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1-14 18:58:00
原先的魂路一旦被切断,要开启一定要选择戊日,道家认为戊日是天地造化之期,诸天诸神归位,所以道观里有戊不朝真拜斗之说,因为神仙都休息了,发了文件也没人收。在戊日这一天,土气最强,天气下降,阴阳交汇,这个时候正好是夺天地造化之机的时候,也可以借机重开阴路引魂。
离最近的戊日还有五天,这五天应该也不会出什么问题,所以我也叫院长暂且放心,给了他几道符,让他每个大楼的门口,红十字后面贴一道,自然可保平安。五天里,还要备齐三百斤大米,七根青竹杆和其他的一些物件。
到第四天晚上很早就赶到医院,看得出,院长对今晚的事情很慎重,还特地找人用布将现场围了起来,十一点一到,刚交子时,就吩咐几个护工将三百斤大米从住院部大楼开始撒,一路撒到小门这边,米为五谷之精,可以打开阴阳,所以广东香港那边,请魂也都用米,称之为问米,是有一定道理的。后来当然还有一系列的动作,就不一一写了。
做的差不多的时候,现场突然开始起风,将地上的米都往小门方向刮,刮到一堆的时候,突然风一下子停了,据后来和我同去的朋友说,他看到起风的时候,远远的奔过来一排好几辆马车,车上都空空荡荡没有人,突然凭空的出现了一群人走向小门,全都上了车后,风就停了。然后就看着马车继续前进,渐渐的消失在夜幕中。我自己并没看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马车来接的。
据说后来院长还梦到过那老头一次,是特地来谢谢他送他上路的,好像还提了东西来送他吃,就不知道是真是假了,呵呵。
日期:2015-01-15 11:51:00
【转帖】老周讲故事 - 傀儡
古话常说,物久则成精,这类故事在古代的神怪笔记小说也屡见不鲜,日本据说也有这样的传统,凡是家里超过一百年的物件,有的人会送去寺庙里,怕是日久成精,反而对家里不利,当然我想古董不在此例吧,其实对于一般的物件来说,要真的修炼成精,还真是不容易,要么是天长日久,常为人所用,得了人气的,要么就是不留心滴了血上去,得了精气的,当然就是这两种,能度过百年而安然无恙的也少之又少。但是如果是人形的器物,往往就比一般的要容易的多,其实我自己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并不是器物本身成精,而是有其他的东西附在人形的器物上面,借形炼形。
说起人形的器物,莫过于傀儡戏班了,现在好像也称之为木偶戏。傀儡戏之名,早在宋代就出现了,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梁录》卷五就有「悬丝傀儡,张金线」的记载,大家有兴趣的话,去查一副名为《骷髅婴戏图》的宋画,里面的那个白骷髅手里也是提着一个骷髅傀儡在嬉戏。傀儡戏班和我们一般唱戏的戏班相比,更富有神秘性,巫的色彩也更强烈,福建沿海一带还愿谢神,甚至于家宅清净也往往请傀儡戏班为之。
在我老家隔壁村子里就有一个傀儡戏班,据说从祖上传下来已经有好几代了,因为唱腔优美,技术精湛,所以十里八乡的,有个什么求神还愿的都会找他们家。有的时候为了赶场,走夜路也是在所难免。这个故事也是我听他们班主说的。
那天晚上就是为了赶去另一个村子,所以连夜赶路前往,一路上乌漆抹黑,不知怎么的一箱傀儡带在了路上,等到第二天早晨天亮赶到村子,才发现一箱子傀儡没了,还好这一箱开戏还用不到,赶快让人原路去找,到了下午,去的人带着丢了的傀儡,坐着牛车回来了,既然傀儡没丢,那么大家自然也是松了一口气。唱完了白天,准备休息休息,吃个晚饭,还要唱夜场。可是晚饭上来的菜,确让班主脸色一黑。
倒不是上来的菜不好,其实一般请戏班来唱戏,菜码都不至于太差,而是班主看到头一道菜,端上来的竟然是螃蟹。这在戏班之中可是大忌,戏有戏神,各个剧种供的也不尽相同,京戏等北方的剧种,大多功德是梨园祖师唐明皇,广东粤剧供的多为华光大帝,而闽浙一带的傀儡戏班,则多供田都元帅,而供田都元帅的则有一个规矩,不吃螃蟹。
日期:2015-01-15 13:01:00
原因是田都元帅相传生下后遭父母遗弃,是螃蟹吐泡泡救活的,所以有恩于元帅爷,故后来供奉田都元帅的一般都不吃螃蟹。班主见到第一道菜是螃蟹,心里就咯噔一下,边上的演员一看,连忙就让人将菜撤了下去。可是先是丢了唱戏的家伙,现在一吃饭又出现螃蟹,班主总觉得这么着有点不顺,但是也没办法,晚上照样鸣锣唱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