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2-15 19:55:06
连载1-34 第四章 到基层锻炼才干
1、半个南郡(1)
有一个重要问题被忽略了:作为军事上结盟的双方,一般都会在缔结盟约前对战后的利益如何分配应该做出明确的安排。
也许在当时情况下克敌才是最急迫的,不容想这些问题。现在曹操被打败,退出了江陵,荆州大片土地等待重新划定势力范围,而有能力、有资格参与角逐的,无疑只有孙权和刘备。
矛盾随之产生。孙权的动作快,连续任命了三个太守,从夷陵到柴桑,沿长江的地带全部纳入自己的辖区,完全无视盟军的存在。
孙权任命程普为江夏郡太守后,刘备的活动空间更显局促,之前江夏郡太守是刘琦,为了不与孙权争锋,刘备赶紧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自己主动退出夏口。
据《江表传》说,刘备离开夏口后将大本营安在了一个叫油江口的地方。这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地方,属南郡。南郡太守现在是周瑜,孙权、周瑜为了安抚刘备,“主动”把南郡长江以南的部分是划归刘备。
《江表传》在宣扬孙吴光辉事迹方面一向不遗余力,它记载这件事的目的本想说孙权多么慷慨大方,主动把半个郡给了刘备。但是,作为战胜方之一,刘备得到的回报就这么一点儿,未免有点欺人太甚,《三国志》都不好意思写。
而且,南郡在长江南岸的部分与半个南郡还有很大差别,南郡的三分之二在江北,三分之一在江南,在江南的部分,至少五分之四是荒无人烟的山区,刘备得到的那一点儿,确实少得可怜。
由江陵沿江而下约百里就是油江口,这里完全在周瑜强大军事力量的监督之下。
面对如此不公,刘备忍了,因为实力决定一切,他周旋于各路强人之间多年,早已习惯这些,发牢骚、摆委曲都是没用的废话,有本事就自己强大起来,把对手灭了。
现在不仅不能表露出不快,而且还要跟孙权搞好关系。诸葛亮建议刘备不妨再主动些,表奏孙权为车骑将军,以换取孙权的支持。
表奏是报备,不是报批,车骑将军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当然得朝廷任命。可朝廷在曹操手里,让它任命是不可能的,只能备案了。
既然只是备个案,还有价值吗?有。
这得看是谁来表奏的,虽然理论上说任何人都可以表奏别人当官,既然程序上是非法的,区分别的也就没有意义。但是,尽管是一场游戏,谁来操办又有不同的分量。就拿这个车骑将军来说,孙权尽管很想要,但如果是他手下的人出来表奏的话,他宁愿不要,因为那将被人耻笑。
如果是刘琦表奏的,虽然路数是对的,但成色差了很多,而朝廷正式任命过的左将军刘备出面,那就不同了。
所以,这个东西孙权最想要,而目前只有刘备能给。
刘备不仅按照诸葛亮的建议把孙权表奏为车骑将军,而且索性把空头人情做得更大,同时表奏孙权兼任徐州牧。
徐州是曹操的地盘,刘备除了送顺水人情,还有挑事的嫌疑。
对于刘备的好意,孙权欣然接受。之前他只是朝廷正式任过的一个杂号将军,相当于军长,弄得他挺别扭,手下一帮将领只能给个偏将军、裨将军、校尉什么的,现在自己升了,大家也都可以跟着往前挪挪窝。
孙权从此便以车骑将军自称。
诸葛亮建议刘备做这些是有现实考虑的,因为刘琦的身体不好,快不行了。
刘琦是刘备打的另一个招牌,他同样以表奏的方式让刘琦当荆州刺史,利用刘氏在荆州的影响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刘琦也算是孙刘联盟的重要一方,又是刘表的长子,孙权尽管不情愿,也得给面子。
如果刘琦死了,这个招牌也就没了,孙权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现在,先对孙权做好了那些铺垫,刘琦即使死了,孙权纵然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把荆州牧这顶帽子拿走。
果然,刘琦因病去世,孙权作为回报,表奏刘备为荆州牧。
刺史和州牧都是一州的长官,二者品秩却相差很大,一个是六百石,一个是二千石。汉末搞了一场刺史改州牧的改革,发起人是刘璋的父亲刘焉,任命了一批有资望的人当州牧,集行政、军事、监察大权于一身,而资历浅者仍称刺史。所以这一时期州牧和刺史并行。刘琦之前是太守,年轻资望浅,刘备表之为刺史;刘备资历很老,十多年前就当过州牧,又是左将军,所以孙权表之为州牧。
刘备便将大本营常设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即今湖北省公安县。
刘备现在最渴望的是孙权能让出南郡的江北部分,让自己有一个真正的立足点。为此,刘备决定专程去见孙权一趟,当面提出请求。
此时孙权已回到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他急着回来的目的是更好地指挥合肥战役。听刘备说要孤身深入到京口,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诸葛亮深表忧虑,劝他不要去,以免遇到危险。
但是刘备执意前往,可见局促于公安一地,他真有点儿急了。
接到报告说刘备想来京口,孙权也吃了一惊,孙权当然不能拒绝,刘备于是到了京口。
刘备在京口见到了孙权,赤壁战火已熄,两大盟主才第一次相见。
刘备开门见山说出来意,孙权告诉刘备先不着急,在京口好好休息休息、游玩游玩,他要与属下们商量商量。
就此问题,孙权内部产生了分歧。
在南郡的周瑜听说刘备到了京口,写秘信给孙权说:“刘备是个枭雄,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不会久居人下。我建议把刘备留在吴地,给他修宫室,让他整天吃喝玩乐,使他与关张二人分隔起来,我趁机发起挑战,大事可定(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周瑜认为,如果割地给刘备,刘关张三人必然如“蛟龙得云雨”,一定是不是池中之物。
时任彭泽郡太守的吕范也建议孙权趁机把刘备扣留,不要放他走(范密请留备)。
但是鲁肃却反对这么做。据《汉晋春秋》记载,鲁肃建议把南郡的江北部分让给刘备,理由是给曹操树个对手,给自己添个盟友,这才是上计(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让之上也)。
鲁肃的考虑是,赤壁大败后,曹操把主攻方向放到了东线的合肥,目前正整顿人马以谯县、寿春、合肥等为基地向孙吴发起攻势,荆州虽然重要,但当务之急是全力以赴保东线,现在既无力量增兵荆州,所以不能与刘备闹翻。
只要孙刘联盟在,曹操就不能不有所忌惮,在荆州一线就得保持足够的兵力,这样东线的压力可以减轻。
孙权当然知道刘备是什么人物,吕布、袁绍、曹操都玩不转的人他怎敢小瞧?但孙权同意鲁肃的看法,有曹操这个强敌在,他对刘备就强硬不起来。
最后,孙权同意了鲁肃的建议,决定撤出南郡的江北地区,把自己占领下的南郡让给刘备。
孙权让给刘备的是半个南郡,让地盘的事也只有这一次,这就是“借荆州”的由来。
从战略上看这的确是高明的一招,使孙刘联盟得以巩固,从孙权一方来说,由于受制于东线战事,目前占有整个荆州并徐图益州的时机并未成熟,与其荆州让曹操逐步蚕食,不如通过支持刘备给曹操制造一个强大的对手,对曹操进行制衡。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听说孙权撤出南郡的消息时正在给人写信,这个消息让他吃惊不小,一紧张笔都掉到了地上(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日期:2013-12-15 19:56:00
连载1-35 第四章 到基层锻炼才干
1、半个南郡(2)
目的达到,刘备不敢多留,赶紧离开京口回荆州。
据《江表传》记载,刘备要走,孙权携张昭、鲁肃等十多人乘坐飞云大船相送,又在船上举行宴会叙别。宴罢,张昭、鲁肃等出去,孙权单独与刘备密谈。
谈话之中,刘备故意叹道:“公瑾此人文武兼备,是天下少有的俊才,我看他志向远大,恐怕不是能久居人下之人(公瑜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裴松之看到这里发出感慨,认为刘备此言有些不够地道,到人家那里做客,目的也达到了,还不忘挑拨离间一把(瑜威名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谮之)。
刘备此行看来是成功了,但正如诸葛亮分析的那样,也处处充满杀机。
据《山阳公载记》记载,刘备在京口时也感到了危险的气氛,见过孙权后,他曾对亲随说:“孙将军这个人,长得上身长、下身短,这样的人不可能居于人下,我可不想再见到他了(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
刘备后来离开京口,让手下马不停蹄往回赶(乃昼夜兼行)。
刘备对京口之行也心有余悸。据《江表传》记载,庞统投奔刘备后,刘备听说庞统那一阵正好在江东,了解一些内部情况,就问他:“我到京口,听说周瑜曾劝孙权把我扣下,有没有这事?”
庞统回答:“有此事。”
刘备深感后怕:“当时情况很严峻,因有求于孙权,不得不亲自前往,没想到差点儿落入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当时孔明竭力劝我别去(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担心的也是这个。我主要考虑到孙权最大的威胁在北面,还希望引我为外援,所以才敢去。看来这是一次冒险行动,不是万全之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