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的凤凰——华夏文明》
第42节作者:
夕阳伴云下 两个苦难的时代,一个奇葩的王朝。
东汉末年,黄巾军大起义,汉室衰败。从此中国进入数百年的乱世(公元184年—公元581年)
晋朝如果从灭吴的280年算起到八王之乱统一和平的时间不过11年,与数百年的分裂动乱相比这11年连个中场休息都算不上。
西晋是一个奇葩的王朝,没有奇葩的西晋就没有五胡乱华,这表现为整个西晋贵族阶层的集体堕落和麻木不仁,和之前华夏族昂扬向上奋发图强的民族性相比,晋朝就像是吃错了药的病夫。如此颓废,留下一个五胡乱华的乱世也就很正常了。
当然这场大乱要从东汉末年说起,当时全国各地灾害频发,地震,旱灾,蝗灾,瘟疫不断出现,连年的灾害掏空了汉朝的国库,同时汉朝周边的少数民族看到汉朝国力衰弱,纷纷举兵入侵,虽然击退了各地蛮族,但是也使汉朝的国力愈加衰弱。公元184年全国大旱,饱经内忧外患的政府再也无力处置这种全国性的饥荒,灾区民众饿蜉遍地,很多州县仅幸存十分之二三的人口,走投无路的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召下纷纷揭竿而起,向官僚和地主发动攻击。
平息叛乱后各地豪强崛起,这种强枝弱杆让中原陷入更大的动乱,中国进入三国演义时期,半个多世纪的战争给中原人造成了无尽的苦难,晋朝最终统一时国内的人口已经不足一千万,这还是因为三国后期相对和平下人口缓慢增长后的结果,而且一千来万的人口还要包括四方内迁的数百万少数民族。在当时人看来,这是有史以来中原经历的最惨烈的时期。
日期:2014-07-28 08:47:19
当中原人弹冠相庆,以为又可以过上安定日子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很快他们还会再次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而且这次时间会更长,更苦,更让人生不如死,更让人认识到生命的卑贱。这就是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如果你想体验什么叫做“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请穿越到这个时代,如果你想知道地狱的样子也请穿越到这个时代,如果你对昏君暴君理解的不够清晰那更得穿越到这个时代。
更重要的是这次灾难深深的烙在了中华民族的基因里,以至于深刻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的性格。当然这只是开始,后世还会有机会把这种性格加深。
晋武帝统一中国后,自认为文韬武略可比尧舜禹汤,开始沉浸于声色犬马之中。同时又立了最倒霉的孩子司马衷为太子,司马衷这孩子比较笨,基本上就是和郭靖一级别的。满朝大臣都不希望晋朝被这个傻小子领导,所以用各种方式劝谏。
一次,武帝在陵云台上坐着,卫瓘陪侍在旁,想趁机申述自己的心意,便装做喝醉酒的样子跪在武帝面前,用手拍着武帝的座床说:“这个座位可惜呀!”武帝虽然明白他的用意,还是笑着说:“您醉了吗?”当然老卫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那美而长白的女儿没能嫁给司马衷,反而是丑短而黑的贾南风成了太子妃,再加上司马衷又是一老实孩子,贾家将来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吗。想到如此老卫才觉得可惜啊。
可是武帝一直找机会把这孩子的即位变得合理。不管怎么说这是司马家的事,结果武帝驾崩后,司马衷顺利即位,事实证明司马大侠确实不堪大用,中央的大权很快被皇后贾南风及其家人掌控,老实巴交的司马衷只是一个可怜的棋子而已。
日期:2014-07-28 16:22:29
如果说选择接班人不当导致了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危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问题,就让晋朝内部产生了严重的民族矛盾。武帝统一中国,一时间风光无限,属下大臣郭钦提议:自从西汉末年,匈奴内迁以来,由于不交赋税,不服兵役,人口越来越多,北方很多地方胡人已经占到人口的一半,甚至很多人已经迁到了首都周围,胡族在中原一直有二心,时常反叛,如果国家发生动乱,这些人一天就能攻到洛阳。趁现在刚刚统一中国,兵强马壮,把境内的少数民族外迁,再派人看住他们,方是上策。
但是晋武帝不置可否。
后来江统甚至写了《徙戎论》来阐述迁出胡人的必要性。把外迁胡人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可见人们还是有一定危机感的。这时西晋人对胡人的心态有点像公元前12世纪埃及法老对希伯来人的心态。
日期:2014-07-28 16:54:46
其实胡人的内迁, 到晋武帝之时还在 继续。 这是一种历史的趋势, 现在要把胡人迁出去,反其道而行之,几乎无此可能。而且在此之前的各个统治者对胡人的内迁都是持支持态度的,如果武帝外迁胡人势必会引起不满,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胡人的反叛更多的是依附于当地的起义军或者是当地军阀,很少有主动挑战中央的,反而是境外的胡人经常骚扰边境成为祸患,所以境内的少数民族看上去不是很有必要迁走, 武帝之所以未采纳郭钦的意见,原因在此。
但是听之任之似乎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这一时期突出了几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是对胡人的优惠政策,几乎所有内迁民族都不用缴纳赋税,以前为了分化瓦解敌人这么做可以理解,可是现在天下一统各胡已经分崩离析,再实行这样的政策就有点不合时宜,尤其是相对贫瘠的北方郡县胡人要占一半的人口和土地,本来就少的财政收入变得更加捉襟见肘。
日期:2014-07-28 18:16:20
与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相对的就是贵族阶层对胡人的歧视“士庶玩习,侮其轻弱”。由于心理影响的作用,歧视和偏见会迫使被歧视者向歧视者认同(同样适用于处在劣势时期的汉族) ,在胡人汉化方面会有一定的客观促进,但是这也有个限度,由于胡人一直不被接受,开始产生了对汉人的不满(同样适用于处在劣势时期的汉人)。
再有就是对胡人汉化工作一直进行的不够彻底,这可能和胡人的生活方式有关系,几百年过去后大部分匈奴人仍然过着部落的生活,并且很少有普通人能接受到中原文明的教化(这最可怕),再加上被歧视,这导致很多人没有对中原的认同感,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所以很多人对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的想法是:有便宜不占是混蛋。再加上汉族贵族的歧视态度只能让胡人民族主义情绪越来越强。这一切源于晋朝政府的不作为。
除了以上矛盾最严重的就是国内阶级矛盾的对立,汉末长年的战争让人民流离失所,老百姓对和平的渴望及其强烈,等司马炎统一中国的时候,老百姓都以为有了一个安定的生活,又能休养生息,中国又会进入一个伟大的时代,可是统一后政府并没有减轻人民的负担,仍然延续魏国时期百分之六十的赋税,百姓的生活依然痛苦不堪,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也很难吃顿饱饭。
日期:2014-07-28 20:56:19
与百姓赤贫相对的就是上层的享受思想,对于他们来说和平意味着可以好好享受了,打天下不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嘛。这就让整个上流社会变得极其下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