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漫注——深度揭秘你看不见的玄机 第二部》
第5节

作者: 挪威龙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并且,他们到达这村庄边上,观察到的这里的地貌,也说明这村子前面是大河,后面是山峦,小说写到这村子是“倚山通路”。并且这村子边上,还有从山上流下来的大溪流汇入通天河“傍岸临溪”。之所以说这溪流较大,乃是小说中写到这河边有沙头,有渡口,有渔船。
  好了,为何咱要考究这已经走过的路是不是山路呢?
  因为通天河岸上有一块石碑,碑上有三个篆文大字,下边两行,有十个小字。三个大字,乃“通天河”。十个小字,乃“径过八百里 亘古少人行”。这碑上刻写的字非常清楚,表明这条河宽度有八百里之巨,因为过于宽了,导致这条河自从有了之后,千古以来就没几个人能过去。
  可是,作者显然搞错了,因为对于这陈家庄村子里的人来说,并没有人认为这条河过不去!大不了搞一条大点的船就解决他们师徒的渡河问题了。而且,当河面被妖怪结冰之后,上面有来来往往的人行走,根据老陈的述说,过这条河的人多了去了。三藏与一行人到了河边,勒马观看。真个那路口上有人行走。三藏问道:“施主,那些人上冰往那里去?”陈老道:“河那边乃西梁女国。这起人都是做买卖的。我这边百钱之物,到那边可值万钱;那边百钱之物,到这边亦可值万钱。利重本轻,所以人不顾生死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数人一船,飘洋而过。见如今河道冻住,故舍命而步行也。”

  这不是作者搞错了是什么?
  其实,我看,这石碑上的字“径过八百里”描述的的确是通天河的宽度,没错。“亘古少人行”这句话,说的应该是从东面来的人,也就是说,描述的是从东面绵延的崇山峻岭中走过来的人,寥寥无几。你就说吧,这条河有八百里宽,还有人兴致勃勃的搞贸易。这地域本属车迟国元会县,为何却没提到有人去跟车迟国做贸易呢?一、山路过于险峻了,二、山区过于大了。

  他们一行,走到这里,已经是奇迹中的奇迹。而孙行者,为何要急翘翘的在这个月中十五的晚上匆忙赶路呀?
  日期:2013-01-17 07:54:38
  第四十七回(5) 夜遇通天河
  经历了这么多的坎坷和教训,三藏遇事,依然不知钻研。他说要休息,孙悟空说出家人不说在家话,孙悟空的话,他不去考虑回味,却反问孙悟空此话怎讲。又行不多时,前面就传来了滔滔浪响。刚刚耳朵边听到点隐隐约约的涛声,猪八戒就第一个反应过来说话,现在的猪八戒,可机灵了。八戒说:“罢了,来到尽头路了!”他认为既然前面有水声,必有河流之类的阻隔,既然有河流阻断,那这就是天涯海角,咱们的路该走的已经走完了。虽然老猪机灵了,可是他的思维模式依然如故。然后是刚才一直在沉默的沙僧开口,沙僧道:“是一股水挡住也。”他不认为这一定就是终点,但是听到水声判断出这是阻断,是难关。

  该说的俩徒弟都说出来了,唐僧他仍旧跟刚才反问孙悟空一样,采用反问句式来踢皮球,把问题和答案,都抛给徒弟们:“却怎生得渡?”八戒提出来试探:“等我试之,看深浅何如。”三藏又发话了,依旧是外推式的话语:“悟能,你休乱谈。水之浅深,如何试得?”八戒根据丰富的水上经验,用石块探究出来水深浅,唐僧依然踢皮球:“你虽试得深浅,却不知有多少宽阔?”等到孙悟空钻研好宽度问题之后,我们的唐师傅他,哭了。

  你不觉得吗?怎么今天这会儿的唐圣僧,脑筋跟生锈了一样呢!他脑袋里,似乎有漫天的柳絮在飘摇,混沌一片,听到别人说什么,只有下意识的惯性反应,他本人的嘴巴和脑筋,似乎都没有他本人在控制了一样。可能这就是他嚷嚷着想要找个人家住户休眠的原因吧,长途跋涉、骨软筋麻、脑袋供血严重不足。
  如果是一个一般人经历这种跋涉、脑袋想一般的事情,那几乎就是这样了。可是他不是一般人,他是修行人,修行人脑袋里想什么可不是肉身能局限的。这一刻的唐三藏,虽说脑袋里还想着修行的事儿,可是已经不是一个修行人的立场了。首先就是很没有出息的口不能言、声音哽咽、小眼泪儿滴滴答答的往下淌。遇到这种难题,这时候他这个师父不拿主意,茫然的向徒弟们讨主意:“徒弟啊,似这等怎了?”

  他被行者叫道石碑前,当他亲眼目睹了石碑上的可怕词句后,哭哭啼啼的,开始给自己铺垫台阶了,他说他当初不知道会有一路上的妖魔鬼怪、今天这种艰难阻隔:“徒弟呀,我当年别了长安,只说西天易走;那知道妖魔阻隔,山水迢遥!”言外之意,那不是挺明白的,要是当初知道是这样,当初我才不夸那种海口、干这种傻事呢……

  这种难得一闻的怪话,是不是唐僧一时糊涂,脱口而出呢?我看不是,等得后面那金鱼精弄神通降温降雪冻了河冰,听说有人在冰面上往来,他骑马与一行人到河边观看,果然见有人行走。陈老向他解释这些是重利轻生的买卖人。三藏因此浩然长叹道“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

  看见了吧,他此西行本是修行,是自我解脱、超度东土无量众生的大事业,舍生忘死的到得这艰难阔水面前,他开始说自己是奉旨来的、是为了忠于皇帝的、是为了自家名声的。
  是不是唐三藏,开始后悔了……
  不是呀,你看他为何要来这河边观察冰面与行人呢?那还不是因为他心焦气浮、急于赶路、急于早日取到佛经嘛。可是,他急于赶路取经却又是为何呢,哎呦,竟然不是为了圆满和众生。他在跟陈澄老汉在院子里看雪唠嗑的时候,陈老汉看见他垂泪,表示道:“老爷放心,莫见雪深忧虑。我舍下颇有几石粮食,供养得老爷们半生。”也就是说,您尽管放心,走不成也不会让你们饿死在这里,修行不会让你们走后退的路段。三藏的回答,则交了自家底细,“老施主不知贫僧之苦。我当年蒙圣恩赐了旨意,摆大驾亲送出关,唐王御手擎杯奉饯,问道:‘几时可回?’贫僧不知有山川之险,顺口回奏:‘只消三年,可取经回国。’自别后,今已七八个年头,还未见佛面,恐违了钦限;又怕的是妖魔凶狠,所以焦虑。今日有缘得寓潭府,昨夜愚徒们略施小惠报答,实指望求一船只渡河;不期天降大雪,道路迷漫,不知几时才得功成回故土也!”

  他怕的是违背自己定的三年期限,担心的是皇帝生气,怕的是妖魔凶狠,做好事为的是求得渡船一只,取经成功求得是早日回他大唐国的家乡。路才走了一半,他的心,已经飞回家乡去了。他这番话里面,骨子里依然是为了一个他自己!他这么伟大的事业,内心深处,他只图自己的解脱。也就是说,他到现在,他的愿望跟他当初的誓言,差距之大,绝不下于这通天河的两岸。这时候的唐僧,端的是以进为退,表面上是要勇猛激进、内心却是在打退堂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