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讲几个关于“朋友”的故事》
第25节

作者: 华凌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原先警察也没想到去风景区找人,虽然也找,但那是本着在山区迷路走丢的心态去寻人。甚至压根没想到去风景区重点调查。你们觉得一个外地游客在北京走丢了,警察会去天安门故宫里面找人吗?于是一堆案子越攒越多,慢慢就成了无头案。警察也就不怎么上心了,毕竟破掉的案子远比没破的多。这样的案子废了心力说不定也是不了了之,还不如重点突破那些容易侦破的案件,对大家的业绩也好。

  日期:2015-01-11 12:28:00
  事情的转机是因为一对父母的坚持。他们的女儿当时在上大学,在一次放假的期间,和家里人说要到这里玩,有同学相陪,不用他们太担心。可是女儿一去就没再回家,也没回学校。后来这对父母报了警,可是他们没权没势的,警察也不当一回事,要求了这边的警方协助,时间一久也就没了下文。你以为电视剧里什么警察千里万里追击,在另外一个城市抓住犯人,再带回去是和谐盛世能发生的吗?实际上除了一个大案要案,或者是涉案人员的家属什么社会地位很高,舆论关注度高。他们基本是不会出省的,就算是出去了,所有的过路费食宿费都是被害人的家属支付。你想让他们用自己的办案资金,你以为你是谁?钱要攒下来盖大楼和给领导换新车的。

  至于我说的对不对,请当警察或者家里有警察的同学出来说句话,证明我没撒谎。
  日期:2015-01-11 12:28:00
  这对父母只有那么一个孩子,养了这么大,培养进了大学,一下子说没就没了,怎么心甘?他们也知道警察不太上心,所以万事只能靠自己。这对老夫妻就辞了工作,买了房子,搬到这个旅游城市里,省吃俭用打零工,拿着自己女儿的照片有时间就去找人问,有没有见过这个女孩。

  这个姑娘曾经说是和同学一起,可是警察调查过了,并不存在这个同学。所以一开始他们就觉得这个是拐卖妇女的案件。那个所说的同学就是人贩子,骗了那个女孩。但是后来继续调查,这个女孩宿舍的同学说,这个姑娘亲口和她们说了,她是一个人去玩的,不想家里担心,就说是朋友陪着,还让她同学到时候帮着圆谎。
  所以一切都表明这个女孩是一个人去旅游的。但是没人知道这个姑娘到底有没有去到那个城市,说不定在火车上她就丢了呢?所以警方也不好做定论。
  但是这对夫妻坚信,自己的女儿一定是下了火车在这个城市里走丢的。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对夫妻在搬到这个城市的第九个月的时候,他们找到了看见过这个姑娘的人。那是一个摩的司机。
  日期:2015-01-11 12:50:00
  那个司机说,当时是因为这个姑娘的背包上印着她大学的名号,恰好这个司机有个外甥也在同一所大学,所以两个人说过几句话。那个女孩还打听了怎么样去看日出比较方便,所以对这个姑娘印象很深,不然一年多过去了,一般人早就忘记了。那个司机肯定的说,女孩是自己一个人。那个司机是在一天的下午遇见这个妹子的,然后把她送到了那个风景区的山脚下。所以这个姑娘最后的出现地点就是这个旅游景点,而且很有可能在这个地方留宿过,然后再遭遇不测从而失踪的。

  这对夫妻把这个一情况告诉了警方,正好当时调来了一个新的局长,可能也出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心理,想破个大案壮壮声势。所以这个局长也很重视,专门派人侦破。

  然后警方就进了这个山区开始重点排查了起来。可是这个半山的位置有好几个山村,家里开旅馆饭馆的有好几百家。简直就是大海涝针。
  日期:2015-01-11 12:50:00
  警方的调查在继续中,可是市里的警方又有了大发现。
  他们查看了以前的卷宗,发现这个失踪的事情远比他们遇见的表面现象要复杂。原来以为这个失踪人口加起来能有四五个。可是随便翻一翻,每年别的地方警方发来的协助调查的申请都有四五个。而且时间跨度很大,从建国就有。办案人员吓到了,什么事情就怕联想,原本都是一个个的独立案件,但要是你联系起来会不会觉得这个城市每年都会有几个人消失的不明不白。而且还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后来他们发现自己太乐观了。他们有查阅了民国的卷宗,乃至清末的残留卷宗。发现几乎每一年都有失踪案件,特别是日本人那时候,各地都很乱,有一年竟然有三十多起失踪人口的案件记录。当然,那时候没人当回事,土匪军阀混战,这个党那个派的打做一团,说不定回家半路上就被拉了壮丁当兵,或者被劫到山里落草的事情太正常了。可是从清末到现在,几乎长达百年的时间,这个地方竟然每年都有人消失的不明不白,这是什么道理?

  当场所以的办案人员都倒吸一口冷气,他们都知道哦,这次遇见的可能不只是个大案,而且还是个邪案。
  日期:2015-01-11 12:51:00
  以前我说了,每个部门是专门有人处理这类事情的。这个市的市局就朝上级报告,于是一级上一级,到了省里的时候就有了答复。说你们继续调查,但只负责那个景点的嫌疑犯的排查工作,其余的事会派专人来办,要求当地警方无条件的配合和听从来人的工作和调度。而且一旦查到了犯罪嫌疑人,就可以回家睡觉了,剩下的事情都交给专人来处理。
  后来省里来了一辆车,车里三个人。一个是个厅级的干部,一个是这个厅长的办事员,负责处理一些杂务。剩下的那个没名没号,也不穿警服,便装,就好像是随从一样。下车互相介绍握手的时候,这个人连手不不伸,面无表情。那个厅长只说这个是王老先生,至于他是干嘛的压根不提。这边的警方看人家竟然不想说,自然也不会多问自找没趣。但接待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一准不是随从,你觉得一个厅级干部会用一个六十多岁留着山羊胡戴着茶色墨镜的老头子当随从吗?

  日期:2015-01-11 12:52:00
  后来中国的官场上的规矩,省里来人总要吃喝一顿,算是地主之谊。但是当晚吃饭哪个山羊胡老头没去,只有省里警方的那个厅长和他的办事员。这样更好不是吗,更加自在对于彼此。厅长也只是说,那个老头子年纪大,做了这么久的车有点累,就不来喝酒早点休息了。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场面话,没人点破,就继续喝酒了。
  第二天那个老头就去了警察的档案室,厅长那两个人这时候却显得像是随从,老头说干嘛就干嘛,没半个不字。
  老头子说把所有失踪的人资料都给我,有多少给我多少,不要详细资料,出生年月日家庭籍贯什么的就行。
  然后一堆资料摆到老头子面前,老头子都没看,说,这样看太慢,用电脑都打出来,就要他们户口本的那页就行。
  一会一叠纸都堆在老头子面前,老头子不紧不慢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个罗盘,就是上面有指南针,天干地支四十二节气什么的。可是明显老头子这个是个古物,不是古玩市场上那种便宜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