在有什么要说的吗?”梁山伯厉声的向刘望财说到。
“县令大人,小人有罪,小人认罪。”事到如今,刘望财想不认罪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我来问你,你刚才在县衙正堂可发过什么毒誓?”梁山伯冷冷的笑着问刘望财。
“我……”刘望财吞吞吐吐的不肯说。
“案卷上面可有你签字画押的笔录呢,你要不要看一看呀!”梁山伯继续冷冷的笑。
“小人记得。”刘望财小声的说到。
“既然记得,那你就重复一遍,本县令特别的喜欢听。”梁山伯很讥讽的向刘望财说到。
“这……”刘望财依旧吞吞吐吐。
“说。”衙役们一面大声的一起吼到,一面用力的用水火棍敲击地面。
“我说过,如果我们家那头吃奶的小牛犊不是我家的,就让天打五雷轰顶,让我不得好死。”
刘望财喃喃的说到。
“要到天雷把你劈死,本县令肯定是没有这个功夫等的。”说到这里,梁山伯从红色的竹筒里面拿出了一个标有“五十”红色板签,厉声的说道:“本县令先赏你五十大板,再把你寄监待审。”
“五十大板……”做为打官司的老油子刘望财非常的明白,五十大板是重典,挨了五十大板的人基本上来说肯定是非死即残。
而且,虽然过去刘望财也贿赂过无数的贪官,但是他终究还是没有跟这个新县令交往过。
“县令大老爷。”心中恐惧的刘望财改变了对梁山伯的称谓,“我知道我错了,我愿意受罚,不愿意挨板子蹲大狱。”
梁山伯在心里面笑了笑,其实他也有这个意思,因为他必须在短时间里面筹措到大笔的银两或者粮食,以解莲台县目前的困难。
“是吗?”梁山伯冷冷的一笑问道:“刘望财,你愿意受罚多少银两?”
“一百两银子。”说着话,刘望财用老鼠眼偷偷的看了看梁山伯,见梁山伯在继续的冷笑,他马上又改了口:“不,不。县令大老爷,我愿意出二百两银子赎罪。”
“哼。”梁山伯冷冷的“哼”了一下,然后做出来要把标有“五十”的板签往地下扔的姿势并冷冷的说道:“衙役们,准备伺候刘望财。”
“别,别,别。”刘望财一面摇晃着自己的双手,一面向梁山伯说道:“县令大老爷,你说我应该出多少银两才能够赎我的罪呢?县令大老爷说多少,我都愿意出,只要县令大老爷不打我的板子,不让我蹲大狱就可以了。”
“这话可是你说的?!”梁山伯盯着刘望财说到。
“是我说的,是我说的。”刘望财连连的点头。
梁山伯把手中的板签放回到了红色的竹筒里面,然后向刘望财伸出了张开五指的右手说道:“五百里银子。”
“好,好。”刘望财虽然心疼,但是为了不挨板子和不蹲大狱他还是点了点头。
梁山伯又向刘望财伸出来张开五指的左手说道:“还有五百担上好的稻谷。”
“这……”刘望财听到梁山伯还要他出五百担上好的稻谷,老鼠眼里面流露出不情愿的目光。
“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勉强。”说着话,梁山伯又把右手伸向了红色的竹筒。
“我愿意,我愿意。”看到梁山伯的手伸向了那如鲜血一般的红色竹筒,刘望财不由得心惊胆寒起来,他连连的点头同意了梁山伯提出的要求。
梁山伯笑了笑,扭头对县丞说道:“程兄,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等一下张都头回来以后,你就和他一起到刘望财的家里面去把银子和稻谷取回来。银子充实县衙的钱库,稻谷充实县衙的粮仓。”
看到梁山伯审的这一案,县丞不由得从心里面佩服梁山伯的才智来。他站起身来,向梁山伯抱了抱拳说道:“梁兄,你放心吧,余下的事情都有小弟我来完成。对梁兄的才智,小弟我真正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程兄,客气,客气。”梁山伯也想县丞抱了抱拳,笑了。
县丞等着的张三,正在回县衙的路上。快到县衙的时候。他看见了一个人正鬼鬼祟祟的往县衙里面张望。看到这个人鬼鬼祟祟的样子,张三便准备上前盘问他,哪知道这个人看到了张三以后,一溜烟的不见了。
这个一溜烟不见了的人叫戴烟,他是彩蝶谷在莲台县的探子头。
却说这个戴烟回到了彩蝶谷见到了铁鹰,把在莲台县城打探的情况都向铁鹰做了报告。
“好了,戴烟,你一路辛苦了,你先到厨房喝酒吃肉去吧。我现在就到谷主那那里去把你报告的情况告诉她,她一高兴说不定会赏你一个大元宝呢,”铁鹰笑笑的对戴烟说到。
“谢谢铁鹰大哥。”戴烟好高兴,他谢过铁鹰以后,就到厨房喝酒吃肉去了。
等戴烟出了自己的房间以后,铁鹰就来到了祝英台的住处,他要把刚才戴烟告诉自己的关于莲台县城发生的是事情,向祝英台鼎报。
此时的祝英台正在自己房间的落地铜镜前面懒懒的梳妆。
昨天夜晚,她一直都没有睡踏实过。没有睡着的时候,她的脑海里面总是在想着那个风流倜谠、豪气万千的莲台县新县令。朦朦胧胧的时候,她总是见到那个梁山伯满面春风的向自己款款而来……
今天祝英台很晚才起床,连早饭和午饭都没有吃的她依旧的懵懵懂懂,懵懵懂懂里面梁山伯的影子总是在她的心头萦绕……
日期:2013-01-09 07:35:09
第三章 祝英台寄情赠黄金 梁山伯一探深石潭(1)
“九姐,吃饭吧。”十儿在屋子的外面说到。
祝英台的房门是开着的,一串串用珍珠做成的门帘密实的隔开了房内与屋外。
十一儿掀开了珍珠门帘,十儿端着托盘走进了房屋。
托盘上面一盘卤鹿肉,一盘红烧鹿蹄筋,一盘炒野菜,一碗白米饭以及一壶酒。
进了门的十儿把托盘放到了餐桌上面,然后又把托盘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到了餐桌上面。
十一儿走到了祝英台的身边,切切的说道:“九姐,现在午时已经过去了,你从早晨到现在还水米未沾呢,快去吃饭吧。”
祝英台懒懒的站起身来,懒懒的走到了餐桌边上。
看到了餐桌上面的那壶酒以后,祝英台望着十儿问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今天不是什么节日呀!”十儿望着祝英台回答到。
“不年不节的,喝什么酒呀?”祝英台懒懒的问到。
“姥姥说你心事重重,所以让你喝一点酒解解闷。”十儿对祝英台说到。
“哦。”祝英台顿了顿又问道:“姥姥呢?姥姥吃饭了吗?”
“姥姥已经吃过了,她说等一下就过来和你聊天。”十儿笑笑的说到。
祝英台懒懒的坐到了餐桌边的椅子上面,十儿拿起酒壶为祝英台倒上了一盅酒。
祝英台懒懒的拿起来酒盅,懒懒的往自己的口边送。
“报告谷主,探子送来了莲台县新来的县令梁山伯的消息。”铁鹰的话从门帘外面传了进来。
祝英台把酒盅放到了餐桌上面,急切切的说道:“快讲来我听一听。”
看到祝英台如此的心切,十儿和十一儿都捂着嘴巴笑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