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三月份,中央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并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乡镇企业开始在华夏大地蓬勃发展。
这春风很快就吹到了黑虎山下。大孟乡的社办建筑队组合成立了大孟建筑公司,谢玉林的爹谢福运当上了大孟建筑公司经理,谢福运精明强干,顺势而为,业务遍地开花,大楼很快就盖到了省城安南市,大孟乡建筑公司成了黑虎山下的一个奇葩,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黑虎山脚下数百名乡村有泥瓦匠手艺的男劳力跟谢福运去了安南,小工一天两块一,抹灰的老师傅一天能挣三块五,比在家种地可强多了。偶有回乡探亲的工人,粗布衫换做了的确良的衬衣,千层底换成了塑料凉鞋,见人就要分一颗大鸟牌香烟,那自豪的表情、炫耀的眼神,仿佛自个儿也成了城里人一样的感觉。
时常的,谢福运坐着当时县长才有资格乘坐的京师212吉普车回谢家坡,四轮飞快,车辆轰鸣,卷起一阵尘土,惹起万千羡慕的眼神,谢老黑看到后心里面都痒痒的,心底如当年刘亭长般澎湃,更如曹孟德般感慨:生子当如谢福运呐!
日期:2015-01-10 21:55:00
谢老黑现在已经是谢家坡的支书了,去乡里开会,骑着辆雅马哈摩托车还以为很有面子,威风凛凛,现在看来,能坐上212吉普车,那才是真本事、有脸面。
也在这一年,最高层那位老人到沿海城市座谈,提出来继续发展经济,搞活改革开放。江南沿海地区的人们,开始在经济的各个领域由蠢蠢欲动到开动心思大展手脚,逐渐的,也波及到了万虎山地区、黑虎山脚下。
刘大脚的哥,刘玉树,也就是谢老黑的副乡长舅子哥,这天给谢老黑介绍来两个温州的商人。刘玉树说了,国家现在开始鼓励乡镇企业建设,村里面,也可以自己搞个集体创收,这两个商人带着很大一笔的投资,看上了黑虎山下东水河畔的那一片林地,能不能搞成事,就看谢老黑的能力了。
刘玉树在乡里干副乡长这么多年,早就想往上挪挪窝,上面有人帮衬着,自己也要有点政绩当引子。这俩南方人要是在谱,搞成事对自己是件好事,到时候自然要大张旗鼓的宣传一番。搞不成,也是谢家坡那帮人没能力没水平,自己只是牵线搭桥,没多大罪过,权当是摸着石头过河,实在过不去再趟回来。
两位温州商人想跟谢家坡合作搞一个养殖场,场址就选在东水河畔黑虎山下。圈起一片河滩,养几百头奶牛,几千只羊,谢家坡组织人手负责养殖、管理,产出的牛奶、山羊啥的,商人负责向大城市推销,利益分配二一添作五,签好合同。当然,人家也说了,他们承担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前提是谢家坡要打好根基、做好牛羊进入的各项准备。
俩商人能说会道、思路开阔,上到国家形势下到地区经济,分析的头头是道,谢老黑跟听天书一般的汗颜,几次谈判下来,撩拨的谢老黑是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开工。前景被二人描绘的如此辉煌,谢老黑盘算着二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不出两年,牛奶畅销江南市场、羊肉就在万虎山地区就地消化,那效益可相当地可观,这可比别乡离井去外地寄人篱下风光的多,自己这小支书说不定也可以如谢福运一样的,坐着212吉普车耀武扬威于黑虎山下了。
干还是不干,谢老黑心里面没底,南方人精明的很,他摸不着底,私下他没少跟刘玉树请教。刘乡长说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老人家都说逮着老鼠的就是好猫,干不干看你们村里的决心,反正我是尽力帮你们联系了。干好,算我这个忙没白帮,干瞎了的话你们谢家坡的乡亲们可别怪我。
村里面搞企业经营,这在万虎山脉可能是第一家,谁也不敢说一定成功。谢老黑心里面想着那气派的吉普车,好几个夜晚辗转反侧,最终一拍脑袋,下定决心,干!成不成干了再说。
日期:2015-01-10 23:10:48
21
既然是合作,按照初步协议,谢家坡就要先期进行大量的投资。指望村里窑厂、鱼塘那点承包费,还不够谢老黑他们自己的零花钱,咋办?集资呗,大家的事大家办,办好也是为大家。谢家坡一千多号人,按人头分下去,一人二百,就二十多万。如果不够的话,再以集体资产三台拖拉机外加一个窑厂做抵押,跟乡信用合作社贷款十万,差不多够用的了。
决心已定,谢老黑马上召集村里一班人马宣布集资计划,通知各个小队的队长列席会议,迅速将集资任务布置下去。党员骨干带头,老光棍谢广田那儿也不能不交,有人心里反对可不敢明说,谢老黑十几年一向是说一不二,如若不交的话,他真敢跟拆超生孩子人家房子一般的,片瓦不留,毫不留情面。
家境好点的,咬牙拿出安南打工男人们寄回来的存款,家境稍差一点的,借借磨磨的也就凑够了,犯不着为此得罪他。万一这事办成了呢?谁也没有前后眼,毕竟谢老黑打着的是为集体创收的旗号。
狗蛋家可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家穷四壁,贫困如洗,可也不得不交集资款啊。娘把家里积攒的粮食卖了一多半,外加爹年前回家时留的那点小钱,又忍痛卖了过年时都没舍得杀的老母猪,还要去那做小学教师的舅舅家硬借了一些,好不容易凑够六百块,就差卸掉大门卖掉了。
娘没舍得卖掉那两只羊,那要留着暑假后给狗蛋交学费的。狗蛋知道这些的时候,娘已经把钱交到了队长马三亨手里。
日期:2015-01-10 23:51:46
谢家坡将要建养殖场的事一下传开,谢老黑立马成了大孟乡的名人,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大孟乡将要出现第一家村办企业。刘玉树骑着三轮摩托车经常过来指导,其他部门领导也乐得过来看个新鲜,毕竟是新生事物。附近各个村的书记村长啥的,纷纷前来道贺学习,每天谢家坡那村大院里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谢老黑眼见这么一大堆钱要由他负责支配,感觉就像当了当年的马大财主一般,腰缠万贯、气势非凡,一下子就膨胀了好多。眼瞅着自己成了大孟乡的焦点人物,每日迎来送往,奉承之语不绝,阿谀之声入耳,那是一个舒服。谢家坡历史上哪有如今风光啊?谢老黑不免意气风发,颇有些大财主的风范了。
有钱怎么都好办事,这么多领导光临,不能失了谢家坡的颜面,小小气气的怎么像办大事的样子?先成立个养殖场筹建小组,胡翠花便被抽到了小组专门负责接待。虎头大曲整箱整箱的、大前门香烟成条成条的,堆满了小组办公室。多年未用的食堂燃起了袅袅炊烟,每日连开几桌大席招待各位贵宾,吃饱喝足每人外送两瓶酒一条烟,那是一个气派。
此时的谢老黑绝对是风光无限,四里八乡的谁不知道他?要风得风要水得水,到哪都高看一眼。那段时间,胡翠花心里也乐开了花,这些好东西哦,她可没少偷偷往家里拿,马小伟也跟着鸡犬升天了,一夜间抽屉洞里面就放满了大前门香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