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前的绍兴,屋檐下人妖鬼怪共处——会稽·兰亭卷》
第12节

作者: 白玉京SJ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8-29 10:47:00
  五.偓佺
  最早发现这只怪东西的,是僧人清亭。
  与往常一般,天一亮,灵嘉寺内的火头僧清亭便会挑着两只空桶前往西苑的古井中汲水。前往西苑需路过经文阁,经文阁,顾名思义,与后来寺庙中广泛为名的藏经阁一样,是典藏沙门经律书籍之所在,因为书籍惧怕火烛的缘故,将阁院设置在水源边并非是不无道理的。
  天色敞亮,清亭挑着担,在路过经文阁前时,伊听到有什么声音从阁院中传出。

  “呷呷。”
  大抵是大雁之类的叫声。
  “总归是秋末了啊,大雁往南飞呢。”清亭念叨着,转头朝阁院内看了一眼。
  经文阁所在的院落并未设置大门,只是由相应的管事僧在阁楼大门上加了锁,清亭朝院内看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却又道不明白。待伊挑满水,返回途中再次经过经文阁的院落前时,刚才听到的鸿雁叫声又传了出来,颇有些哀伤呢。
  “该不是哪只路过的大雁受了伤,掉在了经文院里吧?”生性善良的清亭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停下了步伐。
  伊将担放在路边,斜长着脖子走进了院内。
  顺着那鸿雁叫声的方向,伊方才发觉这只怪东西盘踞在一只铁佛塔顶上。

  真是个怪东西哩,看起来跟一般的山狐也没什么两样嘛,黄颜色,毛茸茸蛮可爱的,只不过伊的背上还长着一对蝙蝠一般的羽翼,清亭注视到伊的时候,见这怪东西也正盯着自己呢。
  日期:2014-08-29 10:48:00
  伊对陌生人的闯入倒没有反应出多大的异样,只是一个劲地哼叫着,身子虽说盘踞着,准确讲用“瘫倒”二字来形容倒显得更为贴切,是饿了吗?年轻的清亭如此揣摩着,伸出手抚摸了伊一下,倒也温顺。僧人清亭便怀抱着伊,挑着一担水,回到了斋堂。
  待清亭将水倒进缸内,安置收拾好斋堂,发现那怪东西正抱着一棵大白菜拼命啃呢,吃到一半,又全部吐出来,一地都是菜末屑。这几年,受旱灾的影响,寺内僧人的口粮本就不多,见这怪东西如此浪费,僧人清亭不仅有些恼火。
  “你不爱吃也不能这么糟蹋粮食啊!”清亭正想夺过怪东西手里的半棵白菜,伊突然翻落到地上,打起了滚。

  看伊这满地撒泼打滚的样子,清亭不仅笑出了声:“好啦,我不抢你的大白菜就是了嘛,也不用这样啊。”
  “唔,睡够啦!”有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说道。
  “是谁在说话?”僧人清亭吓了一跳。
  “除了老夫还能有谁。”在地上打滚的怪东西仰背朝天,蹬了下四肢后突然不动了,一道裂缝随着一片薄薄的刀刃被划开,一个人从裂缝中探出头,而后全身从那怪东西的肚子里钻了出来。

  大概只有三、四寸高吧,一钻出怪东西的肚子,竟一下子变幻成了正常人的高度,是个老头,只见伊全身长着七寸左右的白毛,赤着脚,腰间系着一只药蒌,吹胡子瞪眼地朝被吓了一跳的清亭叫道:“看什么哪?”
  “你…你…”清亭背靠灶台,一脸慌乱地回应着。
  日期:2014-08-29 10:49:00
  “我怎么会从这家伙的肚子里出来,是吧?”老头冷哼了一声,“哼,刚才你跟它讲的话老夫都听见啦,真是个笨蛋,要不是老夫在这东西的肚子里,你早就被伊吃掉了!”
  老头骂骂咧咧的,看起来脾气不是很好。
  “连獙獙兽也不认识,真是笨的要命!有这家伙出现,这会稽的旱灾还能好么,幸亏老夫聪明,趁伊吃东西的时候,溜进了伊的肚子里,要不然以这家伙的机灵劲,怎么抓的到,嘿,这下好了,剥了皮晒干,又是一味好药材啊。”怪老头边走边说,伊见僧人清亭一脸惶恐呆滞的样子,扬手叫道,“算了算了,看你这个笨样也不懂。”

  伊弯腰将獙獙兽拾起,甩手朝僧人清亭仍去:“囔,把这家伙的皮剥了,然后晒一下。”
  僧人清亭本已有些目瞪口呆,这番见獙獙兽朝自己脸面飞来,躲闪不及,被兽尸拍在额头,溅了一脸血,无奈合掌惶恐道:“罪过,罪过。”
  怪老头撇嘴鄙视道:“瞧瞧这沙门中养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啊,就这点出息!哎!”
  伊从自己的药蒌中掏出一把松子来,塞进自己嘴中,咯嘣咯嘣地咀嚼着,然后走到清亭前,拎起獙獙兽的尸体,见清亭仍旧闭眼默念经文颤栗的样子,摇了摇头,方才扬长而去。
  日期:2014-08-29 10:50:00

  一炉檀香在僧寮中点燃,悠悠清香蔓延开去。
  灵嘉寺主持道德法师靠在塌上,手持一本《维摩经》,正在阅览。
  每日清晨起床后,阅读佛经已成了老道德多年来的习惯,唯其经文,最近佛陀奥义,老道德曾如此教导寺中的僧人。
  东晋时代,战争不断,无论是王族贵胄,还是平民百姓,信奉尊崇轮回、将苦难化为修行的沙门,便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无论是北方的二秦,还是偏安一隅的东晋,都产生了佛教的聚集中心,后人感叹南朝四百八十寺之盛况,大抵便是在建安与会稽这两个地区,说起来,会稽在当年名僧辈出,沙门繁荣,如道德这般的高僧,只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而已。
  因为受天竺大乘佛教东来的影响,不少中土的僧人养成了翻译梵文典籍的习惯,老道德中年时也曾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毕竟是老了啊,眼花昏聩,再也无力继续译写经文,只好每日阅读近年其它高僧翻译的佛经,也算是与时代并轨的一项举动呢。
  日期:2014-08-29 10:50:00

  这本《维摩经》是沃洲院的名僧支遁法师新近托人寄来的,老道德便打算这几日将经文阅览完毕,而后在灵嘉寺讲解此经,弘扬大乘佛法。
  “咯嘣咯嘣。”寮房西北角的一根柱子里突然传出一阵奇怪的声音。
  像是谁的牙齿在咬什么东西一般。
  老道德将经文放下,望向那根柱子,“咯嘣咯嘣”,又是一阵奇怪的声音。
  老道德不由起身,缓缓走到柱子前,端详起来。
  “怎么回事呢,难道是里面有什么东西吗?”

  老道德这般思索着。
  伊用手敲了敲柱子,“笃笃”,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对劲嘛。
  老道德回过身这才放心地望卧榻走去。
  “啪。”一只像狐狸,又长着翅膀的东西从伊的身后飞来,甩在了卧榻之上,还沾着血呢,老道德惊诧之余,回过头才发现,柱子前不知何时已站着一个人,一个全身长满白毛的怪老头。

  日期:2014-08-29 10:51:00
  “您老人家怎么突然来到会稽了呢?”老道德一边替眼前坐着的白毛老头倒了杯清茶,一边极为恭敬地问道。
  “年纪大了嘛,老一个人呆在槐山上也不得劲”白毛老头将一把松子撒在桌上,边吃边说道,“这几年人间灾祸不断,瘟疫又肆虐流行,老夫可有点看不下去了,才带着这宝贝疙瘩下山来了,权当是散散心嘛。”
  白毛老头用手拍拍自己腰间的药篓,嘿嘿笑着,伊笑的时候会露出一口大黑牙。

  “你怎么样,这和尚头当的还可以吧?”白毛老头喝了口茶,继续吃桌上的松子,奇怪的是,那堆松子也不见少。
  “挺好的,几十年来,也习惯了。”老道德面带笑容,脸上的皱纹跟着晃动了起来。
  “哎。”白毛老头垂头叹息道,“这几十年来难为你了,你,不怪为师吧?”
  “怎么会呢。”老道德一脸平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您老人家又提它作什么呢,再说,当年的事情,确实是我的过错啊。”

  白毛老头听完,颇为宽慰地在老道德肩膀上拍了拍:“徒儿啊,为师这回来到山阴,本来是不准备来你这灵嘉寺的。”
  伊顿了顿,笑道:“你也知道,为师这人好面子……”
  日期:2014-08-29 10:52:00
  老道德听了默然无语,呆了半响正欲解释,却被白毛老头挥手打断道:“本来准备在山阴的流民中撒一些药丸就去上虞的,也是机缘凑巧吧,在会稽山腰让老夫碰到了这家伙。”
  伊将身边的獙獙兽拎起后说道:“这獙獙兽一出,天下旱情必然更加严重,老夫一心要除害,追这家伙可足足追了三天三夜,昨日在你这灵嘉山里,方才逮住了它,说起来,这东西也是味稀罕药材啊。”
  白毛老头咂巴着嘴巴,接着说道:“老夫知道你就在这座寺庙里当和尚头,虽说近在眼前,本来真是不愿意进来,只不过……”
  伊似乎欲言又止。
  “您老人家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老道德如此猜测道。
  “那倒也不是。”白毛老头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异,“我在灵嘉山顶,望见你这里的气不对。”
  “气?”老道德有些不明白。
  “嗯,气。”白毛老头点头道,“山川河流,都有它的脉路,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脉路走势会产生一种固定的气,气是流动的,却又周而复始,源源不断。”
  伊突然眼神锐利地扫向老道德:“照理说,你这里山脉蜿蜒,古寺守护,应该是个气场最为顺畅的地方,可我昨天却望见你这灵嘉寺上空的气,不但紊乱之极,还夹带着一股妖异的味道。”
  伊试探着说道:“你告诉为师,最近你这寺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怪异的事情。”
  老道德听完惊愕万分,呆了半响方才点头回道:“寺里,最近确实有些怪事发生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